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7909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和意义一、实验动物医学研究范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较短,其发展主要 伴随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也是实验动物学中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延伸、 丰富和拓展。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专门的实验动物医学教程,实验 动物从业人员对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继续教育、会议交 流、通讯咨询、相关论文杂志、课题研究,以及通过从工作中学习 或通过各类交叉学科的培训等方式,从而达到对实验动物医学相关 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并进而推动实验动物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日趋严格, 也加快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增加了实验

2、动物医学再教育和自我 提高的机会。三、实验动物医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为系统性建设实验动物专业课程,推动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更好、 更快地发展,以实验动物主要易感病原为主体,以实验动物感染病 原后的对科学研究的干扰为抓手,驱动学生深层次理解实验动物感 染病原微生物对科学研究和生产检定产生干扰的危害性;促进实验 动物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必须 和必要检查项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制定的依据;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 实验动物的环境要求,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及实验 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管理等授课内容;进一步明确实验动物标 准化对生命科学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四、课程内

3、容和设置1999年,扬州大学依托兽医学院,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 全国率先设置了实验动物学专业,经15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已经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为我 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 物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讲述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实验动物的 环境与设施、实验动物遗传、繁殖与繁育体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 理及常规实验动物等内容。因课时量限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 控制基本不作讲述。然而,近些年来全国实验动物微生物的质量检 查结果不容乐观,实验动物群体如啮齿类动物感染重要病原的比例 仍然较高,且经常能听到客户对实验动物质量问题的反馈,这

4、已经 对实验动物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从实验动物微生物质 量角度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及时发现实验动物的微生物 和寄生虫感染,规避其影响科学研究的风险,减少人、财、物力的 浪费,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于2010年开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 程。由于没有参考教材,讲授内容主要依据LaboratoryAnimalMedicine2ndedition和NaturalPathogensofLaboratoryAnimalsTheireffectsonResearch 两本英文原版书籍,同时结合国外著名大学实验动物机构网站以及 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的相关研究结果,自编了实验动物医学 讲义。以啮齿类

5、动物(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和兔)、犬及非人 灵长类动物为对象,主要讲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重点讲述传播 途径和易感动物品系)、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防控,着重 阐述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干扰。目前,课程设置为40个学时,其 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6学时,实验课程紧扣理论课程,实验 课主要以病原模拟感染实验动物,从临床表现、诊断和对科学研究 产生干扰等方面进一步掌握理论课程所授内容,较好地做到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五、教学体会自2010年起,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自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 坚持从英文原版书籍及原始文献中汲取营养,坚持不断修改教学大 纲、完善教学内容;坚持以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

6、专业内容和技能为 宗旨,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积累,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 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授课的侧重点,有效地补充了本专业的授课内 容,丰富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实验动物专业的研究方向。 我们认为,要上好实验动物医学这门课,首先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 学这门主干课程,实验动物学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石,充分掌握实验 动物学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有侧重点地阐述实验动物医学的相关 内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实验动物病原的研究进展, 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及授课幻灯,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案 列,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坚持理论课和实验课相 结合,理论课讲解概念、方法和基础理论知识,实验课以动物实验 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内容,相辅相成。经过5年的探索, 我们初步建立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讲授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实验 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师生反映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