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74377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6(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课堂规则要求具体化,便于记忆和操作,同时也要有利于执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宋宝独自照顾妈妈的事迹感动了社会,被评为市“十佳”少年。最近,学校开展了向宋宝学习的活动,该活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参考答案:B5.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

2、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操行评定B.建立学生档案C.班主任工作计划D.班主任工作总结参考答案:A6. 集体中那种在( )高度相容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中最有深远性的凝聚力量和发展动力。A.心理上B.情感上C.道德上D.知识上参考答案:ABC7. 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

3、行教育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参考答案:ABC9. 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此种定义方式是基于对德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出发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0. 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甚至很不一致,往往导致人的品德表现出现哪些情况?( )A.“表里不一”B.“有热情无常性”C.“说到做不到”D.“品德两重性”参考答案:ABCD11. 终极性和发展性目标各有不同的特点,终极性德育目标是系列教育后的最终结果,对实际各种教育阶段及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总的指导原则的意义

4、和指针的意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班集体是学校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建立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进行施教的基本群体形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教学在时间和地位上的优势,正是德育得以充分实施不可缺少的根本性条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管理的实质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 )A.正确

5、B.错误参考答案:A17.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A.思想教育部门B.政治教育部门C.道德教育部门D.法制教育参考答案:B18. 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 )。A.从他律到自律B.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C.从他人到自己D.从自律到他律参考答案:ABC19. 心理问题原本不是德育的内容,因为心理本身不是价值问题,但心理与德性问题一旦集中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上,则难以把它们分开。一方面心理是品德内化的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又作为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反映着品德的真实程度和水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德育对社会的间接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不受社会关系与社

6、会生产的适应程度的影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开始逐渐重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相应地传统教育观念中“教”的单向活动变为( )的双向过程。A.“教”与“学”B.“教育”与“接受”C.“学”与“练”D.“知”与“行”参考答案:A22. 广义的德育目标是指对德育活动既具有宏观指导、又有具体要求的目标领域,具体表现为含有层次结构的( )A.目标要求B.目标系列C.目标层次D.目标领域参考答案:B23. 坚持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对于学校高层管理者来说,必须做到( )A.发扬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B.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C.把权力

7、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不把权力交给职工代表大会D.自觉接受被管理者的监督参考答案:ABD24.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三类,其中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应变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参考答案:C25. 对德性的分类有许多种,在中国文化中,还把德性分为“吉德”和( )A.“私德”B.“恶德”C.“公德”D.“美德”参考答案:B26. 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参考答案:A27. 制定实施计划的要

8、求( )A.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B.要有合理分工,将任务落实到人C.对各项德育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D.要充分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制定计划参考答案:ABCD28.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9. 持续的心境低落,把世界看成“灰暗色”的心理障碍是( )。A.恐惧症B.强迫症C.焦虑症D.抑郁症参考答案:D30.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思维的道德情感B.直觉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D.伦理的道德情感参考答案:BCD31. 汉代的董仲舒被称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当

9、时为社会谋化政治时,曾讲到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告诫统治阶级要把教化民俗作为头等要务。这里的“教化”,指的也是对人进行( )。A.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B.养成教育C.智慧培养D.礼仪行为培养参考答案:A32. 心理咨询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使其在信任与放松的心境下获得教益。(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3. 德育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智育是培养细节的行为习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 学生品德是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5. 没有管理,学校教育的整体性、秩序性、统一性就不能

10、得到有力的保证,教育和激励也难以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更有效的进行,各种直接或间接不利于教育和激励的因素往往不能得到有利的排除或遏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6. 班集体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没有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已经实施的班级规章制度不需要做宣传教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A.生存B.发展C.德育D.工作参考答案:A40. 关于德育工作者的劳动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

11、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劳动B.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劳动C.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思想道德再生产的劳动D.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劳动参考答案:C41. 德育对社会生产的间接作用即指德育以( )为中介而对社会生产所给予的影响作用。A.社会生产力B.社会关系C.精神文明D.人才培养参考答案:B42. 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参考答案:C43. 德育现代化在德育上集中表现为( )的现代化。A.德育内容B.德育方

12、法C.德育评价D.德育目标参考答案:AD44. 教学的教育性不是指一定形式的教育活动,而是指教学这种教育活动对人身心发展所应有的或所应体现的意义及效应,也可以说是教学这种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 对于频繁告状的学生,错误的看法是( )。A.告状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也反映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但这种判断还带有幼稚性B.这些孩子敢于向老师反映情况,值得表扬C.我们教师不能鼓励学生告状,会使学生养成总把眼睛盯着别人D.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缺点的同时,也要让其看到自己的不足参考答案:B46.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哪几个

13、方面?( )A.导向作用B.选择作用C.协调作用D.激励作用、控制和评价功能参考答案:ABCD47.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BCD48.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9. 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种。目标提出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德育评价的核心是( )A.品德评价B.思想评价C.能力评价D.学习评价参考答案:A51. 把德育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认识,可概括为各育平等的教育地位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2. 要使教学在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书的编写者认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A.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B.建立有利于加强教学中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导向机制C.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和示范作用D.重视教学中德育问题的科学研究与规划参考答案:ABCD53. 德育问题,即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品德教化现象。德育现象,即德育现象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及其矛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