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77442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会考复习提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P36)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对光:升、转、看、调(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3)整理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2、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1、几点重要的结论:(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

3、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

4、到人的眼睛。(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病毒除外。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分为滴.取 浸 盖 染。注意: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取材前要先漱口,是为了除去食物残渣;盖盖玻片时,为避免产生气泡,应使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缓缓放平染色时应在盖玻

5、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洋葱表皮细胞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能传递遗传信息 。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4)

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细胞的分裂 :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即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2、细胞的分裂过程(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二.细胞的分化:1分化: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资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组织: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

7、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3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其中人体中数目最多的组织是结缔组织,4植物的四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2系统: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哺乳动物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8、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4、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叫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二.栖息地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

9、温度,空气,水分;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光照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还有兰花在春天开放。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如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和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仙人掌的叶退化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2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

10、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可生殖范围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3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4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绿色植物生活环境主要特征繁殖方式代表植物作用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大多单细胞个体,无根茎叶分化,低等植物。水绵,海带,紫菜,鹿角菜等绿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中90%的氧由藻类植物提供 蕨类植物阴暗潮湿真正的根

11、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体形大,适应陆地能力强孢子繁殖卷柏、满江红等食用(紫萁,蕨)药用(贯从,卷柏,凤尾蕨)满江红(饲料肥料)芒萁(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水陆都有个体高大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繁殖银杏(植物界中的活化石)、苏铁马尾松、水仙、银杉等等食用,药用,绿化美化环境等等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1大树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植物的蒸腾作用2什么是蒸腾作用?植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其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的影响。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上表皮

12、、叶肉、叶脉、下表皮4保卫细胞的形态、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气孔有两个半月型的保卫细胞组成,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的作用: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5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也可以有效的散热6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去掉部分枝叶傍晚或阴天移栽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 等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一、光和作用的产物1、天竺葵的实验 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为

13、什么要把提前房贷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细木条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海尔蒙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

14、来源于土壤。2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验证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 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甲装置比乙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标记处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气体使快熄灭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3光和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4、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5、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15、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6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植物的呼吸作用1实验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P70-71实验步骤234的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实验步骤2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的反应式: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二、呼吸作用的应用1农作物的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2贮存粮食水果时要降低呼吸作用。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