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78666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乾安县第一中学“136有效教学”导学案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学习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预 习 案】 1.导学引航 研读教材(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 晚期的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 2、政治主张有哪些? (1.)提出“ ”的学说。 (2.)主张“ ”,要求统治者 ,_ ,“ ”。 (3.)反对 和 。 2.教育上的贡献有哪些? (1.)创

2、办 ,广收 。 (2.)注意“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教育学生要有 的学习态度。 (4.)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 ”。 3. 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载孔子言论的书。 4.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思想家老子 1.简介: 晚期的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里。 2.哲学思想: (1.)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的两面能够 。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 形成了“ ”的学术繁荣局面。 2.主要的代表人

3、物、派别及其思想观点:2.预习反馈 自主探究(一)选择题 1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 2孔子创建的学派是(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 下列思想家属于春秋时期的有( )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孙武 .韩非 A. B. C. D.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7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 ) 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

4、道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 (二) 材料分析“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此话是什么时期?哪一学派的人所说? (3) 这句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探 究 案】 3.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1. 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2. 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4.展示互评 深化理解归纳讨论填写以下表格。百家诸子时期主张著作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兵家孙武 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五) 孔子相传为圣人

5、, 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张“爱人”察民情, “为政以德”反酷刑, 办学收徒三千人, 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 主张温故而知新, 言行收录在论语, 儒家学派创始人。 (六) 老子道家创始人, 学说记在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 正反两面要想清。 (七) 百家争鸣好形式, “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 “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 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 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 孙子兵法论军事。 【训 练 案】 5.自我检测 允许差异选择题 1孔子生活在(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2主张“兼爱”“非攻”的

6、思想家是( ) A墨子 B老子 C荀子 D孔子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A春秋 B孙子兵法 C孙膑兵法 D道德经4“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5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6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他是(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材料题7.孔子的名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的三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 (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 13阅读图2孟子的名言,走访了解古代、现代有关史事,讨论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 (2)能否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体现这种浩然正气的事例? (3) 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提倡这种浩然之气? 6.反思梳理 完善提升1.搜集有关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语故事。 2.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