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6649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凤凰镇历史文化概况凤凰镇成陆年代较早,五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秦汉后来,均设官办驿舍。建于南北朝时梁代的凤凰山永庆寺是江南的名刹,附近有河阳大镇。明代弘治年间,工部侍郎徐恪建徐市镇。这里交通便捷,水路可通江入海,市场繁华,物产富饶,历代祖先的辛勤快动,使这块古陆地变成了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和鱼虾的江南富庶之地,境地内的凤凰山更是风景秀丽,元明间诗人、书法家杨维桢,有游河阳山诗:河阳山色画图开,绝壑悬崖亦壮哉。华表不闻仙鹤语,醴泉曾引凤凰来。玉鱼金碗埋黄土,古兽丰碑长绿苔。独有恒恒丘陇在,秀峰相对读书台。近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对古迹的保护与修复。目前,境内仍留有许多文物古迹,如恬庄古街、永庆寺、红豆树

2、、河阳山歌馆等等。红豆树红豆树位于鸷山村委前邓家宕。相传由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植于鸷山,后由明御史徐恪移栽于此。唐代诗人王维诗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故此,红豆树被人们称为相思树。这株红豆老树已枯,另发新枝。现树高6米,树围41米。沉睡了近半个世纪的千年古树,在开花成果。目前,该树是市级保护文物。恬庄古镇简介古镇位于凤凰镇河阳山东一公里,旧时人文商业发达,街道河塘纵横、寺堂观祠众多,在江南水乡小镇中独具特色。相传唐宋昌盛之极的河阳古镇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数千间房屋毁于战火。河阳山东麓约二公里外有一条小溪奚浦塘弯弯曲曲流过,小溪没岸被幸存的镇民看中,举族迁徒定居,于是

3、有了恬庄古镇。清代乾隆中期,古镇进入了鼎盛时期。全镇有东、南、西、北四条重要街道,并有巷门六座,其中北巷门上尚有一座气势宏伟的更楼,在更楼上可俯视全镇,它的门墙上书有“恬养庄”三字。清澈的奚浦塘从镇中穿过,将全镇提成东、西两半,三座造型优美的石拱桥横贯在奚浦塘上。站在桥上眺望两岸,尽是枕河人家,河面上常有木船驶过。繁华的街面店铺林立,规模较大的有典当铺、银楼、布庄、染坊等,义塾、义庄、善局、更楼、码头仓库等公益事业组织也十分齐全,因此被誉为“恬养庄”。恬庄古建筑成群,清朝顺治年间状元孙承恩的故居,清朝乾隆时期的杨元丰故居,建于清嘉庆的杨氏孝坊等,一条300多米长的石板老街将散落的古建筑连结在一

4、起。恬庄古镇人文荟萃,状元、榜眼、进士、举人等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清代顺治年间状元孙承恩、咸丰年间榜眼杨泗孙、嘉庆年间进士杨希铨、道光年间举人杨沂孙,清代名士杨元丰以及她皆功成名就的四个儿子等等。乾隆帝师蒋廷锡等许多名载史册的名人雅士亦给恬庄留下了丰厚的财富。河 阳 山 歌 馆 简介6月凤凰镇出资20多万元建立了河阳山歌馆,馆内科学地、历史地展示了河阳山歌的传承与传播的脉络。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步,呈现了河阳山地区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人类从不间断的文化遗存,阐明了河阳山歌从史前到近代的有序传承。馆内还展示了部分歌手的风采,及对歌时所用的器具,并且展示了贵重的二十二本收藏原始手抄本,其

5、中有出名的斫竹歌、晋代传承下来汝尔歌的民间抄本长达3405行,尚有赵圣关还魂有行,其中尚有田家乐、沈七秀小红郎荒年山歌天门阵小狄岗山歌老姐嫁人东南风起打斜来等长篇山歌,河阳山歌共收集到000余首,三万多行。1月又编辑出版中国河阳山歌集,大概有50万字左右,涉及研究的论文,歌手传略与名录。目前整个凤凰镇尚有100余名60岁以上的山歌手。河阳山歌馆成立后,成了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向国内外的朋友展示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非物质遗产。自该馆成立以来,已接待了多人的参观,其中有中宣部、中国文联、国内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专家,接受了人民日报、省电视台、报社及驻京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她们在参观与采访的同步,

6、聆听了山歌手美妙的歌唱。原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陈焕友等老干部参观河阳山歌馆后,为张家港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大量工作大加赞扬,对张家港市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永 寺 庆 简介千年古刹永庆寺位于凤凰山麓,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曾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齐名。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37年)侍御司陆孝本舍宅扩建,15间,几经兴衰。寺基最广时达到86亩。寺内建筑曾有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东岳庙、关圣殿、文昌阁、藏经楼、罗汉堂及金仙塔院等,是佛教信众朝圣参学的圣地。永庆寺历史上最出名的是108罗汉堂,其中罗汉姿态各异,生动逼真,或喜或怒,变化无穷。是“

7、塑圣”杨惠之和“画圣”吴道之唯一的合伙珍品,是当时名闻遐迩的江南“二半堂”中的一堂。永庆寺名胜中出名的尚有:“三绝”(千年古桧、肉身菩萨、自然石井)。以永庆寺为中心,过去有“内八景”“外八景”的说法。内八景是“三潭、四井、古桧、空场、秀峰、臼泉、丞相墓和读书台。”外八景是“湖下书声、坊基酒肆、港口渔歌、柴场牧歌、桑岸啼鸠、莲塘荷香、松林日照、精舍飘幡。”历代文人墨客咏凤凰山永庆寺留下了诗词数百篇。梁代诗人李湛曾作永庆寺诗一首:“岩扉开早凉,谷鸟分远翔。花气湿幽径,謦声清上方。云生松涧底,花落苏池旁。致有遗荣意,移时坐石床。”施耐庵曾隐居永庆寺文昌阁内写水浒,其中08将据说即是受了永庆寺108罗

8、汉的启发而创作的。留有洗砚池、磨剑石、衣冠冢等遗迹,现犹存。永庆寺1958年遭彻底破坏,寺废僧散,使千年古刹不复存在。1980年以来,宗教政策贯彻,张家港人民政府批准重建永庆寺,93年10月举办“重建永庆寺奠基”典礼。199年张家港市佛教协会礼请寒山秋林法师任永庆寺监院,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秋林法师和信众一起努力恢复古刹。共投入两千多万元,现建成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玉佛殿、大雄宝殿以及香花桥、放生池、闻钟亭、中日和谐樱花园、敬老院(福寿园)等建筑设施,使古刹得以展新颜。现寺内有了新“三绝”:6紫薇、5古银杏神树上尊观音、长.5米的汉白玉卧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敬老院,它开创了我市佛教自办敬老院的先河,为配合与协助我市老龄工作作出了佛教应有的奉献。,大雄宝殿内的阿弥陀佛圣像的右臂竟长了一株灵芝,这一奇观让人惊叹不已,因而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参拜者前来瞻拜,一时成为民间美谈。12月25日,秋林法师荣鹰永庆寺方丈,成为弘化一方的大和尚。在近期的规划中,永庆寺将协助政府修复凤凰山的重要景观施耐庵写作水浒的故居文昌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