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76041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而古诗词艺术歌 曲则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由当时的一部分作曲家将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 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声乐体裁,在大量古诗词歌曲中,大江东去被音乐界 誉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音乐形象生动,独特,富有意境;感情的表达 真挚,深邃,细微,极富感染力。【关键词】大江东去;艺术歌曲;特征;.、八、-前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将中国的古典诗词与 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高雅艺 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大江东去自上个世纪20年代创作 以来,常

2、唱常新,是高等音乐艺术院校重要的教学曲目和艺术歌曲音乐会重要曲 目以及中国声乐比赛的规定曲目。本文拟通过古典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和 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人们在演绎该作品时获得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艺术歌曲是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1919年的 新文化运动,即吸在取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又注重其与我国本民族文化结合,特 别是新文化先驱胡适、刘半农等诗人,使用白话文白话文进行创造,素又为艺术 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萧友梅、吴梦非 等为代表的一些音乐家在蔡元培大力倡导美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全国各地先后组 建了一些新型乐

3、团。这些音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为艺术歌曲创作做了铺垫。一些 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开始使用西方音乐的曲调填上歌词而产生的“艺术歌”便是我 国最早艺术歌曲的雏形。二、大江东去的艺术特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上阕咏赤壁,下阕怀 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气势磅礴,以万般心胸引出怀古思绪,以周瑜 壮志未酬的人生经历自比,但并不哀婉、伤悲,而洋溢着一种豪情壮志。青主, 原名廖尚果,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投身北伐革命,被汪精卫通缉而亡命乐坛” 六年,并改名青主。在音乐创作上,青主写下了许多艺术歌曲,其中大多数是为 古典诗词谱曲,如为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谱写的歌曲我住长江头以 及为苏东坡的

4、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谱写的大江东去。其中,大江东去 是我国近代最早以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这一类声乐艺术体 裁中众多作品中的精品之作。1、结构上下对称乐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阕咏赤壁,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词开头两句,气 势尤为磅礴,时空背景也极为辽阔悠远。大江东去这首作品主要建立在e小 调上,青主在作品开始部分没有使用前奏和引子,而采用了比较直接的手法,把 主题思想中的感叹情绪直接交给了听众,使音乐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突出词作 者描写周瑜的气势磅礴。下阕怀周瑜,感慨深沉。首先用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刻 画周瑜形象。作为风流儒将,作者先谈到他婚姻的美满,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出 周瑜的风流

5、潇洒,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让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 意义。这一部分曲作者用歌唱性的旋律表现“公瑾当年”多姿风采的一面。同时,作品在西方二部性结构同时还呈现出中国传统音乐中起、承、转、合 的结构特征。第一部分的两个乐段为起和承,对比的第二部分为转,尾声为合。2、音乐性格雄浑悲凉青主着重抒发原词中豪放的气势和怀古抒情的感慨,他主张音乐不能受诗歌 声韵的约束,要用音乐来刻画诗的意境。他说:“新派的乐歌作曲法是要用音乐 发挥那首诗的意义,并不是要用音乐配那首诗的声韵”。大江东去全曲依据原词上下两阕的格式分为两大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 个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庄严的广板”,以具有昆曲吟唱

6、风格的旋律起板,并采用西方歌 剧中朗诵性的宣叙调形式的写法,在叙述性的音调中,不时出现豪放雄健的旋律, 基本上是一字一音。第二部分是“生动的行板”,他采用了咏叹调式的旋律,长气息、大起伏的曲 调,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刻画英雄内心的柔情,表达出作者怀念古代英雄人物 的情感,音乐在温和儒雅中伴有雄浑悲凉的气象。3、旋律风格咏叹性旋律与宣叙性旋律并用在这首作品中,青主虽然使用的是艺术歌曲的写作形式以及欧洲歌剧咏叹和 渲叙手法,但却准确的表达了原词咏古抒怀的精神,同时也凸显了苏东坡豪放派 的词风,当然,也表达了作曲家吊古伤今的感慨。歌曲一开头就具有前人称赞苏东坡所说的“天风海雨逼人”的气势,基本上是

7、朗诵式的,却不失其旋律美;中段“遥想公瑾当年”以后,长吟咏叹,豪迈风流; 结尾“人生如梦”,好像是消沉下去了,但是,一尊还酹江月”依然给人健翮冲霄之 感。4、歌声与钢琴伴奏浑然天成“艺术歌曲是歌声与钢琴的二重奏”,在大江东去的第八小节到第十四小 节的间奏部分,八度音程及和弦,在急切而紧凑的节奏的配合下,形象地描绘了 赤壁古战场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悲壮而又悠远的意境。接下 来“穿空,,、“裂岸,,处,“卷起千堆雪”两句歌唱和伴奏传达乐曲中壮观豪迈的气象。5、表现手段丰富多样丰富多样的力度、速度、节奏以及贴切的调性转换,共同演绎诠释出了那一 段波澜壮阔,风流千古的历史故事。节奏变化

8、和音区变化的创作手法产生了紧张 感,极度渲染了大江中“惊涛”的讯息万变和冲击力。结语古诗词艺术歌曲,意境幽深,充满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大江东去继承了 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特 征的产物,是二十世纪初期,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后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成果。我 国很多著名歌唱家都演唱过大江东去这首艺术歌曲,不同的声部、不同的演 唱形式、不同的演唱者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演绎方式,而无论哪种方式均 能给人带来新的感受。参考文献:1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2 李岚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锋一青主N.南方日报,2008(06).3 梁茂春.中国第一首优秀艺术歌曲一青主大江东去N.音乐周报,2003,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