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6474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洪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xiugai](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略读教 师曹洪单 位深圳光明新区马田小学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分析要点:本文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再现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作者以儿童的目光带我们走进她的记忆,观察祖父的园子,欣赏美丽的院子,品味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感受祖父的包容、慈爱。作者以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儿童的语言抒写生活,五年级的学生阅读之后,字词识记不会存在较大障碍,初读课文能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朗读可让学生加深对作者所述童年生活的认知,但是对文题祖父的园子理解会有难度,明明写“我”的童年

2、生活,为何称为“祖父的园子”,这需要对学生生活经历、阅读体验进行补充,引入萧红自我的评述,帮助学生感受祖父的爱给予我生命的光芒。教学目标分析要点: 1、 了解作者情况,理解祖父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2、 通过对园中生活的阅读,理解自由快乐的生活,感受祖父的包容、慈爱3、 学会用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初读文本步骤1、2、3学习方式1、 导入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祖父的园子,在园子里,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提取信息,找到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3、 整合学生交流内容,教给学生简洁、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蜜蜂、蝴蝶、蜻蜓、蚂蚱为动物;榆树、狗尾草、黄瓜等为植物;还有我

3、和祖父,人物事。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是样样都有。茅盾先生读了呼兰河传称赞道,这是一幅多彩的风景画!萧红自己说, “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自由朗读提取主要信息师生、生生交流内容落点2第四段至结尾,理解自由快乐的生活步骤1、2、3学习方式1、 在园子里,我们看到了动物、植物、人以及他们做的事,谁来说说,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品读五件事。相机进行朗读指导2、 祖父在劳动,我也在劳动么?默读课文,勾画出我的活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在院子里,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最自由的。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批注互相交流阅读批注内容落点36-

4、12段感受祖父的爱步骤1、2、3学习方式1、作者的童年是自由的快乐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祖父2、朗读对话3、解读课题,引入萧红原文开头,补充交代萧红生活经历1911年,萧红生于北国呼兰河,18岁那年,那个带给她无比快乐的祖父永远地走了;19岁她被迫离家,离开这个美丽的,“样样都有”、“一切自由”的园子,漂泊了很多地方,从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最后漂泊到香港;1942年,因为庸医的误诊,年仅31岁的萧红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人世。整整12年时间,她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魂牵梦萦的园子,她只能一次次在梦中看见园子里的一切。她在原文中的结尾继续写到生:(深情朗读)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小

5、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这不仅是祖父的园子,更是萧红的园子。创设情境朗读补充阅读原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解读课题,感知慈爱读生活,品自由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起点作业或预习1、推荐课外阅读呼兰河传2、仿写612段,记录自己的童年趣事自我评价萧红的童年时寂寞而单调的,家里的后园是她唯一消遣的地方,慈爱而富有童心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然而,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地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把文中蕴含的天真唯美的东西张扬出来。所以设计此课,我大致遵循“潜入涵咏内化释放”这样的层次进行悟读指导,抓住一个个童年的细节,进行文本细读,多元启悟,感受形象,体察情感,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