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8370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蜂窝路雨水顶管施工方案目 录第 1 章工程概况21.1、工程简介21.2、工程特点21.3、工程水文地质21.4、主要工程量3第 2 章施工总体布署32.1、施工场地布置32.2、施工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32.3组织机构体系32.4质量保证体系32.5现场管理制度4第 3 章施工技术措施43.1竖井施工43.2顶管施工4第 4 章质量保证措施7第 5 章安全施工措施9第 6 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10第 7 章降低工程成本措施11附图一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14附图二: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5附图三:工序检验程序流程图17附图四: 顶管工程工艺流程图18附图五:顶管工作坑平面示意图19附图六:顶

2、管工作坑断面示意图20附图七:竖井钢格栅设计图21雨水顶管工程施工方案第 1 章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北蜂窝路雨水管线连接南北现况雨水管线的顶管工程,该工程总长度为50米,管径为1550,在北侧现状管线南侧设置644米施工竖井一座,竖井采用锚喷砼进行支护,本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1.2、工程特点本工程顶管地段地下管线密集,需穿两条污水管线,与各种管线的间距校小,管线外顶距地面最小距离仅1.7米,西侧离楼房距离为2.3米,地面覆土多为杂填圭,施工困难较大。1.3、工程水文地质工程穿越地段为第四纪地层,土层自地面向下依次为杂填土、素填土、粉质土、细中沙、圆粒层组成,地层复杂构件,自稳能力

3、较差,为保证施工安全全线设计为地层注浆加固。1.4、主要工程量1、1550顶管44米施工。2、施工竖井一座。第 2 章 施工总体布署2.1、施工场地布置 在雨水管线北侧起点位置设置施工竖井,施工竖井为644米,在施工围挡内设置堆土场、堆料场及办公室。2.2、施工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重点落在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措施的严格执行上,组建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生产的各项管理。2.3组织机构体系见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框图2.4质量保证体系见项目部量保证体系构框图2.5现场管理制度 在正式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工程上岗培训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质量、检查、量测数据、地质描述、料具

4、使用、工力调配等基础管理,建立严格的表格化记录管理制度,使施工管理的各环节处于动态控制下。施工过程要坚持班前会,每日碰头会,每周生产调度会和每日安全生产总结制度。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采用不间断连续作业,三班24小时运转各作业班组应执行交接制度,严格检查上一班的安全操作与质量状况,清点整理施工机具,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第 3 章 施工技术措施3.1竖井施工鉴于竖井西侧距楼房距离仅2.3米,为保证楼房的安全,竖井采用钢格栅网喷倒挂法施工竖井,墙厚度为250mm,钢格栅间距为750mm,混凝土强度为C20。3.2顶管施工3.2.1工艺流程:详见附图。3.2.2顶管坑开挖及设备安装3.2.2.1

5、工作坑开挖:雨水设计管径为1550mm,故拟定采取46m的顶管工作坑,人工开挖,锚喷施工工作坑。3.2.2.2工作坑基础:因未见地质水文勘察报告,拟采用土槽木枕基础,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2.2.3导轨:两导轨平行、等高,略高于设计高程,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使用中不得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3.2.2.4顶力计算:据经验公式:PnGL计算,选用2000kN顶进设备。3.2.2.5后背墙:后背土壁应铲修平整,使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在平直的撑板前横排150mm150mm方木,与墙壁贴紧,方木前设置立铁,立铁前再横向叠放横铁,木方应卧到工作坑底以下一定深度,使顶镐的

6、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木方后背高度的1/3,经核算后背墙高宽选用44米。3.2.3顶进施工:3.2.3.1下管:检查、试吊确认吊装设备安全可靠方可下管;3.2.3.2就位: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后,测量管子中心线及前后端管底高程,确保首节管顶进质量符合要求,首节管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3.2.3.3管前挖土:土质好,可超越管端3050cm,土质差,不得超过30cm;3.2.3.4管周围超挖:管周圈一律不得超挖,保持管壁与土表面吻合;3.2.3.5顶进:开始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时若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找出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7、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顶进应昼夜三班连续作业,除不可抗拒情况外,不得中途停止作业。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及时顶进,使顶力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3.2.3.6胀圈安装:接口处安装胀圈,背楔,使背圈与管壁紧成为整体。3.2.3.7测量:中心测量:采用垂球拉线方法;高程测量:用水准仪及特制标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控制顶进的高程。第一节管测量间隔不超过30cm,正常顶进后,测量间隔不超过l00cm。3.2.3.8纠偏:偏差12cm,使用超挖纠偏;偏差超过2cm,采用顶木方法进行纠偏。3.2.3.9接口:两管接口处加衬垫,垫麻辫或34层油毡,企口管垫于外榫处,保持顶紧后管内缝有1

8、2cm的深度,以便顶进完成后进行填缝,填缝采用填打石棉水泥。3.2.3.10顶管施工记录:做到真实、清晰、完整。交接班时当班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顶进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3.2.4顶管质量标准:顶管允许偏差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 验 方 法范围点数1中线位移D150030每节管1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2管内底高程D1500+10,-20每节管1用水准仪测量3相邻管间错口D150010每个接口1用尺量第 4 章 质量保证措施4.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编制质量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质量终身制。4.2项目部设专职质检、测量、试验人员,负

9、责施工过程中整体的质量检查和试验工作。各工段设专职质检人员,协助工段负责人进行各工序的自检及交接检。质量保证机构人员的主要职责是:1) 项目经理是单位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2) 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组织施工。3) 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抓好项目部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图纸,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方案,对质量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4) 工长是施工操作的直接领导者,对所施项目的质量负总责。施工中必须随时检查和控制工程质量,如发生不合格品或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5) 施工班组的作业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

10、,其职责是:必须按照施工图纸、验收规范和技术交底精心操作,确保所干工程的质量要求。不合格工程不能转序,要及时返工。如发生质量事故,负直接生产的责任。6) 质检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随时掌握作业班组的质量动态,及时向上级反映质量情况,填报质量报表。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及时核定施工质量等级与隐检、予检等签字手续。7) 项目部的材料人员应对进场材料和构件制品及时进行验收,拒绝不合格品进入现场。对流入现场的不合格品施工班组有权拒绝使用。8) 施工作业队配有质检员,负责控制本作业队的工程质量。同时项目部技质部设专职质检员,对作业队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作业队的质量验收资料由质检员负责整理,

11、待签字手续齐全后及时上报本标段驻地办。质量控制系统内部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三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人员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本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及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附后。4.4质量控制系统内部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三检合格后由各工段专职质检人员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本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工序检验程序流程图附后。4.5 质量工作4.5.1质量工作目的是防止从生产到服务的所有阶段中出现不合格产品。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4.5.2劳务分承包方和采购产品的分供方要进行评价和选择,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

12、要求。本工程需采购的产品包括混凝土管材、水泥、钢筋、地材等,对厂家的供货质量、能力和业绩需进行评审和选择。施工人员应坚持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经审查合格的分供方、分承包方和持证上岗人员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签定合同上岗工作。4.5.3混凝土管材实行首件验收制,未经首件验收的产品不准投入使用。多厂家供应的相同产品应进行标识,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找厂家进行更换。4.5.4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施工过程检验和试验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工序转序,消除工程的隐含不合格项。隐蔽工程部位均须进行隐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办理有监理工程师、设计、施工三方面签认的质量记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加强工程

13、内部质量管理,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每道工序都要执行三检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请监理工程师复验。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送至指定的试验室,由权威的第三方证实工程质量状态。不合格产品应全部退场。程序评审为不合格的产品,虽经返修仍达不到优良级标准的不准作让步接受,也不能转序只能返工。确保整个工程各部位质量全部达到优质标准措施第 5 章 安全施工措施施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害。在工作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5.1安全保证体系(见附录)5.2安全施工涉及工程管理、规章

14、制度、纪律教育、技术培训、机械设备的运行与保养等方面,综合性强,需生产指挥和管理部门协同努力,以抓好纪律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主, 不断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结合奖惩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8 .3洞内组织有经验的技术骨干监督施工生产,对开挖土体进行目测观察。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观察信息判断,及时提醒作业的人员,采取果断措施加固掌子面。5.4竖井井口应设围挡,高度大于1m 。井口堆料应在井口边缘1m以外。5.5提升机械不得超负荷运行,并应装有手动,电控和误操作保护装置。5.6吊桶提升和吊钩两边连接装置应牢靠,不得自动脱钩,每班工作前进行检查维修。5.7提升钢丝绳和各种吊具,安

15、装后应进行试载,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查、修理和更换。5.8开挖5.8.1开挖时应有专人进行洞体支护状态的监护,发现土层有异常情况应暂停开挖,查明原因并制定出可靠方案再进行施工。5.8.2人工挖土不得在下面挖“神仙土”。机械装土的同时,在作业面土堆的人员,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第 6 章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6.1施工现场围挡必须作到整齐、美观、牢固,不得任意扩大占地面积。6.2搞好驻地及现场的环境卫生。6.3现场土方及时外运,装载适量,尽量减少运输遗撒物料,进料和出土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出入现场范围要进行清理保持清洁。6.4现场定时喷水湿润,减少土体暴露遇风扬尘。6.5现场堆料要码放整齐,完工后现场要及时清理恢复自然地貌。6.6指派专人负责交通疏导并设立施工告示牌和红色标志灯。施工现场进出料的范围定期进行清扫。6.7抓紧各工序的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