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76675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一、进入考场前准备工作1、要点:着装规范并系好衣扣,穿绝缘鞋,系紧鞋带。2、错误和扣分点:工作服扣2分,工作服衣扣不系扣0.5分/处,不穿绝缘鞋扣2分。二、进入考场后,急救前准备工作1、检查工器具,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 量备注1模拟人套12医用酒精瓶13镊子把14棉纱若干5资料袋相关技术资料、计时工具、红笔等套16劳保用品绝缘鞋、工作服套1考生自备7考试计量设备1考场报告:报告考官,工具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2、急救前的判断要点:判断意识、呼吸、心跳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伤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叫,看瞳孔。见示意图。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

2、喂!你怎么啦?”,如图R2所示。(2)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意识,立即送医院。(3)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s。注意:以上3步动作应在10s以内完成,不可太长,伤员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判断呼吸:脸颊紧靠伤者鼻口处,示意图。判断呼吸。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开放气道后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见图R7。(1)看:看伤员的胸、腹壁有无呼吸起伏动作。(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3)试:用颜面部的感觉测试口鼻部有无呼气气流。若无上述体

3、征可确定无呼吸。一旦确定无呼吸后,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图R7 看、听、试伤员呼吸判断心跳:用手食指和中指触摸伤者颈动脉。见示意图。脉搏判断。用眼睛观看触电者胸部起伏,触摸颈动脉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非专业救护人员可部进行脉搏检查,对无呼吸、无反应、无意识的伤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具体方法如下:1 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2 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3 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图

4、R11所示。 图R10 吹时不要压胸部 图R11 触摸颈动脉搏注意: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3、报告伤情,判断是否需要抢救伤情

5、报告报告考官,伤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是否进行心肺复苏法急救。三、心肺复苏急救口对口呼吸与胸外按压要点:口对口呼吸、胸外按压方法正确,清理口腔: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伤者口,右手食指和中指剪刀状从右嘴角深入取出异物。 方法不正确扣2分,开通气道:右手放在伤者颈部下方上托,左手放在伤者额头下按,嘴、耳连接线垂直地面。气道未打开或方法不正确每项扣2分;通畅气道、判断呼吸与人工呼吸。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通畅触电者的气道以促进触电者呼吸或便于抢救。通畅气道主要采用仰头举颏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角处,抬起下颏,如图R5和图R6所示。 注意:严禁用

6、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伤员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不要过度伸展,有假牙托者应取出。儿童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而使气道闭塞,因此不要抬颈牵拉过甚。成人头部后仰程度应为90,儿童头部后仰程度应为60,婴儿头部后仰程度应为30,颈椎有损伤的伤员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图R5仰头举颏法 图R6抬起下颏法检查伤员口、鼻腔,如有异物立即用手指清除。捏住鼻子:右手捏鼻子。吹气时未捏住鼻子、吸气完毕未松开鼻孔,未包住触电者口,漏气每项扣2分;无效吹气、多吹、少吹一次扣2分;口对口(鼻)呼吸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是:(1)在保持呼吸通畅的

7、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2)每次向伤员口中吹(呵)气持续11.5秒,同时仔细地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如图R8所示。(3)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如图R9所示。 图R8 口对口吹气 图R9 口对口吸气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时胸廓隆起者,人工呼吸有

8、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应及时纠正。注意: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约600mL左右(67mL/kg),大于1200mL会造成胃扩张;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图R10所示;儿童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500mL,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约11.5s;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12次;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颌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

9、颈,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按压: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2次,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再以后连续反复进行。清理口腔、开通气道、人工呼吸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考试时间大约240秒。在对心跳停止者未进行按压前,先手握空心拳,快速垂直击打伤员胸前区胸骨中下段12次,每次12S,力量中等,若无效,则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不能耽误时间。(1)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如图R12所示。(2)伤员体位。伤员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伤员背部垫一硬板。硬板长度及宽度应足够大,以保证按压胸骨时,伤员身体不

10、会移动。但不可因找寻垫板而延误开始按压的时间。(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的方法。快速测定按压部位可分5个步骤,如图R13所示。图R12胸外按压位置1)首先触及伤员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伤员肋弓处向中间移滑,如图R13(a)所示。2)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如图R13(b)所示。图R13 (a)二指沿肋弓向中移滑 ;(b)切迹定位标志; (c)按压区;(d)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e)重叠掌根3)然后将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如图R13(c)所示。4)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如图R13(d)所示。

11、5)再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如图R13(e)所示。(4)按压姿势。正确的按压姿势,如图R14所示。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5)按压用力方式图R15所示。 1)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不能间断。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3)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如图R15所示。压按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4)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5)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图R14按压正确姿势 图R15按压用力方式(6)按压频率。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次min。(7

12、)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关系通常是,成人为30:2,婴儿、儿童为15:2。(8)按压深度。通常,成人伤员为45cm,513岁伤员为3cm,婴幼儿伤员为2cm。(9)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1)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2)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3)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图R17(a)所示。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3.85cm,如图R17(b)所示。5)按压冲击式,猛压,其效

13、果差,且易导致骨折。6)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8)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慢,影响按压效果。9)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置,如图R17(c)所示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图R17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a)按压用力不垂直 (b)按压深度不够 (c)双手掌交叉放置每次按压前没有寻找按压点或动作错误扣2分/次;按压幅度不够或频率不对每项扣2分;放松时掌根离开胸骨,无效按压、多按压或少按压一次扣1分/项。四、抢救成功要点:判断伤者呼吸、心跳。方法如前所述。触电者心跳、呼吸未恢复、抢救未成功扣25分

14、。报告考官,急救成功,是否可以清理现场五、工作结束要点:模拟人恢复原装,工器具放回原为,设备关闭电源。设备放回原位,摆放整齐后,报告考官,现场清理完毕,是否可以撤离心肺复苏法急救考试综述一、进入考场前准备工作二、进入考场后检查工器具,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报告:报告考官,工具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经许可后开始。三、急救前的判断要点:判断意识、呼吸、心跳报告考官,伤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是否进行心肺复苏法急救,经许可后开始。三、心肺复苏急救口对口呼吸与胸外按压要点:清理口腔、开通气道。口对口呼吸、胸外按压方法正确。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成人为30:2。吹气持续11.5秒,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次min。四、抢救成功要点:判断伤者呼吸、心跳。方法如前所述。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