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黄疸的病因病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7863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黄疸的病因病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护理:黄疸的病因病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黄疸的病因病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黄疸的病因病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护理:黄疸的病因病机黄疸是目黄、 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其中尤以目睛发黄为本病 的重要特征。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记载较早,论述甚详,分类亦多,如汉代金匮 要略分为五疸,隋代诸病源候论分为二十八候,宋代圣济总录分为九 疸三十六黄,至元代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根据黄疸的病理性质,症状特点, 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实践。到了清代沈氏尊生书又 有瘟黄之分,也叫急黄,并指出此种黄疸杀人最急,传染亦烈,实持为黄疸之重 症。本病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它是一个临床症状, 可见于多种疾病。 凡一切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都属于本病证所论范畴。 西医 内科临床常

2、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及消化道肿瘤,钩端螺旋体病等, 凡是出现黄疸症状的疾患,均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病因病机考试大网站整理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 或饮食不节所引起, 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 发 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 或自内而生之湿邪, 分湿热和寒湿两种, 致病机理主要 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湿邪的 致病特点是遇冷则凝,遇热则蒸。由于有夹热夹寒之不同,个体虚实之差异,因 此病理表现也就不一样。湿热发黄: 1)由饮食不节,或过度饮酒,损伤脾胃或肝胆,生湿酿热; 2) 素有伏热, 湿从热化,湿热交蒸; 3)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或因湿热之邪偏盛, 从表及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外泄。以上三种均为湿热交蒸,阻滞中焦,薰 蒸肝胆,胆液妄行, 溢于肌肤而发黄疸, 是为阳黄。 4)湿热挟外邪疫毒而伤人, 则热化迅速,传变最快,易入营血,内陷心肝,其病暴急,传染亦烈,一身面目 俱黄,是为急黄。寒湿发黄: 1)过食生冷,饥饱失常,或劳倦太过,均能损伤脾胃阳气,湿 从内生,而从寒化,寒湿凝滞中焦, 胆液被阻,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阴黄。 2)阳黄失治误治,湿重而缠绵久延,损伤阳气,湿从寒化,亦可转为阴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