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61233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篇说明性文章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自主阅读、小组研讨、朗读比较等形式,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感悟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体会文章科学的推理想象及有序的表述。在此基础上依本拓展,引导质疑深入探究,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文字、影像等)。 2.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出示

2、课件:恐龙和鸟儿的图片) 小结: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多种形

3、式从音形义上交流巩固。 认读词语。 正音:“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笨、仅、敏”是前鼻音,要准确,“崭”的声母是翘舌音。 辨析字形。 巩恐、会绘、顿吨等。 猜测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 (翱翔)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获得初步感受,训练阅读概括的能力;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学活动目的性。) 三、理清层次,分析结构 1.自由

4、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与同学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3.交流概括,渗透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分段概括段意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分析概括。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陈述理由,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适时渗透概括方法,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四、通读全文,深入感知 (设计意图: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第二

5、课时 一、复习检测导入,了解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凶猛、笨重、描绘、敏捷、崭新、顿时、轻盈、欣喜若狂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复习,了解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二、阅读重点段落,领悟文章写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理解课文第二段。 1.了解演化过程。 (1)自主阅读,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2)小组研讨: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提示,与同学合作填写表格。(如下表) 繁衍情况 时 间 特 点 第一代恐龙 和狗一样大小,像鸵鸟 数千万年后 两足奔跑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许许多多年后 讨论:根据

6、表格,看作者是怎样清晰有序地介绍这样一个庞大家族的。 (3)学习汇报: 在恐龙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提示学生根据表格或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学习作者清楚有序的表达。 小结:恐龙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设计意图:尊重学

7、生学习需求,顺应学生阅读心理,引导学生直奔学习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合作填表、个性表达等形式理解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特点,达到内化吸收的目的。) 2.感悟语言特点。 (1)齐读第三自然段,渗透写作方法。 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渡段:这段以设问的形式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读者视线引向中生代,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2)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找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 去掉句子中的横线部分,比较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是指

8、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确定。 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3)感情朗读生动的句子,感悟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科学家严谨执着的工作作风。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比较朗读等形式感悟语言表达特点,在语言实践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正确生动,学习锤炼语言。) 三、学习其他段落,把握全文内容 1.第1、2

9、自然段。 (1)“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谁?去掉“似乎”行吗? 找出介绍恐龙的句子和鸟类的句子,读一读。 (2)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3)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 “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

10、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学习思考,发现问题。) 2.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科学家们又有怎样的愿望? (希望找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2)说说你对“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句子的理解。 (“希望”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重现,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四、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

11、.学生质疑,引导深入探讨:学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感情朗读与背诵是感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汇报学习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内化所学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总结课文,依本拓展,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课后作业,升华学习内容 1.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2.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可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交流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展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深化学习内容,开阔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代恐龙 庞大家族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