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78894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一、书写与卷面(6分)1请你在答卷时认真书写,做到字迹端正、规范、秀美。(3分)2答卷时请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和谐、美观。(3分)二、积累与运用(25分)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棹( )小船 遏( )制 重荷( ) 风驰电掣( ) rn( )熟 深su( ) gu( )弓 jing( )乎不同4填字组成成语。(2分) ( )目( )舌 无( )于事 ( )躬尽( ) ( )名思( )5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或根据画线部分意思写出词语。(2分) (1)青海、新疆,

2、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 马革裹尸: (2)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非常静。(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刘亚洲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感所悟,对儿子谆谆教诲: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坚强的意志。 B父亲对“铁马”的一番话让丰子恺兴之所至,在风筝上加了一把鹞琴,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分乐趣,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与艺术紧密联系。 C彭中彦的瓷乡听瓷,把我们带到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河南开封的官窑,聆听瓷器开片的声音,领略了瓷器艺术的美妙。 D周国忠的爱因斯坦:伟大的平凡,选材角度独居特色,用“一种普通人的看法去回忆、关照”爱因斯坦,让我们仍然感受到了他的伟大之处。7下列说法不正

3、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中的加点词,把静态的连山写活了。同时这个句子还运用了比喻来写船速之快,烘托“我”看戏的急迫心情。 B纪念白求恩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证明和阐述观点,有力地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 C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如包公、曹操等。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司马光主持编撰。8默写填空。(6分) (1)_,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2)八月湖水平,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晴

4、川历历汉阳树,_。 (黄鹤楼) (4)挥手自兹去,_。 (送友人)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几欲先走。 (口技)9名著大看台。(5分) (1)朝花夕拾中鲁迅满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一位保姆,她是_;一位异国的老师,他是_。(2分) (2)朝花夕拾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文章,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篇目: 理由:三、阅读(39分)(一)(17分)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施八尺屏障 施:_ (2)满坐寂然 坐:_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_ (4)群响毕绝 绝:_1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于厅事之东

5、北角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当涉猎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旬日之间 D虽锥末倒眦而不瞬 虽人有百口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_(2)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_孙权劝学(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昊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3下列说法正

6、确的一项是(2分) A“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中的“过”和“更”分别是:经过和重新的意思。 B文中有三个称呼语:“卿”、“孤”、“大兄”,前两个与“朕”、“寡人”一样都是君王专用,后一个是同辈人所用。 C治经中的“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春秋。 D“吴下阿蒙”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原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15本文通过人物的来塑造形象,揭示了的道理(请用一个四字格词语概括)。从鲁肃对待吕蒙态度的转变中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_(3分)16请

7、写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2分)_(二)下棋节选(10分) 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喉间硬是瘁得出奇,思一吐为快。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一声“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如果说得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如果根本不说。憋在心里受痛。A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下棋只是为了消遣,其所以能使这样多人嗜此不疲者,是因为它颇合于人类好斗的本能,

8、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所以瓜棚豆架之下,与世无争的村夫野老不免一枰相对,消此永昼;闹市茶寮之中,常有有闲阶级的人士下棋消遣。下棋是“剩余精力”的发泄,也是一种角逐。有人下起棋来确实是把性命都可置诸度外。B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一个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此公深得棋中之趣。17下棋选自_的_。(1分)18选文写了哪几类棋人棋事?请你用短语概括一下。(3分)19请从画线的A、B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体会句子的精妙之处。(3分) 我选_处:20结合原文,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9、你对下棋有什么感悟?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3分) 作者人生态度: 我的感悟:(三)雪地烤红薯(12分)周海亮 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

10、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著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

11、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天

12、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2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一个恰当的字。(2分) 手忙脚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