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7033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作文素材:量子波动速读现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量子波动速读骗局之下,受害者有罪论不可取近日,随着一段号称1-5分钟看完10万字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个名为量子波动速读的教育骗局被曝光。视频中,教育机构宣传的翻一翻就能完整复述整本书显然违背常识,而对应地,那些花高价将孩子送进这家教育机构的家长也被网友群嘲交智商税。类似的声音不在少数。点开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你会发现:获赞最高的热评大多是同一种声音,变着把戏指责家长被焦虑控制了智商这是受害者有罪论在诈骗事件中的表达。不可否认,量子波动速读的存在离不开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但舆论矛头本不该对准他们。首先,嘲笑、指责受骗家长无助于他们走出困境。此事曝光后,受骗家长定然已经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饱受自责

2、困扰。在心理层面,指责只会将他们进一步推向情绪深渊,从而难以回归冷静,反思自我;在行动层面,嘲笑的声音让受害者羞于成认,阻止正常维权的步伐。其次,指向家长的矛头分散了舆论注意力,让更该被追责的教育机构和监管系统淡出群众视野。归根究底,整件事情最大的错在于行骗的教育机构,而舆论场注意力本就有限,更应该放在刀刃上:对于该机构的后续处理情况如何?以及更深入一些:在此过程中监管系统为何失灵,任由该机构行骗?一旦关注点偏离,媒介资源被浪费,奋力表达不过是逞了一时口舌之快,最终石头还是会落下来,砸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实际上,人们已经认识到受害者有罪论的不可取,但这样的共识未能在诈骗事件中得到普及。最早将这

3、一概念引入群众视野的是女权主义者,她们呼吁为性犯罪受害者去污名化。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在事后指责女孩穿得太少的声音少了许多。但每当奇葩的诈骗事件被曝光,人们则更倾向于当作一个笑话对待,调侃受害者真的承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吗仍是主流声音。可是,受害者该不该被指责和嘲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应该因事件性质的变化而有何不同。不管是人身犯罪还是财产犯罪,它都给受害者伤口上再撒了一把盐,加害者却趁机从舆论的夹缝中溜之大吉,监管的漏洞也未能得到有效弥补。指责受害者的行为通常源于评论者的过度自信,以及缺乏同理心。发出嘲笑时,我们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下一个交智商税的人;身为局外人,我们也没有心思去为受害者设身处地

4、着想。但仔细想来可知,能花上万为孩子报班的家长绝非真的智商低下,做出决定前他们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又怎么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在经历一样的事情后,不会同样陷入骗局呢?到那时候,谁又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面对纷繁的社会,怀有善意,给予受害者更多关心而非讥讽;保持理性,不盲从华而不实的调侃,不放过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才能一步步摆脱各种情境下的受害者有罪论,抓住每一次让世界变好的时机。量子波动速读,读到的是神童情结以高速翻动书本(甚至不翻开书本阅读),就能理解书中容,花上15分钟就能读上10万字最近,打着量子旗号扯来波粒二象性的量子波动速读火了。这种培训方式号称能全面提升儿童阅读能力,收费动辄数万元

5、,吸引来不少学员,甚至还搞起了比赛。10月15日科技日报量子波动速读交的不是学费,是智商税。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是让科幻迷们会心一笑的一句话,意思是调侃有些科幻作品一遇到无法解释的科学问题,就用量子力学蒙混过关。学界搜索不到的量子波动,居然通过孩子们唰唰的翻书声来验证?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这几个陌生的科学名词,就连*位培训班教师自己都念不通顺,却让一批又一批家长心甘情愿掏出钱包,把孩子托付给他们。显然,是培训机构所谓的一目十行、快速汲取知识的学习方法俘获了家长的心。学习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即使能找到更适合、更高效的方法去学习,那也同样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记忆、掌握并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你事半功

6、倍,但不能让你不劳而获,所有一夜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所有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取知识的方法只存在白日梦里。快速开展的社会中弥漫着急躁的气息,家长害怕孩子落在人后,总想替孩子找到一步登天的捷径,殊不知,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学习没有止境,孩子在细细品读名著时获得小小进步,远比囫囵吞枣、只图弄懂故事梗概要强得多。一分钟读完十万字的书、脑门吸铁勺、蒙眼辨色这类骗局长盛不衰,层出不穷的原因离不开家长的神童情结。在量子波动速读比赛的现场,比埋头快速翻书的孩子更抢眼的是教室后排的家长,他们大概率也看不明白孩子们在干什么,只是寄希望于高昂的学费能真的教给孩子特异功能,让他她脱颖而出。荒唐、滑稽的

7、骗术摇身一变,成为家长青睐的学习法宝,也许家长们弄不懂的不是科学常识,而是自家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一事实。绝大多数成年人在经历了成长的挫折、社会的磨砺后会懂得自身的渺小和平凡,但终其一生却很难承受子女也是普通人。渴望孩子与众不同的心情能够理解,可是此类揠苗助长的邪招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成长,还会消耗其学习的热情,扭曲其对待学习的态度,百害而无一利。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神童,而是充分释放每个孩子的潜能。速成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话,任何看似一蹴而就的成功背后都藏着无数的汗水和心血,别带孩子走向了成长的歪路。量子波动速读行骗,只怪人傻钱多?近日,微博上流传出*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展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

8、常学习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围坐在一个大房间里不停埋头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家长就在后边守着,虽然大概率也是搞不懂孩子们在干什么,但显然,房间里拉着的横幅给孩子补习功课,不如补习方法已经俘虏了他们的心。10月15日 澎湃新闻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科幻圈中流传的一句话。科幻作品遇到解释不清的问题用量子力学蒙混过关,还情有可原。没想到的是,科学家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竟已出现在儿童培训中,还美其名曰量子波动速读。量子波动速读效果好不好?确实,量子一词的介入够深奥,够高大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负责介绍原理的培训教师讲这番话时连自己都忍俊不禁了!而在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房子里,正快速

9、翻着书,真正是下手如闪电,指尖如带风,那场面确实够炫酷。如果不是还有一群眼巴巴望着、不惜巨金买翻书的家长,只怕任谁都不会相信这是读书而不是翻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的事,依然有人相信,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这样的家长,智商实在有点堪忧。而且类似骗局也并不少见,从全脑开发超赶学习力到蒙眼识字,一次次神乎其神的培训,荒唐滑稽至极,却依然有家长入坑,甚至不思悔改。这真只是人傻钱多,就活该受骗吗?其实不然,如此迷信超能力的家长,与其说智商低下,不如说是焦虑过度走火入魔。这些家长对孩子寄予过大期望,倍感压力,恨不得有捷径可走,实现自己望子成龙的目的。自以为花了高价就能买个希望,即使心有疑虑仍不惜为孩子的

10、前程重金一搏。这样的家长,说到底,不过是在跳坑中自欺欺人,在用非理性的投资满足*些培训机构的贪欲。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谎话说得天花乱坠的培训机构能有生存之道?为什么骗子换一个把戏又能卷土重来?为什么如此虚假夸的培训广告也能明目胆出现在公众视线?恐怕不只是校外培训演技太逼真,更重要的是任期野蛮生长的大环境。种种乱象提醒我们,治理校外培训势在必行,我们对家长的智商没法苛求全部及格,但保障人民利益、杜绝违背常识的骗局却是*些部门的应有之义。人傻也好,焦虑也罢;培训骗局也好,养老骗局也罢,这都不是骗子机构大行其道的理由。或许,唯有监管发力,如此荒唐的骗局才不会有续集。把红楼梦让他量子波动速读试试据说学

11、会量子波动速读的孩子,只要翻书几分钟就能完整阅读几十万字,并且还可以把书本容复述出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培训机构宣称,学会量子波动速读后不仅可以速读,还能闭着眼睛就和书本发生感应,即使戴上眼罩也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容。10月16日 澎湃新闻在去年一个读书座谈会上,有名读者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在朋友圈里发现,有人在一个黄金周可以读一二十本书;更有熟知的牛人几天读一部书,还能写出平媒发表的书评。在诸君面前,阅读速度和数量,我是彻底地认怂。今年,干脆把阅读变成复读,之一是把前年读过的红楼梦再次拿起来,在一个专业音频指导下,才把这本书的前八十回再过一遍。要不然,我不相信自己这一次能把书翻到底。要说,在

12、四十多年前的初中阶段,我就碰到过这本书。那时课本上有护官符这一课,文革期间,红楼梦并非禁书,班上有这一套书在传阅。那时,我手上有一本闪闪的红星,班上找我借读的人很多,而红楼梦则少有人有兴趣读下来。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原因除了敬而生畏,还在于,我们语文教师非常有激情地讲解护官符,说贾雨村当官的事,我却丝毫无感。现在看来,那就是同宝玉十二三岁看不懂金陵十二钗判词,听不明白那十四首仙曲一样的道理。宝玉经历了大观园的青春岁月,面对了贾府由盛转衰,直至家道中落,他才真正彻悟,完成了人生。看来,这种神读培训不仅现代社会有,就是在三百年前的中国,就有人尝试过了。这个经典案例,不过是作者运用超现实写法表达出

13、来罢了。宝玉的先祖宁国公和荣国公,看到显赫一世的贾家三四代子有些不成气候,就把家业传承的希望寄托在天资聪明的宝玉身上,嘱托梦幻仙姑给宝玉办个一对一的提前预习班,又是图解,又是金句;先是经典解读,后是通俗唱法,且有现场情景模拟,结果一概没用。你生怕他在男女之事上过早乱了心性,他刚离开课堂,偏偏就去初试云雨。红楼梦是作者雪匠的一部人生反省书,其社会价值,当然是要警醒后人,人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则,他的书在成书之后的两三百年里,似乎也在诠释这个道理。你不花一定时间,你缺少一定文学禀赋,你不具备相当审美能力,你没有相应的生活经历和阅历,你是读不进去的,你不知道它好在哪。在你笑话宝玉呆萌时,你也是现实中

14、的宝玉。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读者。当初护官符的故事没能把我引入红楼梦,现在想来,那是因为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旧社会的保长、新社会的生产队长,这最小的官,我家都没有人能粘上边。那时也根本无法预料,我也会做了一个不需要朝廷任命的微官。待自己的职场日暮途穷之后,我才有精力尝试再看红楼梦,且当文学扫盲,不想懂得了护官符的意义和价值,可惜对我没有实用价值了。如果是有像我这样天赋不优越的人,又经历过和我一样的阅读经历的人,料定是不会相信什么量子波动速读的。就是出生书香门第,具有深厚学养,还在巴黎留学过的著名学者勋,他读红楼梦也读了至少三十遍。读了三十遍,他的细说红楼梦尽管收获了海峡两峡听众的高

15、度赞许,但也有需要读者或学者包含的错误和瑕疵。我相信,眼下追捧量子波动速读的家长和孩子,一定有人也追捧过这几年热得发烫的国学。中国两千多年的背经与科举,虽然有无数糟粕和弊端,但书不仅要读,还要背,更要温故而知新,你才可能从中得知一二,这是中国人无法逾越的经历。对于红楼梦,有一次大作家王蒙现场讲座,似乎他说过,好多文化名人就没有读进红楼梦。我为此得到极大抚慰,并把这当我此生读不懂而放弃红楼梦的理由。没想到,因为回头,因为多看了几眼,我终于以为自己也走近了这本文学巨著的边缘。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文王操乐曲时,师襄看他学得快,很满意,一而再、再而三让他换弹一只新曲子,可是孔子坚持不换,再学一遍,他学会了表达技法;再学第二遍,他理解了曲子表达的意思;再学第三遍,他硬是从曲中听出曲作者是谁,直到把作者的形象揣摩出来。孔子学习音乐,倒是与音乐发生了*种感应,甚至从音乐的乐感和情绪表达中感知到作者是谁。不知这是不是量子波动现象?但这不是指尖飞速翻书所得,是靠他的聪明与执着。我等普通读者,不可能有孔子这样聪明的头脑,虽然也难有孔子执着的自觉,但我相信,靠笨方法可以尽量靠近他、靠近知识、靠近真理。量子波动留给那些神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