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7676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DOC 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 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职学校自身改革的需要 ,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 行。一、专业基本情况1. 专业特点及发展现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专职教师48人,教授3名,副教授12名, 讲师15名,其中研究生毕业有22人;在校学生524人。本专业拥有计算机 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 验室、计算机组装与实训实验室

2、”共5个专业试验,并配备了许多先进的专用 仪器、实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基本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可满足现 阶段本专科教学需要。2. 专业建设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 2005年,2005开始第一届招生179人,我 院在该专业的建设上遵照 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提高教学 质量”的原则,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较好、人才培养水平 较高的专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掌握现代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二、专业建设目标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

3、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 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 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1、素质(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实 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实现中华民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 感。(3)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 遵纪守法意识;(4)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4、;(5)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 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2、知识(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2)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 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4)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 ,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

5、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7) 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 能力;(8)具有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英语交流与英文专业资 料阅读能力。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

6、本位的人才培 养模式。以培养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和人才培 养。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 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进程进行 简单的计划和安排,而且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着力识别和分解出从事岗位 (群)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 及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 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确定了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7、和能力。然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科目,设计教学模块。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 ,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3. 专业发展规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学生人数共 524人。计划到2011年在校生人数 达到700人。4.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探索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理论和技

8、术课程、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根据专业的特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拟重点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与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 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 理水平、办学效益、全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 进水平。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专业建设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我院办学为指导思想,以民办高 校发展纲要为依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 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突出本专业特色,实现 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要求,切实注重教育思想观念

9、的更新。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 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 。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使本专 业特色突出,成为优势明显的品牌专业。四、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1. 课程体系建设(1) 现有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 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 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 进行整合课程(详见本专业教 学计划),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 ,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理论学时 偏重的局面。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规律,明确新形势下的教学建设与改 革的基本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

10、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 思维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指导 思想,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 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民办教 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 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教材建设,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力争三 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3) 课程体系建设负责人及分工(要求落实到个人,并将建设任务分配给 相关人员)核心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建设负责人计算机网络张培衢操作系统王柏盛离散数学马

11、明书计算机组成原理职东成2. 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大纲建设(1)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计划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 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 进行整合课程, 逐年不断加大实用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 。(2)教学大纲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研究与改革的成果及时地反映到教 学大纲中来,作到每学期、每年度对教学大纲做出必要合理的修订。大纲的修 订工作由担任本课程的负责人组织修订。3. 教材建设(1)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做法为适应市场发展需

12、要,本专业结合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对应用型一线人才需 求的特点,由专业负责人、带头人牵头,组成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对本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订教材的建设规划,计划在 十一五”期间,完成一定量的本专业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民办 三本院校教材编写任务。经过几年教材建设后,本专业教师编写出版的民办三 本教材应达到一定规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制订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 要求,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 ,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 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本科教材。为加强试点专业建设,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投入资金用于购置专业图书资 料。随着计算机科

13、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反映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的专业课 程(含选修课程)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教材。(2)专业课程教材使用计划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 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3. 精品课程建设计划2009年拟列为重点建设课程:计算机网络2010年拟列为重点建设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1. 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姓名性别职称姓名性别职称王柏盛男教授黄杰英女讲师马明书男教授潘莹慧女讲师邓聚成男教授韩艳娜女讲师王永钤男副教授刁林女讲师陈国英女副教授岳超男讲师岳连德男副教授曹松梅女讲师张培衢男副教授姜德烁男讲师职东成男副教授张艳

14、晓女讲师陈富均男副教授杨天朋男讲师刘瑞智男副教授侯桂云女讲师李德禄男副教授陈治伯男助教王黎男副教授毛晓菊女助教刘文吉男副教授王丽敏女助教陈霭玲女副教授杨景化女助教杨全玖男副教授李华中男助教程令孝男副教授李鸿雁女助教郅芬香女讲师章志玲女助教乔玲玲女讲师职晓晓女助教丁建伟男讲师刘娜女助教孙翠改女讲师王莉女助教杨镇江男讲师黄军伟男助教韩秋英女讲师何元飞男助教王培培女讲师唐娴女助教曾辉男讲师朱慧珍女助教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师资队伍规模教师58人。教师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职称结构正副教授授20人,讲师20人,助教18人学历结构硕士 30人,本科28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上25人,40以下33人3. 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养计划到2015年,引进正副教授5名,211、985院校研究生8人,让青年教师 进行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4. 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地域优势,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 人,确保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学工作水平能够充分满足专 业教学及实训室建设的需要。专业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