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77801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主备吴莉个性修改 姓名: 课题 11 诗词两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词,了解诗词大意,并背诵诗词。2掌握诗词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4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2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学习长征精神。3掌握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 4学习

2、本文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的手法。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自己大声自由朗读全诗: 要求:对照注释,理解全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注上标记以便讨论提问。2学生再次大声朗读全诗,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实际上,红军长征中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从中可见红军的什么精神? 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展示长征艰难?3学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总结归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红军长征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都被红军一一克服,可见红军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精神。作为政治家兼诗人的毛泽东

3、只精心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再现红军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这种以个别来表现一般的艺术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四细读全诗,局部揣摩。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1)首联中的“万水千山”在诗中具体指什么山?什么水?这一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体现了红军战士什么精神?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五岭的“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的“磅礴”“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中描绘的画面,了解两次战斗,用心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4)根据历史事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还没有越过岷山,尾联为什么说成“三军过后”?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2体会

4、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3读完全诗,你感觉应该学习红军的哪些精神?在今天,如何去继承发扬这些精神? 五课堂总结:六课后作业: 课外查找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以“长征”为话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万水:金沙江 大渡河 远征只等闲 革命英雄主义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 千山:五岭 乌蒙山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历

5、史背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这首词。教学过程:一、板书,揭示课题。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教师解释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3、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二、读懂课文,深入了解词的背景。1、教师导读: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读中学习并掌握本课的其他生字新词,再和同桌说说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背景。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3、指名反馈 4、教师引导: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想像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吗?5、学生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一读,读出革命者对胜利的信心和期待。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2、熟读词,读出词的韵律来。3、搜集毛泽东

6、主席的其他诗词。四、理解词的意思1、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意思。(六盘山、望断、红旗、长缨、苍龙)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理解。五、品读,体会情感。1、指名读词额上半阕和下半阕,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2、指名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3、师导: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6、指导有感情朗读。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2、开展毛泽东主席诗词朗诵会。板书:21、清

7、平乐六盘山看到想情上半阕:天云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幸福而自豪下半阕:峰旗战士“何时缚住苍龙”对革命的坚定和信心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主备吴莉个性修改 姓名: 课题 14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3、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

8、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教学过程:一、我们已经进行了课前预习,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2、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二、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简介作者: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

9、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社会背景: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三、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在小组内合作朗读全文,并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五、我们先来读读1自然段,了解志愿军战士

10、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2、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邱少云这位英雄,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了解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二、为了夺取这么重要的高地,志愿军战士是怎样隐蔽的?读读相关的描写,体会这是怎

11、样的一次潜伏任务?三、离敌人的阵地很近,面对十分艰巨的潜伏任务,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很好,从天还没亮直到中午时分都没有暴露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请同学看自学提示:(认真阅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1、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2、教师小结;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都在烈火中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四、“我”做为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当时“我

12、”的心情怎样?课文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我”的心情?我们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的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较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一)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此时有怎样的心情呢?1、担心:“我”都会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2、矛盾、“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怎么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情?读出这种矛盾。 3、期盼:“我”盼望出现奇迹。真的没有办法使战友死里逃生?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13、?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二)从这段 “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三)课文明明是要表现邱少云的坚强意志,可为什么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 (四)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五、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无声无息,而又壮烈豪迈,他的精神鼓舞着战友们,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怀着为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冲向敌人的阵地,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六、这是一篇写法很独特的课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英雄的好思想、好品质,还可以让我们从作者的写法中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七、布置作业; 1、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2、背诵7、8两个自然段。教学反思:增加:(事情发展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2、3自然段: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的情况;4-8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