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77449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1101. 小明买了1支钢笔,所用的钱比所带的总钱数的一半多0.5元;买了1支圆珠笔,所用的钱比买钢笔后余下的钱的一半少0.5元;又买了2.8元的本子,最后剩下0.8元.小明带了多少元钱?102. 儿子今年6岁,父亲10年前的年龄等于儿子20年后的年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是在公元哪一年?解:儿子20年后是62026岁,父亲今年261036岁。 父亲比儿子大36630岁。 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儿子的年龄就和年龄差相同,那么到那时儿子30岁。 所以,是在30620072031年时。103. 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8:20从右端以每分

2、钟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8:30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解:“恰好在中间”,我的理解是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假设一只甲虫A行在红甲虫的前面,并且让红甲虫一直保持在蓝甲虫和A甲虫的中点上。那么A甲虫的速度每分钟行1321115厘米。当A甲虫和黄甲虫相遇时,就满足条件了。 所以A甲虫出发时,与黄甲虫相距1210015(3020)1050厘米。 需要1050(1515)35分钟相遇。 即红甲虫在9:05时恰好居于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104. 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

3、提高1/9,就可比预定的时间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3,就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解:车速提高1/9,所用的时间就是预定时间的1(11/9)9/10, 所以预定时间是20(19/10)200分钟。 速度提高1/3,如果行完全程,所用时间就是预定时间的1(11/3)3/4, 即提前200(13/4)50分钟。 但却提前了30分钟,说明有30503/5的路程提高了速度。 所以,全程是72(13/5)180千米。这题我有一巧妙的,小学生容易懂的算术方法。 如将车速比原来提高9分之1,速度比变为10:9,所以时间比为9:1

4、0,原来要用时20*(109)200分。 如一开始就提高3分之1,就会用时:3*200/4150分,这样提前50分,而实际提前30分, 所以72千米占全程的130/5020/50, 所以全程72/(20/50)180千米。 回答者:纵览飞云 - 魔法师 四级 1-9 18:56105. 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12千米.因此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那么甲、乙两个码头距离是几千米?解: 逆水行的1829千米,顺水要行122915千米。 所以顺水速度是12(159)1530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是301218千米/小时。所以两个码头相距18294

5、5千米解: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意味着前2小时只行到了离乙码头18/2=9千米的地方。 顺水比逆水每小时多行12千米,那么2小时就应该多行 12*2=24千米,实际上少了24-18=6千米,从而,顺水只行了:2-6/12=1.5小时。 逆水行9千米用了2-1.5=0.5小时, 逆水速度是:9/0.5=18千米 顺水速度是:18+12=30千米 甲乙两码头的距离是:30*1.5=45千米。1812=1.5(时)就是回来时顺水所用的时间,那么去时所用的时间就是4-1.5=2.5(时)那么去时的速度就是18(2.5-1.5)=18(千米)路程就是:182.5=45(千米)106. 甲、乙两

6、个班的学生人数的比是5:4,如果从乙班转走9名学生,那么甲班就比乙班人数多2/3.这时乙班有多少人?解:甲班比乙班多2/3,说明乙班3份,甲班325份,份数刚好没有变。 说明乙班转走的9名同学刚好是431份。 所以这时乙班人数是9327人。解:乙班转走9人后两班人数之比为5:3 则这个9人就是乙班原来人数的1/4,现在的1/3。 所以乙班现在有9*3=27人 107. 甲、乙两堆煤共重78吨,从甲堆运出25%到乙堆,则乙堆与甲堆的重量比是8:5.原来各有多少吨煤?解:后来甲堆有78(85)530吨。 原来甲堆就有30(125)40吨。 原来乙堆就有784038吨。108.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

7、2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2天完成,如果这件工作先由甲队做若干天,再由乙队做完,两个队共用了14天,甲队做了几天? 解:如果14天都是乙做的,那么就会多做14/1211/6。 乙做一天就会多做1/121/201/30。 所以乙做了1/61/305天。如果全是乙队做要用12天,实际上两队做用了14天,比乙队独做多用了14-12=2天, 这是因为甲队的工作效率低的缘故。 甲队一天比乙队一天的工作量少;1/12-1/20=1/30 所以甲队做了:1/12*2/1/30=5天 回答者:晨雾微曦 - 高级经理 六级 1-10 13:05109. 某电机厂计划生产一批电机,开始每天生产50台,生产了计划的1

8、/5后,由于技术改造使工作效率提高60%,这样完成任务比计划提前了3天,生产这批电机的任务是多少台?解法一: 完成11/54/5的任务,由于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以工作时间就相当于原来的4/5(160)1/2。 那么原计划的工作时间是3(11/51/2)10天。 所以生产这批电机的任务是1050500台。解法二: 生产了计划的1/5后,实际的天数:360%=5天 计划的天数:5+3=8天 总计划的天数:8(1-1/5)=10天 总共有1050=500台 生产了计划的1/5后,实际的天数:360%=5天计划的天数:5+3=8天总计划的天数:8(1-1/5)=10天总共有1050=500台110. 两个数相除商9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等于2583.原来的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解:当被除数和除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时,余数也会跟着扩大的,商不变。 因此商还是9,余数就变成了4312。所以,被除数除数912。 所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912除数912 整理可以知道:除数(25831229)(91)255 所以被除数是2559122307。 所以原来的被除数是23073769,除数是2553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