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77458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 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 xx 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 从而在工业化、 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 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

2、失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 农民失去土地之时, 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历史性时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 到 2019 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 万人,城镇人口 27.4 万人,农村人口6.5 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 0.2 亩以下的村 11 个, 0.2 亩至 0.5 亩的村 14 个, 0.5 亩至 1 亩的村 12 个,1 亩以上的村 13 个

3、。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 个村,6652 人,劳动力 3463 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 亩以上。 2019 年全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区农村经济收入 32.5 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 3.9 亿元,占 11.8%;来自二产的 18.1 亿元,占 55.7%;来自三产的 10.5 亿元,占 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 3878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 1774 元,占 45.7%;经营性收入 1467 元,占 37.8%;农业收入 636 元,占 16.5%。农民人均收入在 4000 元以上的村 22 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 5371

4、元;在 3000 元以下的 14 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 2700 元。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到 2019 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 89935 人,农村劳动力 34101 人,其中,年龄在 20 岁以下的占 28%,204

5、0 岁的占 32%,4060岁的占 40%。从事传统农业的 0.77 万人,占 23.3%;在企业打工的 1.28 万人,占 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 0.78 万人,占 23.6%;无业的 0.44 万人,占 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1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

6、,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 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 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 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 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 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

7、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 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投保办法,对村集体经济条件好的村,象廿里堡街道北王村,采取村集体投保,村民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由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养老金; 对村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如北苑街道沙窝村、丁家,潍州路街道丁家道口村等,采取农民个人缴费与村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办法, 由村里统一组织为适龄农民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1办理;对部分村集体经

8、济收入减少、村民收入较好的村,如樱桃园街道西樱、樱南村,组织村民自己投保。目前,全区共有 3979 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占农村人口的 6.4%,其中无地农民 2100 人左右。二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立足区情实际,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在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 逐步将街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提高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合同制工人的保障作用。同时,与经贸局、外经贸局联合下发了奎文区个体私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做好应保尽保。 到目前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3711 人。三是依靠村

9、集体发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补偿金和村办集体企业收入。同就业情况相同, 根据土地补偿金多少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福利待遇也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土地补偿金多或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男年满50 周岁,女年满45 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每人每月发放150 元生活费,节日期间发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电、暖等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助。 第二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体积累,也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广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给村民发100 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面粉。第三层面。村集体企业效益差或没有

10、企业,集体资金积累又不多, 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没有福利和补助金,只给年满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 30 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1由于资金有限,这部分资金积累一旦用完,则也无着落。二、存在的问题60 岁以上老人的保障调查中我们发现, 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 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也是解决农民转市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

11、 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 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有 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回答是: 到时候再说吧,先把眼前的吃饭、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 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从调查情况看,全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当前主要存在

12、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覆盖面窄。 目前我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 全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1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 目前我区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 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 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 目前我区大多数村已无土地, 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三是生活补助少。 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 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 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 60 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

13、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 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加上我区 8 个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经济发展也不一样, 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负债大于资产, 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 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 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 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文街道中上虞村, 村集体有部分积累, 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 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 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

14、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 从无业农民情况看, 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1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 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 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 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 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 还包括 40 岁以上的妇女, 50 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