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78435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鑫东环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综合概况1.1 工程概况为了完善肃北县城区路网结构,缓解县城主干道交通压力,加快肃北县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进一步落实和深化肃北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拓展肃北县城市发展空间。本次设计道路包括:北小环路、东环城路和南小环路。该工程的建设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减轻县城主干道行车压力,削减粉尘污染,变更沿线满后面貌,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该地区土地的开发和升值,改善环境质量将起到主动作用。本册设计文件为东环路设计文件。东环城路起点与北小环路相接,终点与南小环相接,路途大致由北向南行进,全长1430.649M。本工程由道路、给水、绿化、排水、照明及交通工程设

2、施等项组成,施工图设计图纸由一册组成。 2、设计依据及采纳规范2.1设计依据1)、肃北县建设局与公司签订的关于擅长托付酒泉市肃北县环城道路工程设计任务的函设计合同书。 2)、肃北县建设局对本次设计的有关看法。3)、肃北县城区限制性具体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探讨院,2010.07)。4)、肃北县建设局供应的1:1000电子版地形图。2.2采纳的规范和标准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3)马路路途设计规范(JTG D20-2006)4)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

3、0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9)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 62-2004)10)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1)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1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1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

4、96)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9)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2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2.3采纳的施工规范、规程及工程验收标准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90)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1996)

5、、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级次干道。2)远景交通量:2650pcu/h。3)设计车速:30cm/h。4)最大设计纵坡:7%(采纳值:1.85%)5)雨水重现期:P=1年。6)地震烈度: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4、对限制性详规的执行状况此次施工图路途上依据限制性详规布设,设计纵坡依据业主要求结合现场实测标高及相交道路标高进行设施。本次设计高程采纳限制性详规高程(同在建的肃阿马路高程系统)。5、项目沿线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概况5.1地形、地貌肃北县地处祁连山北部,属祁连山北麓到瓜州戈壁滩的过渡地带,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相对高差800-1000m,地貌景观上表现为荒漠戈壁和侵蚀构造

6、低山相间的特征,由于构造运动,地形上形成两个台地和一个盆地。5.2地质稳定性评价肃北县地处塔里木地台东部台拗,为祁连褶皱系、东昆仑褶皱系交界地段。5.2.1大地构造塔里木地台东部台拗包括安敦拗陷、阿克塞拗陷、玉门镇花海拗陷等。其南侧分别以深大断裂与祁连褶皱系,东昆仑褶皱系为邻。塔里木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其上不整合覆盖着震旦系古生界海相沉积及中新生界的陆相沉积。其中震旦系多为滨海浅海相的碎屑岩、火山岩和冰碛层,总厚达3000-7800m以上。寒武奥陶系、下志留统一二迭系为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立:中新生界除局部有上白垩统及下第三系的海相沉积外,大部为陆相沉积。从区内很多地段缺失上奥陶统和泥盆系沉

7、积来看,中、晚加里东运动对该区有肯定的波及影响,海西运动使古生代地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并伴有玄武岩的溢出。这次运动导致除地台西南局部地段外,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海侵历史,然而在白垩纪时期西南部又起先新的沉降,沉积了滨海相碎屑岩。到第三纪时,塔里木拗陷范围扩大,上第三系的积累厚度显著加大。同时,盆地周缘的山体出现断块隆起并伴随断裂活动,常见下第三系逆掩于上第三系之上,第四纪以来,除继承性升降运动外,还伴有断块之间的相对水平运动。5.2.2断层该区北东向活动层发育,自北而南分别发育三危山断裂和阿尔金断裂带(东段)。1)三危山断裂:西起多坝沟一带,向东经千佛洞,甜水井、小宛南山至双塔水库旁边,被近东西向的

8、疏勒河陷伏断裂截切,全长近280km。部体走向北65东,倾向南东,倾角60-80。空间展布上断裂线平直,主要由三条活动程度不同的斜列式断层构成,并分别在火焰山北侧呈左阶斜列,在南干沟以西呈右阶斜列。该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晚期,切割和断错了前震旦纪以来不同时代的地层及侵入岩体。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瓜州断陷南缘,是阿尔金断裂系中主要断裂之一。该断裂挤压破裂带宽约20-50m,最宽处达百余米,构造透镜体,挤压片理极为发育。从断面上发育的水平摖痕以及南侧的“入”字形构造等均反映具有左旋扭动的特征。在党河水库址旁边可见前震旦系向北逆冲于第四系下更新统之上,同时切穿了上覆的中更新统砾石层,并使砾石层明显翘起

9、。此外,在西水沟地震台址旁边早第四纪地层中也见有高角度的逆冲断层。该断裂限制了瓜州-敦煌盆地中、新生代的沉积,断裂两侧地形差异较大,南侧为风化剥蚀后的低山、丘陵,北侧为戈壁沙漠。最大高差约800m,一般为200-300m,有些地段仅数十米。断层三角面,断层崖相当发育。由于 断裂的左旋走滑逆冲,使车水沟和蚊子沟发生了约200m的左旋位移,并在断裂北侧部分地段形成了断陷谷,推想是第三纪末期断裂活动的结果。据调查,第四纪早期以来的垂直位错约25-70m。2)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阿尔金断裂,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活动走滑断裂带。该断裂自新疆的拉配泉进入甘肃西部的安南坝后,沿阿克塞、

10、肃北、玉门大坝一线延至宽滩山东北而伏于花海盆地中。东段即指安南坝以东区段,长约600km,总体呈北东东向展布,在党河以西主要倾向南东,以东倾向北西或南东。在众多的剖面上均表现为高角度左旋走滑特征。该断裂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并具转换断层性质,加里东和海西期的活动达到了高峰。晚第三纪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急剧抬升,断裂活动非常剧烈,但主要表现为以剧烈挤压性质,在小鄂博图口可见震旦到第四纪一系列不同时代的地层及侵入体,地球物理勘测证明,断错莫氏面达13km。该断裂带主要由多条同等断裂组成,其间发育有较多的次级断层,在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直如刀切。断裂带一般宽约1km,在长草沟宽达2km以上。空间上多呈

11、雁列式展布,并在接阶部位形成拉分盆地和挤压隆起区,部分地段由于横向断裂的介入而成为段间的转换区。断裂造成的破裂带较宽,如大、小鄂博图、长草沟、五个泉、红柳峡及玉门大坝等地,均达数百米,但在东段的宽滩山以及西段的安南坝宽仅数十米。破裂带中断层角砾岩、糜棱岩及断层泥非常发育,并具明显的分带性。沿断裂带的一系列微地貌现象及地震遗迹表明,晚第四纪以来断裂具有明显的活动。3)地层及岩性第四系(Q):沿线广泛分布,进一步可分为:早中更新统(Q1-2):圆砾、青灰色,钙质胶结。晚更新统(Q3)包括有:圆砾:青灰色、洪积为主,中密。亚砂土:浅黄-灰褐色、硬塑。全新统(Q4)包括有:亚粘土:浅黄色,含盐量较高,

12、局部形成盐渍土。粗砂:浅灰-肉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匀称,松散、冲洪积为主。粉细砂:淡黄色、松散、风积为主,组成本地之沙丘。角砾:青灰色,颗粒呈棱角状,坡积为主。5.3不良地质现象本项目道路部分路段通过耕地,且多为水浇地,表层为低液限粘土,含水量大,土基懦弱,呈软塑状态,承载力低。为防止路基深陷翻浆,本设计对通过耕地的路段挖除原有懦弱土,平均向下挖深1m,并进行了砂砾换填处理,以确保路基稳定。5.4水文地质肃北县地下水比较丰富,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水质由好变差,水化学类型也从HC03-S02-Mg-Ca渐渐过渡为S02-HCOs-Mg-Ca,S02-C1-Mg-Ca,直至西部C1-Na

13、型。地下水位一般在5m以下。5.5气象5.5.1气温肃北县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地形困难,植被稀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少,蒸发量大,日照长,昼夜温差显著,冬春季节不太明显,夏季火热而冬季寒冷,风大沙多,灾难频繁。据瓜州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8.8,7月最平均24.9,最低元月份-10.4,年温差35.3,极端最高气温。1944年7月13日曾达到45.1,为全省最高记录,极端最低气温1952年1月7日曾达到-29.3。无霜期152天。平均无霜冻期初日为4月18日,平均无霜冻期终日为10月9日,肯定无霜期107天。由于地形的影响,由西向东从疏勒河谷地向南北两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渐渐降

14、低,双塔水库以西高于8,以东、以南低于8。据肃北气象资料、地面年平均温度为11.10,比年平均气温高2.3,最热7月平均30.3,最冷元月平均-10.2,地面极端最高温度71.3(1963年6月12日),极端最低温度-31.50(1979年1月1日)。5.5.2降水肃北县地处远离海洋,由于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地面为戈壁沙漠所包围,所以气候异样干燥,据肃北气象站43年资料记载,年均降水量45.3。5.5.3蒸发、湿度、日照肃北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140.6,夏季蒸发量最强,日蒸发量均在14以上,春、秋次之,冬季最小。年蒸发量最小值出现在12-1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39%。肃北

15、县位于北方长日照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总时数高达3260h,日照率为73%。5.5.4风向、风力全年为大东风,素有“风库”之称,年平均风速3.7m/s。大风日,历年平均为71天。1968年大风日曾多达105天,大风集中于3-5月,1960年长达23天,最长持续7天,风向稳定,主要为东风,大风常带来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在6-7月常有干热风过境出现,其机率为10年7.2,大风、干热风沙暴是危害最严峻的自然灾难。5.5.5冻土最大冻土深度为125cm。5.6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和勘察报告,结合区域地质结构特点及邻近楼房建筑地质资料,判定本场地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勘察场地第六层圆砾石层厚度大,力学强度高,地层稳定,地基条件能够满足建筑物要求。5.7地震基本烈度及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依据甘肃地区地震区带划分,项目区地处青藏北部地震区,阿尔金地震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中国地振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道路抗震设防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