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78565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穿通道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X移民新城大道工程重庆市X线段X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联合体移民新城大道X标段项目部编制日期:二0 三年三月七日一、工程概况重庆市XX至 XKC程是忠县城区内的现状 S103和 S302线拓宽改造为双向4车道的一级公路(兼城市道功能),这 对X咬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及促进忠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 作用。本次设计起点X下穿通道工程为该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位于该项目起点与移民新城大道相交处,设计内容包括下穿通道移民新城大道的A线与移民新城大道平交的 B、C匝道,为简易的 半菱形互通形式。由于移民新城大道提前施工,而A线采用通道的形式下穿移 民新城大道,为保证移民新城大道顺利实施 ,而下穿

2、通道与移民 新城大道工程同步施工。起点XX下穿通道工程位于建设中的移民新城大道 K4+606.240 处,是重庆市XX线XX! XXT程与重庆XX移民新城 大道工程形成的四路交叉 ,两条道路均为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编制依据1、X至XXT程设计施工图;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

3、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2、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13、现场踏勘及调查资料。三、气象、水文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4 C,最 高气温42.2 C( 2006年8月),最低气温-2.4 C,最冷月(1月) 平均气温7.6 C,最大平均日温差11.9 C( 1953年8月);多年 平均年降水量1151.5mm ,雨季主要集中在5月9月,月平均

4、最 大降水量为167mm ,日最大降水量206.11mm(1996年7月21日),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190.9mm (1956年6月);年蒸发量 1071mm ,最大蒸发量1347.3mm(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绝对湿度 17.7hPa ;年平均风带 1.3m/s ,最大风速 为26.7m/s (1984年5月10日),一般风力为34级,风向以 NW为主。2、水文互通区地表水系为长江,三峡库区最高蓄水位高程173.6m(吴淞高程175.10m ),最低蓄水位143.60m (吴淞高程 145.10m),最高洪水位 175.00m,水位变动幅度 30m。其中汛 期69月库区

5、水位限制在143.6m , 10月到次年5月水位稳定在173.6m , 910月库区水位由 143.6m 逐渐上升到173.60m ,平 均每天上升1m , 56月库区水位由173.60逐渐下降至 143.60m ,平均每天下降1m。3、地形地貌互通区地面高程188.592196.578m ,相对高差约为 8m ,高差变化较小,地形总体呈北西高南东低,自然坡度角为 3060 。1)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成果表明:互通区被人工填土(Q4me )和粉质粘土覆盖 (Q4el+dl ), 土层厚度 0.20.6m。下伏的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泥岩、泥质砂岩及砂岩。2)地质构

6、造互通区位于忠县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为:146 60。互通区岩体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I组裂隙:230 5565 ,间距0.30.5m ,延伸0.5m ,张开2mm ,泥质充填,裂隙面结合差,局部泥质充填,硬性结构 面。组裂隙:30 5760,间距0.51.5m ,延伸510m ,闭合无充填,裂隙面结合良好;硬性结构面。I组和n组相互切割。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赋存条件,互通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堆积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及粉质粘土中,人工填土及粉质粘土富水性差,孔隙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具有就近补给 就近排泄的特

7、点。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内下部的网状风化裂隙、层面裂隙、构造裂隙中,受裂隙发育程度、充填状况影响,其渗透性、 富水性极不均。地下水位1.6m (ZK2 )8.1m(ZK1),主要接受大 气降水补给,沿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等面汇集、运移,在冲沟等 地势相对较低处排泄,具近源补给,就近排泄特点。互通区内网状裂隙水虽然水量有限,但在边坡及通道的开挖过程中会有少量地下水渗出,对边坡有一定的影响。四、立交路线设计(一)立交设计标准1、重庆市工程与磁民新城大道工程均为双向四 车道的一级公路 (兼城市道路功能);结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 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及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 设计规范拟定本互通

8、立交的主要技术标准 。表1序号项目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标准1匝道设计速度(Km/h )20202圆曲线最小半径(m )15 (最小值)99.53匝道回旋线长度(m)20 (最小值)33.2894匝道最大纵坡(%)98. 8445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100 (最小值)4906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100 (最小值)310.7977竖曲线最小长度(m)2028.428设计何载公路-I公路-I2、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本互通设计为两条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形成的互通式立交工程,设计范围为:移民新城大道 K4+500K4+710段(全长210 米),A 线 K0+000 K0+508.816 段(全长

9、508.816 米)。互通区位于移民新城大道K4+606.240处,有碎石公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便利。(二)下穿通道1、下穿道位置A线AK0+258.510AK0+340.921段设置下穿通道,通道全 长82.41米。2、 A线及下穿通道纵断面由最小纵坡0.65% ,最大纵坡 8%,下穿通道段纵坡为 0.3%组成,纵坡坡率(桩号前进方向为准, 各段纵坡均用竖曲线衔接。3、横断面布置下穿通道暗埋段按双通道布置,通道净高5.0米,顶部预留20 cm 安装照明灯,净宽12米(含两侧各1m排水沟),通道路面设 2.0%的横坡。4、结构设计在A线AK0+258.510至AK0+340.921处设置车行通道

10、一个 (下穿x移民新城大道),为现浇钢筋砼结构。通道长度为82.41m。其净宽均为12m (包括两侧各1m的排水沟),净高为 5 m。通道根据填土高度分为 A、B两段,其中A段长为51.49m ,B段长度30.92m ,顶板厚度为A段110cm , B段80cm ,底板厚 度为A段100cm , B段80cm,侧墙厚度均为80cm。5、防排水设计(1)通道主体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8。(2)沉降缝5米一道采用QZ1-300型止水带;(3)迎水面在沉降缝、后浇带缝、施工缝处另粘 2层自粘式 EVA防水层补强。为保证结构的防水效果,在通道顶、底板防水层EVA上设置一层5cm厚C30小石

11、子混凝土 ,以防止钢筋施工时 损坏防水板材。界面胶的剪切粘结强度应大于等于3.5MPa( A级)。(三) 道路设计1、设计标准(1) A线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为12米;行车道宽2 X5.0米,两侧设施带宽度各1.0米。(2) 路拱横坡:2.0% ,两侧设施带的横坡为返向的 2.0%。2、 对挖方路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容易出现崩塌、滑坡或岩 质路堑边坡高度超过 30米,土质路堑边坡及路堤边坡超过 20米 时,进行边坡的稳定性验算,并按特殊路基设计。填土高度H 8.0m时,填土边坡率采用1: 1.5;当填土高度8.m v H W20.0m时,上边坡8.0m边坡坡率1:1.5, 8.0m以

12、下边坡坡 率为1:1.75,且在8.0m分级处设一道2.0米宽的平台。挖方边坡一 般每10.0m 一级,每级间设2.0平台。结合本段水文、地形地貌及 边坡稳定性和挖方边坡高度,拟定挖方边坡坡度取值,土质1:11.5,石质 1:0.75 1:1.0。(四) 盖板涵洞(1) 涵洞采用钢筋盖板涵,单孔净空BXH=1.5 X1.5m。(2) 平面设计,涵洞位于A线AK0+230处,涵洞轴与道路轴线 呈直角,长为13.92米。(3) 在AK0+010处设计一道75 c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涵长 为 14.5m。五、主要材料1、普通钢筋设计钢筋采用HPB335和HRB235两种钢筋,主要受力筋采用 HRB3

13、35,其他分布钢筋采用HPB235。HPB235钢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 -2008 )的规定要求。HRB335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 筋GB1499.2-2007 )的规定要求。钢筋焊接网:铺装所用的钢筋焊接网为冷扎带肋焊接网 (焊接 网钢筋强度标准为CKB550级)必须符合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范规程(JGJ114-2003)的有关规定。2、钢筋连接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同一截面接头 数量应满足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规定。焊接 接头可采用帮条焊、搭接焊等方式;机械连接

14、可采用直螺纹套同连 接、冷挤压连接等方式,直径d浆0伽的HRB335钢筋全部采用直螺 纹套同连接,强度为A级,且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技术规程(JGJ108-96)和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 要求。3、钢材及焊接材料混凝土结构采用钢材均为Q235B钢,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 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规定。焊接钢材应满足可焊 性要求。4、混凝土混凝土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有关规定,并避免发生碱集料反应。混凝土粗级配 骨料应采用良好的坚硬碎石,最大粒径不宜

15、超过2cm。混凝土细骨 料应采用天然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不得用机制砂。混凝土的抗 压、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指标必须满足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 要求。5、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 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第1.0.7条的要求,在施工中必须提 高三个等级,对砼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小水泥用量按公路钢筋混凝 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第1.0.7条的要 求。六、总体施工布署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环境,要作到快速高效建成该 工程,合理的组织、认真的规划、周密的安排是搞好该工程的关 键。1、我联合体项目部把本工程列为5月30日的重点任务,确保下穿通道2013年5月31日完工,其它为2013年8月底完成, 以今天的质量、服务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