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77093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工作面回采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煤矿方案第 00号工作面回采方案工作面名称:编制人;杨正明编制日期;2013年7月9日501工作面回采方案一、概述: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501工作面位于南下山采区轨道上山西翼,北与南下山采区行人下山 连通;东与南下山采区轨道上山连接;南与503工作面相邻;西抵矿区 边界,平均埋藏深度360m。2、煤层回采C5b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呈单斜构造,厚度0.80.9m, C5b煤层平均厚度0.85m,煤的容重1.61/m3。一次采全高。工作面走向长度110m,倾斜长度80m,煤层倾角23回采面积;80 X80=6400 ,回采煤量;0.87万吨。3、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直接顶板为灰色砂质泥

2、岩,厚度2.5m。F=45。直接底板为 灰色粘土质泥岩含泥质结核,厚度1.5m。F=34。4、地质构成工作面内没有发现影响回采的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煤 层呈单斜构造,结构简单,地质构造对开采不会造成影响。5、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顶板水文地质复杂,在工作面的中部、运输巷裂隙发育,含 水性强,涌水量一般为2m3/h左右,为煤层开采的直接主要充水水源。底 板水对开采无影响。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顶板局部淋水现象,对回采有一定影 响。6、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本矿为低瓦斯矿井、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无瓦 斯突出危险性,本矿区属地温正常区。二、采煤方法1、巷道布置501采煤工作面,

3、布置在南下山采区轨道上山西巽,相间预 留30米保安煤柱,工作面走向长110米,工作面长80米。2、采煤工艺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炮采生产、全面陷落法管理顶板,采面采用 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配备刮板运输机运送煤炭。(1) 落煤工艺501工作面采用风煤钻人工打眼,爆破落煤,炮眼布置为三花眼。(2) 装煤运输工作面破落下来的煤大部份被装入工作面的刮板输运机,余煤由人工 攉煤装入刮板输运机,由刮板输运机运出工作面,经工作面运输巷、南下 山轨道上山运输出采区。(3) 顶板管理工作面采用“边采边准”作业方式,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采面采 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二、三排控顶,“见三回一”,人工放

4、顶。3、顶板控制(1)工作面顶板控制支护参数工作面采用“一采一准”循环作业方式,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支护 形式采取齐梁直线柱支护形式,最小控顶距为2.4m,最大控顶距为3.6m, “见三回一”。支护规格与要求柱距(中-中)0.8m,0.10m。排距(中-中)1. 2m,0.10m。迎山 角35。戗度35。(2)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工作面机头采用四对八根大梁迈步式特殊支护,大梁随工作面前移而 迈步前进,步距1.2m。工作面机尾采用二对四根大梁迈步式特殊支护, 大梁随工作面前移而迈步前进,步距1.2m。输巷和回风巷采用35m杈子 棚超前支护。三、生产系统(一)、运输系统1. 运煤系统501

5、采煤工作面采用SGW-30kw刮板输送机运输f运输巷 采用人工装载矿车一南下山轨道上山一主大巷一地面。2. 运料系统工作面所需材料,由地面主大巷一南下山轨道上山一501运 输巷一工作面。(二)、供电系统矿井采用660V电源下井,MY3X95 + 1X25型电缆入井专供 井下生产设备用电,MY3X50 + 1X16型电缆专供井下局部通风 机、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回路采用装有选择性 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采煤工作面电气安装有 瓦斯电闭锁,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安装有风电闭锁和瓦斯电 闭锁,工作面打眼采用ZQST50/3.0型风煤钻,综合保护器供 电使用MZ型矿用阻燃橡套软电缆

6、连接,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 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构架等设有接 地保护,各配电点均在巷道水沟内或就近潮湿处设有局部接地 极,接地网上任一点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Q。(三)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矿井采用并列式抽出通风方式,风井安装主扇型号为 FBczio型两套(一台运彳丁,一台备用),每台功率为2X 15kw, 风量范围6481428m3/min,采煤工作面配风量为250m3/min, 矿井实测总进风量1245m3/min,总回风量为1326m3/min,满足 矿井生产供风要求。1. 工作面通风系统工作面采用倒退式回采U型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一主大巷 f南下山采区

7、轨道上山一 501运输巷一 501工作面一 501工作面 回风巷f南下山采区回风平巷f回风上山f总回风巷f地面。2. 工作面防尘采煤工作面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实施防尘措施后必须满足 以下基本要求;(1) 落煤时产生粉尘下风侧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不 小于85%。(2) 支护、放顶时产生粉尘下侧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 率不小于75%。(3) 回风巷距工作面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不小于 75%。工作面主要采用以水抑尘的防尘措施。防尘用水由地面静 压水池和铺设在巷道中的输水管道供给。主要防尘措施有:(1) 水封爆破、爆破时采用外封式水炮泥,水炮泥容量为 200250ml,水炮泥压力应达到0.

8、 02005Mpa。(2) 爆破时喷雾,爆破前后洒水。爆破时采用高压喷雾降 尘,保证喷雾压力不小于8Mpa;爆破前采用射程远、水滴粗的 扁头喷嘴冲洗煤壁、顶板、浮煤和底板;爆破后浇温落煤,并 边出煤边洒水,洒水量以控制在块煤含水量达6%为宜。(3) 运煤喷雾、自重运输时向中部槽的煤上喷雾,各转载 点设喷雾除尘装置。各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并由各 部位输送机司机负责。(4) 风流净化。距工作面50m以内的上下风道中必须安设 两道净化水幕,爆破前开启。水幕应灵敏可靠,使用正常,雾 花效果好,封闭巷道全断面。(5) 防止落尘二次飞扬。工作面上下风巷要定期清扫、冲 洗煤尘,并及时清除运出。(6)

9、 工作面上下风速防尘管路必须齐全,水量充足,每隔 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水管不漏水(放水不成线),系统必须始 处于完好状态。3. 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本工作面为低瓦斯工作面,但按高瓦斯管理。根据煤矿 安全规程规定,在501工作面回风出口距煤壁不大于10m处 布置甲烷传感器T ,其报警浓度为CH三1.0%,断电浓度为CH144三1.5%,断电范围为501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 型电器设备,恢复送电后的浓度为CH三1%。4在501工作面回风巷出口 1015m范围内布置甲烷报警器 T ,其报警、断电浓度为CH三1.0%,断电范围为501工作面及其24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用电器设备,恢复

10、送电的浓度为CH4 21%。在工作面运输巷输送带滚筒下风侧1015m处,设备烟雾 传感器。传感器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的距离不大于300mm,距 巷壁不小于200mmo(四) 排水系统矿井南下山采区最大涌水量涌水量一般为2m3/h左右。在南下 山轨道上山底部设有水仓,水仓容量100山3安设两台主水泵,一台主水 泵,一台备用水泵,一台检修水泵。功率满足排水要求。老富强采空区 的水经老富强平硐自流排出,另一部份老富强采空区的水由水池安装管 路排至主平硐水沟自流排出。排水路线为:工作面一501运输巷一南下山采区轨道上山一 水仓一南下山采区轨道上山一主大巷一地面。(五) 煤质管理要加强煤质管理,提高

11、回采率,努力提高开采效益。回采 时要严格执行以下制度:(1) 采煤队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组长。各班配备一 名兼职煤质管理员,负责煤质的日常管理工作(2) 煤壁片帮、顶板破碎时支架工要及时维护顶板,减少 顶板掉矸。(3) 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特别是两端头、三角部位的顶 板支护,减少冒顶事故。(4)加强对杂物的管理,严禁棉纱、铁器等各种杂物混入 煤中。(5)所有检修人员都要佩戴工具包,在检修时将废弃螺丝、 棉纱、废旧铁丝、小配件的包装袋等杂物随时装入工具包内, 回收上井。(6)过断层及地址构造带时,要控制好采高,精良做到少 破顶或不破顶,以减少煤炭含矸量。四、六大系统(一)、通讯联络系统矿井设

12、有通讯主机型号为TC-432B型程控电话交换机,可 带32部分机井上,调度室、矿综合办公室、矿长办公室、安全 办公室、生产技术办公室、瓦斯监控室、电气值班室、主扇值 班室、炸药库值班室、入井验身室、绞车房等共10部,井下皮 带巷、北大巷、南下山绞车、501车场、501工作面、503车场、 503工作面机电硐室、运输大巷共9部,井下采用本安型电话 机,型号为KTH-33,以上通讯设备已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并 畅通。(二)、监控监测系统瓦斯监控系统主机型号为KJ95型,井下分站3台,现有瓦 斯传感器11支,备用5支,风速传感器2支,备用1支,温度 传感器1支,备用1支,负压传感器1支,一氧化碳传感

13、器1 支,风机开停传感器4支,备用2支,风门开闭传感器2组, 现监控系统运行正常。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和采面上隔 角各安设一户瓦斯传感器。(三)压风自救系统在地面安装一台20 m3空压机,井下压风主管采用75 mm钢 管沿运输巷铺设,沿管每50m设一个三通阀门;支管采用25 血沿采掘工作面巷道铺设,每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压风系统设 施已安装到位,压风量满足采掘工作面及自救要求。(四)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型号为KJ277型,矿井设分站9台,即 矿井行人井验身房门口、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口、掘进工作面巷 口、总回风巷,设施已安装到位等侍运行。(五)供水施救系统在矿井主井口附近,东侧的15

14、米处,建有150 m3和200m3 高位水池,水源取自山泉水,井下防尘主管采用50 mm钢管沿 总回风、运输巷铺设,沿管每50m设一个三通阀门,支管采用 25 m沿采掘工作面巷铺设每50m设一个三通阀门。系统设施 已安装到位,用水满足要求。(六)紧急避险系统根据镇雄县煤炭管理局相关文件富强煤矿计划于2013年6 月30日前建设完善并投入使用。五、劳动组织及定员计划501回采工作面采用“二采一准”制作业,每班12人,由 队长与煤矿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其中班长1人,施炮员1人, 瓦检1人,安全员1人,顶板管理1人,矿带班领导1人。六、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安全保证措施(一)工程质量按照煤矿井巷工程质量

15、验收评定标准进行。1、保证采煤工作面“三直一平两畅通”即:煤壁直、刮 板机直、柱子直;一平:采煤工作面底板平;两畅通:上、下 出口畅通无杂物。2、支护:柱距0.8m,排距1.2m,误差不准超过0.1m,最 大控顶距3. 6m,最小控顶距2. 4m,上下不小于设计尺寸,不大 于设计尺寸50伽。(二)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开切眼换棚安全技术措施(1)采煤队接受工作面后,首先在开切眼中标注中线,然 后按中线进行换棚,每棚支架规格为而梁三柱,柱距(080.1) m,排距(1. 20.1) m,迎山35。新巷戗度35(2)开切眼换棚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开工 前,班长首先对工作面的煤壁、顶板、支架受理情况进行一次 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不得开工。(3)各段作业人员开工前,首先应检查工作地点的支架、 顶板、煤壁等情况,对存在的隐患先处理,然后方可开工。(4)换棚工作可以分段同时进行,但分段作业距离不得小 于15m(5)工作面换棚时,各段作业人员必须先支护后回的原则, 且必须按由下而上的顺序逐棚进行替换,首先要套上铰接顶梁 棚,然后再回工钢棚。回撤工钢棚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所回 棚的上边,以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