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78054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课时作业29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读图完成第12题。1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大陆是()A B C D2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第35题。3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河流上游源头地区盆地中央绿洲地区A B C D4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

2、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5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有()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A B C D(2013江苏苏北四市调研)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甲)”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乙)”,完成第67题。6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7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

3、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第89题。8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9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2013湖南五校联考)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 据图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A东坡 B南坡C西坡 D北坡11. 对图示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总体呈负相关B退化

4、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C当地居民活动主要在4 7004 900米的南坡附近D当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围场进行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3广东广州模拟)(36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为375毫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1)西辽河属于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

5、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13(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该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233万多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80多万公顷。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逾越的鸿沟。材料二:2012年6月14日新浪网讯,第二次

6、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石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受到遏制。(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该地产生石漠化的原因。(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3)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参考答案 12.1.B2.D解析:第1题,热带荒漠面积最大的是非洲,本格拉寒流在非洲大陆的西南侧。第2题,为亚洲大陆的荒漠分布,为南美大陆的荒漠分布,亚洲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而南美洲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35.3.D4.C5.B解析: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河流下游绿洲地区荒漠化严重,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

7、动造成的,例如过量引水、不合理灌溉等。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需水量大的林木种植和水田生产。67.6.B7.D解析:第6题,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中,秸秆和薪柴在生活用能中所占比重较大,这样会导致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第7题,大量秸秆作为燃料直接燃烧,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89.8.B9.A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沙漠广布,随森林的减少,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1011.10.B11.A解析:第10题,根据图例对比各坡向的退化情况,可以看出南坡退化最严重。第11题,随着海拔的升高退化率总体上降低,A项正确;光照条件好的南坡退化率高;退化率高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居民应该在海拔较低的区域

8、活动;冬季围场应该选择南坡。12答案:(1)外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等。(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或开发为建设用地。(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过度以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13答案:(1)自然原因: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石山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质荒漠化。(2)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3)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