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766132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测试题3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丈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之”字的称代作用,要求判断对文中的四个运用人称代词“之”字的文句的解说的正误。这种考查形式曾在1992年的全国试题中出现过,当时是考查指示代词“是”字的指代内容。项“胡兵终怪之”的“之”,称代的是胡兵感到奇怪的现象,即前文中李广部队“解鞍”、“士皆纵马卧”这些情况

2、,正是这些情况使胡兵“怪之”。项“避之数岁”中的“之”字,是承着上文“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而来,是称代李广。C项“饮食与士共之”的“之”,称代的应是“饮食”一词,而非称代更远的“赏赐”。“得赏赐”一句与“饮食”一句,分别讲的是不同的两件事情,故此项错误。D项“百姓闻之”的“之”可根据后文的“无老壮皆为垂涕”来进行判断,“无老壮皆为垂涕”是因为百姓听到了李广“引刀自刭”。2(2004年辽宁卷第12题)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咸去乃见思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B.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相如闻,不肯与会C.罴为设食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D.天

3、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答案】C【解析】项中的“乃”都是副词,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可译为“才”。项中的“与”是介词,后面省略了介词宾语“之”,可译为“和”“跟”“同”。C项中,“罴为没食”中的“为”是介词,后面省略了介词宾语“台使”,可译为“替、给”;“如姬为公子泣”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为“向”“对着”。D项中的“若”都表示假设,是“如果、假若”的意思。3.(2004年北京卷第7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母氏所养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C.因留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岂有

4、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答案】【解析】项中的“为”,都是介词,表示被动,可以译为“被”。如未能判断出此项为正确项,则原因是对于“为”的被动用法未能掌握。一般情况下,“为”和“所”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比较容易判断,而以“为”表示被动反而相对少见。如误选项,则是对于“若”的词性辨别不清,因为中的“若”是连词,可译为“假若,如果”;中的“若”是代词,可译为“你”。如误选C项,也是对于词性辨别不清。因为中的“因”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于是”“就”;中的“因”是介词,表示途径,可译为“通过”“经由”。如误选D项,则是对于“乎”用作语气助词的语气未能依据语境体察,应加强

5、对于文言语感的训练。因为两句中的“乎”都是语气助词,但中的“乎”,表示反问语气,中的“乎”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吧”,两者意义不同。4.(2004年广东卷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一撞【答案】C【解析】如误选项,则是对于“于”用作介词的常见的义项缺乏辨析能力。因为两句中的“于”都是介词,都可译为“对”“向”,代入语境当不难区分。如误选项,则是对于“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的这一用法缺乏

6、了解。对于这一用法的认识可以借助于分析句子的结构得以解决。如未能判断出C项为正确项,则是对于“则”的词性认识不清,因为“善则善矣”中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此则国人之罪也”中的“则”是副词,与“也”一起构成判断,“则也”可译为“是”。如能明确词性差异,当不难辨别。如误选D项,大多是对于“其”用作代词时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差异不了解。因为这两句中的“其”都是代词,又都是物主代词,与后面的词都构成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因此,不应误释为人称代词“他”。5.(2004年福建卷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其意常在沛公B.不来

7、,且斩通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C.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山峦为晴雪所洗D.乃先请之,为错所卖今其智乃不能及【答案】C【解析】如误选项,错误原因大多是对于“其”用作代词时的两种类型,也就是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差异不了解。因为这两句中的“其”都是代词,又都是物主代词,与后面的词都构成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因此,不应误释为人称代词“他”。如误选项,则是不能辨析“且”用作副词时的几种常见的用法。这两句中的“且”,均为副词,表示“将要”。如未能判断C项为正确答案,则是对于“所”的常见用法未能掌握。因为句“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中的“所”是用作结构助词,“所”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句“山峦为晴雪所洗

8、”中的“所”字与前面的“为”一起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这两句中的“所”都是常见的用法,如能对于常见用法的归类有所认知,当不难判断。如误选D项,则是对于“乃”用作副词时的常见用法分类缺乏了解,只单纯凭语感判断,未能辨析出这两句中的“乃”都是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竟、竟然”。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府吏闻此变,因难求假暂归 【答案】C【解析】如误选项,则是对于被动句中的“为”字句类型缺

9、乏了解,这两句中,两个“为”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被动,虽然,前者系“为所”式被动句,后者系“为”字式被动句,但意思和用法是完全相同的。“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出自课文伶官传序。如误选项,则是对于“以”用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的用法未能掌握。在这两句中,两个“以”字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内容为目的,其意义和用法也完全相同。“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出自课文鸿门宴。如误选D项,原因大多是未能区分“因”用作介词和用作副词的区别。这两句中的两个“因”字都是副词,表示承着前面的事情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可译为“于是、就”,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出自课文孔

10、雀东南飞。C项中两个“焉”字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陈述中的肯定语气,而后者用作兼词,是介词“于”加代词“是”,表示“问于某人”的意思。“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课文师说。如未能判断为正确答案,则需要对于“焉”的用法进行认真的归纳整理。7(2005年山东卷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 众人皆醉,何不餔脯其糟而啜其醨 C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答案】D【解析】D项“与”均为介词,“跟,同”。A项

11、,前句“以:”用来,目的连词:后句“以”:认为,动词。B项,前句“其”:她,指代其母;后句“其”:那,代词。C项,前句“乃”:才;后句“乃”:竟然。8(2005年辽宁卷第12题)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果为马所颠仆 吾属今为之虏矣 B不敢怠于衔辔 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一以委之 将以衅钟 【答案】D 【解析】A.被。B.对。C.取独。D.把,用。9(2006年江苏卷第9题)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答案】B【解析】都是介词,用。10(2006年四川卷第9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隐于壶山之阳室西连于中闺B.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待以师傅之礼仆以口语遇遭此祸D.蹇怪而问之拔剑撞而破之【答案】D【解析】A项中两句中“于”分别为:介词,在;介词,和。B项中两个“乃”分别是:副词,于是;副词,竟,竟然。C项中的两个“以”分别是:介词,用;介词,因为。D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相承关系。注意“蹇怪而问之”中的“怪”为意动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