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6590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养老模式学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国的 3 种养老模式和 4 个养老特点提要: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现有人口约 8200 万, 60 岁以上老年人就占 到 23%以上。目前德国共有 1.24 万家养老机构 (养老院),其中 54 为慈善组织所办, 40 为私人养老院, 其余为公立养老院。 德国人不仅用严谨缜密的思维模式创造了经济与工业神 话,也通过自身卓尔不群的智慧在短短几十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使自己国家 的老人能够做到老有所养。德国老人养老不靠儿女, 主要靠自己和国家与社会的扶持。 印象中的德国老人, 待人谦 和,懂得回报, 既没有中国老人为老独尊的心态, 也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 在那些安静的村 庄里

2、,没有哪个老人是依靠儿女的资金维持生活, 他们多数是几个老年人在一起相互扶持或 者是依托社会组织的照料,快乐、自由而又独立。德国养老模式之一:居家养老护理型老年人依旧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内, 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 进行居家养老, 养老机构 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并提供日间护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务。 例如在护理机构每天早晨派人员 上门为护理老人进行日常护理, 在洗漱早点完毕后, 老人可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 在那 儿通常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和作蛋糕等。回到家 后的晚饭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门护理服务来完成。而部分老人在亲戚朋友不在的情况下(如外出旅游 )或自己刚从医院

3、回家需康复阶段,可进入短期托老所,享受为期最多两个月的短期 托老服务。德国养老模式之二: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是德国近年兴起的一种居家式养老模式, 以养老居家服务监护式公 寓为主。 老年人搬离原有老旧住所, 入住最新购买或租赁的新建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中, 公 寓整体采用无障碍化设计,另附加许多老人服务硬件设施,如电子信号器或电视监控器 ( 本 人要求 )等,相比老旧住所更适宜老人养老,并且也提供相应的上门护理服务,老年人一旦 卧床不起可直接进入邻近的养老院。这一养老模式得到德国老年人的认可。德国养老模式之三:养老机构型养老目前德国共有 1.24 万家养老机构(养老院) ,其中 5

4、4为慈善组织所办, 40 为私人 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德国由于可以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住区服务, 所以多数老年人都是在最后时 刻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机构 ( 养老院 )与居家养老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24 小时的全方位服务, 包含护理, 日间生活和起居等, 且多分布在居民密集区, 少数分布在郊区及度假区内。 以首 都柏林为例,在柏林养老机构查询网站上随机输入一个柏林地区邮编,一般都可在 5 公里 范围内找到 50 家左右的养老院。可见德国养老院之众,虽然部分养老院规模不大,只有上百张床位。德国养老特点一:养老地产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国家,现有人

5、口约 8200 万,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 23%。由于 德国大多数家庭是儿女一结婚都不和父母住一起, 为帮助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 德国一些地 方政府、 社会团体和老人自己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作为德国最 主要的两大养老体系, 皆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 两者一般会毗邻建设, 以形成各种资源的共 享的优势。德国养老特点二: 通过 “储蓄时间” 计划获得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中上门护理时间, 老 年人在不脱离原有社区人际关系同时享受养老院的护理服务。“社区养老” 以老年人自己居住为主, 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内,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每天 或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护理, 这

6、样老人既享受了服务又不脱离原有社区 的人际关系,社会义工也会定期上门为老人进行各种服务。在德国, 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都可以通过到养老机构提供各种无偿护理服务, 来进行“储 蓄个人护理时间” 的计划, 以备自己将来需要时可以将这些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 这也是 大量德国老人可以享受社区养老或者居家养老的最主要原因, 有大量的德国年轻人愿意以义 工的方式来进行 “储蓄时间”计划, 使得德国养老具备大量的义工参与,从而降低专业养老 机构的人员压力。德国养老特点三:政府大力补贴,对需要护理老人按照不同护理级别,给予不同支持, 对参与护理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是名副其实福利型养老国家。对不同护理级别居

7、家养老型老人进行不同的补贴标准:护理级别 1 - 每月 450 欧元、 护理级别 2- 每月 1100 欧元、护理级别 3 - 每月 1550 欧元。对于入住养老机构 (养老院 )的老人也有相应的补贴标准: 护理级别 1 - 每月 1023 欧元、 护理级别 2- 每月 1279 欧元、护理级别 3 - 每月 1550 欧元。对于开办护理机构或养老机构的企业相应补贴标准:对于设立养老机构或养老院的企 业,地方政府另给予每个床位 16000 欧元的一次性财政补贴。德国养老特点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互依托,80 岁以下居家养老护理为主, 80 岁以上机构养老为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

8、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 中国的这一原则在德国基本上已实现。目前德国需护理的老人约 230 万人。其中 150 万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并结 合亲戚朋友邻居的帮助,他们的年龄平均在 80 岁以下。另 80 万人选择机构养老,通常在 养老院生活的老人远在于 80 岁以上。所以可由此大体概括:需护理老人的第一阶段以居家 养老结合社区服务为主, 第二阶段进入机构养老。 所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在德国是一个互 补的关系。英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及其经验借鉴一、英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二战结束后 ,由于社会逐步稳定 , 经济开始快速增长 ,

9、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再加上医疗卫生事业 的发展和各项保健措施的完善 ,英国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 进一步加剧了其人口老龄化进程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 :早 在 1950 年 , 英 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就 已达到 15.5%; 进入 21 世纪之后 ,英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迅 速,2000 年 其 老 龄化水平已达到 20.8%;到 2050 年,这一比例将会上升到 28.8%,接近 30%,届时 ,将近 1/3 的 英国人口是老年人口 ,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 (见图 1).论文摘要与其他国家相比 ,由于在经济水平、文化观念以及人口发展状况方面的不同 ,英国的人口

10、老龄化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表 1 所示 ,1950 年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老龄化 水平均在 10% 以上 ,其中英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已达到 15.5%. 而与此同时 ,日本还处于生育水平较高的时期 ,其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达7.7%.随后 ,英国的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 ,20 世纪 80 年代 ,英国的老龄化水平已达到20%.论文摘要21 世纪初期 ,英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略有放缓 ,2000 年为 20.8%,比 1980 年仅增长了 0.8 个百分点 ,其老龄化水平已低于同期的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但仍然高于美国等国

11、 .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截至 2010 年底 ,英国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 达到 1030 万 ,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7%, 而 85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至140 万,占总人口的 2.3%, 至 2035 年英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达到 23%,85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增长到 350 万 ,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 5%,16-64 岁 人口的比例将从 65% 下降到 59%, 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英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在英国 , 社会服务是一个劳动力高度密集、 职业化的部门 .从提供服务的主体来看 ,这个 领域表现

12、出明显的多样化 , 除了政府提供的服务外 ,还有很多非营利机构和私人营利性机构 提供的服务 .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四个群体 :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儿童及其家庭,其中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刘明松 ,2008).(一)发展历程英国最早开始参与社会服务起始于济贫法 时代 ,当时的贫困院为贫困者提供大量的食物和工作 ,同时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儿童、 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专门的救助服务 .二战后 ,英国着 手建立福利国家 ,尽管还没有专门的社会福利服务法,但在国民卫生法和社会救助法中都对社会服务有所涉及 .20 世纪 60 年代 ,英国的社会服务仍没有形成独立的部门, 其职能由几个不

13、同部门共同行使 ,如中央的内务部、卫生部和住房部、教育和科学部都涉及社会福利服务,地方上的儿童工作部、福利部和卫生部门也都有这方面的业务.但各个部门之间分散管理、缺乏协调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 .1970 年 ,英国通过地方当局社会服务法,建立了统一的社会服务制度 .该法律规定 ,地方当局必须建立独立的社会服务委员会,任命一名主任负责管理当地的社会服务.新建立的社会服务部门在机构设置上 ,基本由四部分构成 ,即福利服务机构 ( 包括老年公寓日间照料机 构)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组、 培训研究机构和行政机构 .这一阶段 ,英国的社会服务获得了较快 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西方诸多福利国家面

14、临经济发展衰退、 失业率居高不下、 人们对 高税负不满等经济社会问题 . 英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挥传统的志愿部门的作用,鼓励私营部门和志愿组织参与 ,减少由公共机构直接提供的服务,即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建立 准市场机制 ,政府尽量减少作为直接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是让私人企业和社会志愿组织作为服务供给者直接提供服务 .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将福利国家改造为福利社会,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把与社会福利有关的如学校、医院等资产出售给个人;二是将部分由国家出资、管理的社会福利项目交给私人企业来运营 , 如养老金的管理就委托给私人组织进行;三是将部分社会服务的供给委托给营利性的企业,政府购买其服务 ,

15、同时国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部门兴办社会服务项目 ,加大社会服务项目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程度;四是减少国家提供的福利项目和服务项目 ,促使居民向市场购买服务 ( 刘明松 ,2008).(二)管理体制英国的老年社会服务主要由卫生部和地方社会服务部门管理 .1974 年之前 ,卫生部门负 责主要的长期照护服务 ,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 去机构化 呼声的提高 ,以及 社区照顾 (Community Care) 理念的出现 ,特别是 1974 年地方社会服务部门的成立 , 老年人的社会 服务责任逐渐由中央健康单位转移到地方社会服务部门.从职能划分上来看 , 卫生部主要负责老年人的卫生服务体系

16、,社会服务的政策和标准制定、监督与管理等职能; 地方政府则主要承担着对老年人的服务评估、服务信息发布、养老资源配置、服务购买等具体工作,包括公正、合理地配置国家养老资源 ,建立需求评价体系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老年人享受何种服务.英格兰、苏格兰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察和评估养老服务机构的组织 , 如英格兰的照顾 质量委员 会(Care Quality Commission) 、 苏格兰的 社会 服务 监察会 (the Care Inspectorate), 都是具体负责境内整个社会服务评估、监督工作的部门 .(三)服务类型英国的养老服务类型多样 ,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以及需求的不同为其提供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