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782974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的园子》修改(唐银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教 师唐银凤单 位遂宁市安居区中兴镇中心小学校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的能力;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他们对作品的感受逐渐近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心灵能逐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能通过讨论,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能形成大体共识。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2正确、流

2、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3学会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步骤1、2、3学习方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2、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内容落点2步骤1、2、3学习方式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亮晶晶的园子,二、

3、快乐的园子,三、自由的园子)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情景。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让学生说说:我在园子里到底是

4、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的基础上质疑: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3.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仅仅想表达的是倭瓜的自由,黄瓜的快乐吗?把倭瓜、黄瓜换成园中的“我”,然后进行想象说话练习:要

5、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愿意栽花就栽花,愿意浇水就浇水,愿意捉蝴蝶就捉蝴蝶,愿意吃黄瓜,愿意躺着睡就躺着睡,就算一棵花也不栽,一瓢水也不浇,祖父也不会生气,更不会骂我.充分阅读,合作探究,感悟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内容落点3步骤1、2、3学习方式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

6、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走进原著,激发阅读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品读文章,感受作者的自由、快乐,领悟表达特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起点作业或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学习运用本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自我评价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对文中的小萧红羡慕不已。这样一个亮丽清新而又富有童话色彩的园子,场景是那么熟悉,仿佛就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如果课文仅仅停留在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远未触及课文的教学价值,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思维就聚焦在课文隐含的教学价值上,所得就要丰厚得多。其实快乐和自由不仅仅局限于田野,图书馆、操场、河边、包括属于他们自己的房间,在孩子们的眼中都是别有一番情趣。因而童年的快乐应该拓展开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课堂就会变得更有生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