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75788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15(附答案带详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例5-1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位于某市东南部,东至东三环,西至中州路,南至包河,北至文化路。开发区属城乡接合部,共有7个村委会,另辖平台镇政府。建成区高楼林立,地物繁多,街道星罗棋布,京九铁路贯穿测区南北,交通繁忙。村庄内房屋密集,院落零乱,树木茂密,通视困难。涉及地籍测绘面积约13m2。主要技术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2、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CB/T 210102007);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 100193);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 7397);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CB/T 1398992);9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数学基础为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观有测绘成果资料如下:某市国土局提供的4个D级GPS点的平面坐标(80坐标)四等水准高程(85国家高程基准);有关土地登记资料(征地批文、征地图、出让、转让、地籍调查表等);1: 10

3、000土地利用现状图;1: 10 000土地利用规划图;城市分等定级图;正摄影像图( DOM)。基本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 cm *50 cm矩形分幅。地籍图幅编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10 km数(小数后两位)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连接,图名采用图幅内较大的单位、住宅小区、村庄名称等。问题(1)基本地籍图包含哪些内容?(2)简述界址调查的内容。(3)宗地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4)地籍测绘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5)在工作完成后,测绘单位提交了以下成果:技术设计书;基本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包括宗地面积计算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试问提交的成果

4、是否完整?如不完整,缺少哪些成果?答案: 本题解析:(1)(参见5.2考点3)地籍要素:地籍控制点,各级行政界线,地籍编号,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单位名称,土地分类号,宗地面积等。地形要素:道路、河流、湖泊及其名称,必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垣栅等与分界相关的线状地物,地理名称等。数学要素: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埋石的各级控制点、点名及注记,图廓外注记。(2)界址调查内容如下。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单位使用的土地,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法人代表

5、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及委托书。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在界址表上签字盖章。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处理。所有界址点要按规定设置界标。一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要查清各自使用部分和公共使用部分的界线。(3)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边长,邻宗地号及邻宗地界址示意线等(参见5.2考点2)。(4)地籍测绘工作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基本地籍图测绘、界址点测量、宗地图编制、宗地面积量算、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7个主要环节(参见5.2考点1)。(5)提交成果不完整,

6、缺少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原始手簿、计算书、各级控制点成果表等(参见5.2考点6)。2. 问答题:根据某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需对该市沿海、沿江的滩涂实施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测区位于东经12134001220900,北纬400445402330,包括该港口及附近地区、航道、锚地以及航行信息(水深、障碍物、干出滩、海岸线、海底底质、助航标志等)。项目任务是完成110000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当地平均海平面基准下的高程数据、2000坐标系下的UTM坐标,并绘制水下地形图。任务日期为: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

7、,到2010年5月30日结束。(1)已有的资料准备。测区内已有110000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长期验潮站资料包括:布设了1、2、3三个潮位站,3站为长期验潮站,前期已经有13年的潮位观测资料;1、2站为短期验潮站。(2)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测绘成果,严格按照现行的的测绘规范和标准执行。(3)已有设备情况。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包括定位设备(GPS)、声速测量、验潮仪、水准测量、其他辅助设备。问题:1重要海区的礁石与小岛周围布设测深线有何要求?2在本案例中,当深度点上岸时,如何处理?3深度测量后,需要对测深数据进行检查,当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进行补测?答案:

8、 本题解析:1.重要海区的礁石与小岛周围布设螺旋形测深线。2.当深度点上岸时,应分析产生的原因,如由系统定位误差引起,则允许该点在1.5mm范围内向水部方向移动。3.下列情况下需要补测: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更多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用金考典软件考,下载链接 www.(1)对一般海区测深仪回波信号或数字记录以及两定位点间测深线漏测在定位图上超过3mm时;(2)记录式测深仪的零信号或回波信号不正常,不能正确量取水深时;(3)不能正确勾绘等深线和海底地貌探测不完善时;(4)验潮站工作时间不符合要求时;(5)测深线间隔超过规定间隔的1/2时。3. 问答题:基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测绘单

9、位承接了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1)全省20 1 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万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1万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2)对1

10、:1万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 1 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万DLG数据库。(3)利用1:1万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万DEM数据库。3)问题(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简述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现状。答案: 本题解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综合地利用各种来源的现势资料,如最新航空航天

11、影像、行政勘界资料、地面实测数据等,确定和测定全国范围内基础地理要素,如道路、水系、居民地、地形、地名、行政界线等的位置变化及属性变化,对原有数据库要素进行增删、替换、关系协调等处理,生成新版数据体,并更新用户数据库。(2)简述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现状。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文件数据管理模式,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较为流行的解决方法,它将复杂的数据类型作为对象放入关系数据库中,并提供索引机制和简单的操作,即在空间数据源之上增加一层软件(空间数据引擎)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4. 问答题:地形图修测1)工程概况位于华北平原的新城为完

12、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需要对规划范围内老城区1:2000地形图进行修测,并测绘新城区和开发区的1:2000地形图,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测区范围西至龙凤河道左堤;北至龙风新河右堤;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南至京山铁路,总面积约为7 0km2,测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47m。项目工期为1年,在年月日之前完成测区1:2000地形图测绘,年月完成数据更新工作。2)测区已有资料(1)测区周围有二等三角点4个,分别为“罗锅判”、“南马房”、“渔霸口”、“农资仓库”;坐标成果为1 9 80西安坐标系。(2)测区内有一等水准点1个,为“兴武34-1甲上”;二等水准点1 5个;高程成果为1 98 5国家高程基准。(3)

13、经实地踏勘,以上这些点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本项目首级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3)作业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 13-2010)。(3)国家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 1-2007)。(4)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5)1:500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4、GB/T 18316-2008)。(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4)测图比例尺与图形分幅及编号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图幅采用50cm*50cm正规分幅;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y的千米数表示,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线相连;图号由东往西、由南往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采用3位数字编号,即001,002,003,5)测图方法拟采用GPS-RTK方法测图。6)问题(1)简述修测地形图的有关规定。(2)本工程采用GPS-RTK方法测图,简述流动站的作业规定。(3)数字地形图的编辑检查内容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地形图修测(1)简述修测地形图的有关规定。新测地物与原有地物的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 6mm。地形图的修测方法,可采用全站仪测图法和支距法等。当原有地形图图式与现行图式不符时,应以现行图式为准。地物修测的连接都分,应从未变化点开始施测;地貌修测的衔接部分应施测一定数量的重合点。除对已变化的地形、地物修测外,还应对原有地形图上已有地物、地貌的明显错误或粗差进行修正。修测完成后,应按图幅将修测情况作记录,并绘制略图。(2)本工程采用GPS-RTK方法测图,简述流动站的作业规定。流动站作业的有效卫星数不宜少于5个,PDOP值应小于6,并应采用固定解成果。正确的设置和选择测量模式、基准参数、转换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