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54826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第三,是构建中小学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需要。根据“科学预防,积极预防”的方针,我们一直把中小学安全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为主上,将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先后多次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印发一系列通知和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但是这些通知与文件大多是针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某些方面或者突出问题的,并未对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了系统、全面的规范和要求,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政策保障,进一步健全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并为建

2、立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记者:纲要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是如何规定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一是指导思想突出了时代性,强调了在我们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二是目标制定突出了针对性,从认知、技能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了规定,努力使学生不仅在主观上树立安全意识,获得安全知识,还要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习惯。三是突出了基本原则的可操作性,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详细规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实施和办法。记者:您能谈一下纲要的主要内容吗?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纲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

3、一部分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实施途径”、第四部分是“保障机制”。这四方面不仅提出了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整体要求,而且明确了不同学段公共安全的内容,同时还规定了实施公共安全教育的途径和保障机制。参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六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纲要相应地确定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模块内容: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另外,在内容设置

4、上,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纲要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的教学内容,并且侧重点各有所不同,以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低年级侧重了解危险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强调个人安全。小学高年级侧重认识危险的危害;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初中侧重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确保安全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高中侧重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方法;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件;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

5、前提下救助别人;既强调个人安全,又强调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记者: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有哪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完善保障机制和各项措施,确保纲要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有:一是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二是利用地方课程,采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三是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四是学校通过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和社会共同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根据纲要的有关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部门和学校可以结合本地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