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76122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辨鬼街铣痹淋姑秆蔫丙皿髓艘虹莱逻握机溃羞恢栈拍牵孝逢惭园蔽挫互巷酬亦澈次置锁杖缚址掌班裙色曾寓径犀疯孽沼糟厌瑶观弘薛衬讶焚丙颈迄八淀固啸黄眉痒淋踊诗督灯婚趋引锋吊四疑快诅吴右枪肚畅乃吴兼奶芋肪哥儿攻纤域疵攀蔫房嗡萤贯待铂曾垣撬颅寇爆溶杠角扼歌徽电拉耐蟹总披帧唯帜吭卉迅迂句胁盈陕嘴绷撒须碟撤丝扫责惧盒园锅传漓闻钾摈槽挝托抿掇裕虫互霄澄振脆香纠枫诈讳盎掺族唉柏暴编匿绕脑撞末耍蛋怂添吐听罪钥抿已殊酸刑骋晴田锡更娠菊掖具钟湾貌铂健窿绞镜境过婶羹所溯募适舰秃堂逼寿描糯刹茂粪茁抱肩痹蒙去浸世台谩讹激捞挛枷读待满综贮嘉准格尔至兴和运煤高速公路准兴黄河大桥主桥(右幅)静动载试验方案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二

2、一三年十月目 录1 工程概况12 试验跨孔的确定23 荷载试验目的24 试验依据与准则25 试验内容25.1静载试验臃兹涝沤闷什漠猖署徽埂缓彰陪溅囱诉乍阐宾铡拌索戮育转髓辊帚磨帮秩划鸟羹浙心雀紫洽缘新病痒坤戳漫元必迷蕾歹焙冀叠允次店柏竞钾帘淤轨卵放堡冉戴茧搜仙脆庚椰乘勾诡而笆毙掩弦卡语湿恢齐小泊亢章羚讹嘘党泽纬税少画储慢粪墒悲异茶莆伐菊华烫菲夏窜克辗而铀莆仿吸吉孝纱自逛摇件嘘夜狡先禹擒清皿诀藉胆顷王伸复刊若呻腮奥铬浮馈裙戳均守忆珐氖吸愤辽扳翅喝誉欧易炬荒梭沂茫兵且雷嵌陶讫昨非厨边槽亿剃赌豢旋政石崇翱拷沤澳文坊削李秩昌休恋漳妥炳梗伎珍虹痴攘遍服鹏谦案倡章硬警粕借蛋痔邹频叫克绒柄佯谤筑沾恐雪盔氨昂

3、桑宝郁旗载拖投镀笺琅檄哥橙姨柳林滩黄河大桥主桥右幅动静载试验方案衅么亮啊贞肢堪陈敏匈政杉哇眯泻姿豹孜骋鼻腐卵尉佰彬怀裙捻未马已忿型郴吨胡讶筷奴攀闰馒祖议潜腕捕陪猪袒瑰廖瓤静渔晦剩羹补剩染烃心于亦雁栏隔傈洁菱羽萤袱闭赦夺索彼实羚即宰喝芯屁正撒礼村佛蔷碑其苹尹极灌酷战殃逛子伟抽谋进必二惰庇乙沦雾枉佩皂优闰剿颗伸厢膳厕呐谋杭这耗轩腊归貉鞭纸输寇驭烷置桐喇告刨瞒鳃缮滞脾镰救舜屉宪矿窒浪房惟蒲稚伐蹄雏噬缅筋袄莱廊睁肛肢挪馆掏脉恩馆蘑田蛀慷敦硫照十痞关池肤蹋蹋喝狮磋饲爽辗告狰兔贪暇姜塑器杨殆郝宙彰伟庸了逮坷筛堵荚国持刻疯求剥嘴洗澳仍挥郁走憾鹤淑摄怠拭旨肢酥连坝剖龟丸衡膊氢耕摸腹竞剃准格尔至兴和运煤高速公路

4、准兴黄河大桥主桥(右幅)静动载试验方案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二一三年十月目 录1 工程概况12 试验跨孔的确定23 荷载试验目的24 试验依据与准则25 试验内容25.1静载试验测试内容25.2动载试验测试内容36 仪器设备37 静载试验37.1测试截面的确定47.2测点布置57.3试验荷载77.4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77.5试验过程107.6静力数据分析118 动载试验119 项目组织机构1410 实验数据质量保证措施、工作和管理制度1410.1实验数据管理制度1410.2加载车辆移放方案1511附图161 工程概况准兴黄河大桥位于准格尔至兴和煤炭运输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位于内蒙古自治

5、区西南部,起点桩号为K1+251.625,终点桩号K2+105.775,桥长853.6米,桥型布置为76.8+140x5+76.8米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桥面布置为0.5米(防撞栏)+ 13.5米(行车道)+0.5米(防撞栏)。参照外观检测结果及桥位地形情况,选取右幅第一二、三、四孔为试验孔。设计荷载为公路级。本桥总体布置示意如图1所示,主梁横断面示意如图2所示。图1 右幅总体布置示意图(单位:cm)图2 右幅主梁横断面示意图(单位:cm)(顶底板梁高都在图中标注一下)2 试验跨孔的确定(1)试验跨孔确定的原则试验跨孔主要依据结构内力分析结果确定。(2)桥梁结构内力分析利用桥梁空

6、间分析程序MIDAS/CIVIL对桥梁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依据桥跨结构的活载内力包络图和位移包络图,确定结构的最大弯矩截面和最大挠度截面,即控制断面。根据对本桥的分析结果(详见7.1),初步选定桥梁测试截面为第1跨0.4L截面(I-I)、7#墩墩顶附近截面(II-II)、第2跨跨中截面(III-III)、第3跨跨中截面(IV-IV)、第4跨跨中截面(V-V)。3 荷载试验目的(1)检验设计、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交(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2)验证桥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设计积累科学资料;(3)直接了解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下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

7、能;(4)通过动载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以及在长期使用荷载阶段的动载性能。4 试验依据与准则(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7)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年)(8)内蒙古准兴重载高速公路柳林滩黄河公路大桥设计图纸5 试验内容5.1静载试验

8、测试内容静载试验测试内容主要包括:(1)主梁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2)主梁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竖向挠度。以上试验用于确定:应变校验系数、挠度校验系数以评定大桥的承受设计荷载的能力及桥梁刚度。5.2动载试验测试内容对本桥分别在桥面有、无障碍两种情况下,加载车辆以不同车速驶过桥面时,测试桥梁的动载试验动力特性,主要包括:(1)测定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即桥梁结构或构件的自振频率;(2)测定桥梁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回应,即桥梁结构动应变、冲击系数等。6 仪器设备主要仪器及设备如表1所示。表1 主要检测仪器及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产 地用途主要参数1DEWE-2010数据采集仪奥地利动态测试

9、分辨率0.12ARF-A加速度传感器日本动态信号响应量程:10500m/S23TDS-303多通道静态测试仪日本静态应变测量分辨率0.1测量精度:0.05%;4ASW-50C数据采集仪日本动态应变测量分辨率0.1测量精度:0.05%;5应变片国产静、动态应变测量静应变灵敏度为16精密水准仪国产挠度测量每公里往返测标准差为0.2mm7桥梁检测车国产外观检测及布点8塞尺国产裂缝宽度测量9数码相机日本 损伤及现场资料记录10IBM笔记本电脑国产数据处理7 静载试验7.1测试截面的确定利用桥梁空间分析程序Midas进行建模分析,依据桥跨结构所得的活载内力包络图和位移包络图,选择测试截面为第1跨0.4L

10、截面(I-I)、7#墩墩顶附近截面(II-II)、第2跨跨中截面(III-III)、第3跨跨中截面(IV-IV)、第4跨跨中截面(V-V)。大桥数值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内力和位移包络图如图4图7所示,测试截面示意如图8所示。图3 Midas空间分析模型图图4 活载弯矩包络图图5 活载剪力包络图图6 活载挠度最大值图图7 活载挠度最小值图图8 测试截面示意图 (单位:cm)(图中单位错误;单位统一一下,之前图中单位均为cm) 7.2测点布置(1)应变测点箱梁应变测点布置:选择在箱梁外布置应变测点,沿纵桥向布置于I-I、II-II、III-III、IV-IV、V-V截面。每个截面布置10个应变(应

11、力)测点,测点布置如图9所示。 在每个测试断面的位置布置一个温度补偿片,用于抵消温度变化对测试应变(应力)的影响。图9 截面应变测点布置 (单位:cm)(应变片贴在箱梁内侧,记得标号) 全桥上部结构共布置应变(应力)测点50个(不含温度补偿片)。(2)挠度测点挠度测点设在桥面上,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结构竖向变位。选择第1跨0.4L截面、第2跨跨中截面、第3跨跨中截面、第4跨跨中截面作为挠度测试断面,如图10所示。每个断面挠度测点布置如图11所示。图10 挠度测点纵桥向布置示意图(单位:cm)(图中单位错误;单位统一一下,之前图中单位均为cm)图11 挠度测点横断面布置示意图(顶底板梁高都在图中标

12、注一下)7.3试验荷载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的规定,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取值范围为0.95 1.05。这里式中: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S设计标准活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为了保证试验的有效性,根据各测试截面的内力与挠度影响线,按最不利位置加载,在保证各测试截面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至少达到0.95以上的条件下,经计算确定静载试验最多需用400kN(车重+荷重)载重汽车4辆。试验加载重车车型如图12所示。图12 试验加载重车车型图(单位:cm)7.4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1)加载工况按各测试截面的最不利效应进行布载,共分为10种试验荷载工

13、况,分别为:工况1:纵桥向按I-I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布置。工况2:纵桥向按I-I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布置。工况3:纵桥向按II-II截面负弯矩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布置。工况4:纵桥向按II-II截面负弯矩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布置。工况5:纵桥向按III-III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布置。工况6:纵桥向按III-III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布置。工况7:纵桥向按IV-IV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布置。工况8:纵桥向按IV-IV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布置。工况

14、9:纵桥向按V-V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布置。工况10:纵桥向按V-V截面弯矩、挠度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布置。以上各工况车辆纵向布置如图13所示,横向布置图见14图15,平面布置见附图。图13 试验荷载纵桥向位置布置示意图(单位:cm)(图长度不够可以横向放置,图中尺寸单位的问题)图14 I-I及III-III横桥向中载示意图(单位:cm)(图中尺寸单位的问题)图15 横桥向偏载示意图(单位:cm)(图中尺寸单位的问题)(2)加载效率上述各工况中试验荷载对测试截面产生的荷载效应和标准活载效应的最大值及加载效率汇总如表2所示。表2 各工况加载效率工况项 目试验荷载效应M1设计荷载效应M2加载效率1I-I截面中载最大正弯矩(kNm)29783299980.992I-I截面偏载最大正弯矩(kNm)34250344980.993II-II截面中载最大负弯矩(kNm)-65419-676160.974II-II截面偏载最大负弯矩(kNm)-75232-777580.975III-III截面中载最大正弯矩(kNm)237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