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783029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名词解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 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2. 环境优先污染物:确定一个筛选原那么,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 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 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3. 环境标准: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根底上,根据国家的环境 政策和法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 和社会要求,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 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标准。4. 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

2、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 环境优先监测。1. 可疑数据: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 而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试验完全相同的测定。3. 精密度:是指在一特定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 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决定。4. 误差:由于被测量的数据形式通常不能以有限位数表示,同时由于认识能力缺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x与真值xi 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5. 平行性:系指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双份或多份平

3、行样品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6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 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 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 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 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7偏差:个别测量值xi与屡次测量均值x 之偏离叫偏差。8. 准确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9. 再现性:系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 品进行屡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0. 标准分析方法:又称分析方法标准,是由权威机构对某分析工程所作的统一的操作技术规定,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格式

4、编写的文件,11. 比拟实验:应用具有可比性的不同分析方法,对 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将所得测定值互相比拟,根据其 符合程度来估计测定的准确度。12. 离群数据:与正常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分布总体、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称为离群数据。13.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 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 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那么14. 双样图:如果各实验室间不存在系统误差,代表各实验室测定值的点应随机地分布在四个象限中,并大致构成一个以()y为中心的圆,形成双样图。15. 方法

5、运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16.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测量值与相应 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17. 测定限:分为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测定上限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19 粗差:过失误差又称粗差。这类误差明显地歪曲 测量结果,无规律可循,是在测量过程中犯了不应有 的错误而造成的。20. 质量控制图:主要是反映分析质量的稳定性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

6、校正措施。21. 标准物质: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将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 RM定义为这种物质具有一 种或数种已被充分确定的性质, 这些性质可以用作校 准仪器或验证测量方法。22. 真值:在某一状态下,某量的效应表达出客观值或实际值称为真值xi23.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多种无法控制的因素一一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的,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具有随机性,即误差忽大忽小、忽正忽负,且具对称。24. 系统误差:又称偏倚,指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 值之间的差异,是由测量系统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 的。25. 协作实验:各实验室可应用权威部门制备和分发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合成

7、样品进行对照分析, 即在进行 环境样品分析的同时,平行地对它们进行分析,并将 分析结果与值对照,以控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26. 重复性:系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27. 环境质量图:用不同的符号、线条或颜色来表示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或各种环境单元的综合质量的 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图。1、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物 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 了一定程度,使水体受到损害直至恶化,水体的物理、 化学性质

8、和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体功能,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2、控制断面:常称污染监测断面,说明河流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与对照断面比拟即可了解河流污染状 况。3、对照断面:为水体中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程度提供 参比、对照而设置,能够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水体水 质状况。4、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5、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6、消减断面:说明河流被污染后,经过河流水体自净作用后的结果。7、加标样:取一组平行水样,在其中一份中参加一定量的被测标准物溶液,两份水样均按规定方法处理。8、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

9、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9、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 1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复原性物质污染的 主要指标,10、高锰酸钾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 化学需氧量COD值称为高锰酸钾指数。11、生化需氧量:简称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 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 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12、总需氧量:简称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 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 要的氧量,结果以02的mg/L表示。13、平均比例混合水样:即在污水流量不稳定时,在不同时间依据流量大小按比

10、例采集污水样混合而成的水样。14、酸度:是指水样中所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响物 质的总量。15、pH: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负对数,即 pH=-lgH+,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16、真色:水的颜色可分“真色“和“表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17、碱度:是指水样中所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响物 质的总量。18、臭阈值:用无臭水将水样不断稀释至分析人员刚 刚闻到气味时的浓度叫臭阈浓度,水样稀释到臭阈浓 度时的稀释倍数。19、总残渣: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蒸发并烘干后剩下 来的残留物质,它是过滤性残渣和非过滤性残渣的总 和。20、 总可滤残渣:系指能通过滤器并于103105 C 烘干至恒重

11、的固体。21、总不可滤残渣:即悬浮物,SS。系指剩留在滤器 上,并于103105 C温度下烘至恒重的固体。22、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 阻碍程度。水的浊度是反映水质优劣的一个十分重要 的指标。我国规定采用1L蒸馏水中含1mg二氧化 硅为一个浊度单位。23、透明度: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水中悬浮物和胶体 颗粒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24、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do。25、总有机碳:简称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 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1、一次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 的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一次污染物发生反响、改变其原有性质

12、而形成的新污染物。3、飘尘或PM10:粒径小于10 um的颗粒物。4、富集浓缩采样法: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 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 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5、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 直径W 100微米的颗粒物。7、采样时间:采样过程所经过的时间长度。8、采样效率:规定的采样条件下,采集污染物的量 占其总量的百分比。9、硫酸盐化速率: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演变成酸雾和 硫酸盐雾的过程。10、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物质中除去氮氧化物的 其它氧化剂称为光化学氧化剂。11、总氧化剂:大气污染物中,将所有能氧化碘化钾 溶液的I 一,而析出碘分子I2的物质。12、 总烃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非甲烷烃 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6、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 10 um的颗粒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