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537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概念】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3硫的氧化物和硫酸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的氧化物和硫酸A组双基题组1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解析】SO2通入Ba(NO3)2中被氧化为BaSO4沉淀。【答案】B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S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H2SO4 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解析】A项,浓H2SO4吸收NH3,不能干燥NH3;

2、B项,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C项,得到的气体小于22.4 L。【答案】D3(必修1P96T8,P103T1、3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SO22NaOH=Na2SO3H2O和SO2CaO=CaSO3均可以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盛有浓H2SO4的烧杯敞口放置,质量增加,表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常温下浓H2SO4可使Fe、Al钝化,表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H2SO4使蔗糖变黑,表现了浓H2SO4的吸水性浓H2SO4与Cu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答案】B组高考题组4(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1)(2013广东高考)将浓H2SO4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

3、说明浓H2SO4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2)(2012山东高考)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3)(2012山东高考)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012广东高考)用BaCl2溶液鉴别SO与SO(5)(2012广东高考)SO2有漂白性,故SO2可使溴水褪色(6)(2012广东高考)浓H2SO4有强氧化性,故浓H2SO4可用于干燥H2或CO(7)(2012江苏高考)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8)(2011天津高考)SO2通入I2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2I4H(9)(2011浙江高考)除去干燥CO2中

4、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答案】(1)(8)(9)5(2013广东高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解析】充分运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A项,SO2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项,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硫酸与CaCO3反应产生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C项,高温下C和SiO2反应生成Si和CO,可以用于制取粗硅;D项,Cu2、Hg2能与S2形成Cu

5、S、HgS沉淀。【答案】B6(2012北京高考节选)(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2)NaOH溶液吸收SO2形成Na2SO3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2OHSO2=SOH2O7(2011山东高考)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供选择的试剂:SO2、C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解析】利用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原理,可选择试剂,并且要注意SO2对CO2检验的干扰。【答案】

6、方案一: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方案二: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课后限时自测(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4江南十校联考)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多数人的正常出行和生活节奏。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

7、表B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C研制新型高效可充电电池,发展纯电动汽车D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替代化石燃料【解析】加高工厂的烟囱,虽然可以使地表烟尘和废气减少,但是烟尘和废气会飘散到其他地方,不会减少对整个环境的污染,A错。【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解析】A项中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

8、具有还原性,B项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的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答案】B3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将SO2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证明SO2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稀释浓硫酸,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S

9、O2使溴水褪色后,将褪色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ABC D全部【解析】SO2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无法排除SO的干扰;SO2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会变为红色。【答案】D4(2014专家原创)已知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比HAlO2的电离常数要大,则将少量的SO2气体通入到NaAlO2溶液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AAl(OH)3和HSO BAl(OH)3和SOCAl3和SO DAl3和HSO【解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少量SO2通入NaAlO2溶液中会生成Al(OH)3与SO或HSO,由于

10、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比HAlO2的电离常数要大,若生成HSO,会继续与Na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主要产物为Al(OH)3和SO。【答案】B5(2014北京房山一模)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作氧化剂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解析】A项,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表现还原性;C项,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说明Na2S2O3既作氧化剂又作

11、还原剂;D项,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无二氧化硫,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答案】C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溶液一定含有SO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将SO2通入Na2CO3溶液中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说明酸性H2SO3H2CO3【解析】A项,该溶液中可能含Ag;B项,该溶液中可

12、能含有HSO;C项,该气体可能是Cl2、O3等。【答案】D7以下四个装置中,你认为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的是()【解析】应外拉活塞使气体被吸入,进入试管的导气管伸入到液面以下,使SO2与酸性KMnO4溶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答案】B8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到乙的溶液,向乙的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的溶液变成含丙的溶液。在丙的溶液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的溶液里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它们正确的顺序是()ASO3、H2SO4、H2SO3、H2S、SBSO3、H2SO3、H2SO4、H2S、SCSO2、H2SO3、H2SO4、S、SO3D

13、SO2、H2SO3、H2SO4、H2S、S【解析】乙(H2SO3)被溴水氧化为丙(H2SO4),丙(H2SO4)与Na2S反应生成气体丁(H2S),沉淀戊为单质硫。【答案】D9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已部分氧化,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已部分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部分氧化【解析】硝酸将SO氧化为SO,加硝酸后的沉淀一定为BaSO4,但加硝酸前的沉淀可能为BaSO

14、3或BaSO4或它们的混合物,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氧化。【答案】C10下述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Fe与浓硫酸由于温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CBa(NO3)2溶液分别滴入Na2SO3和Na2SO4溶液中均能生成沉淀,但沉淀不是同一种物质D用下图装置检验乙烯中混有SO2和CO2【解析】乙烯、SO2均能使酸性KMnO4褪色,SO2、CO2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SO2能否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中c(SO)6.3108 molL1。(1)将0.1 molL1的BaCl2溶液滴入饱和亚硫酸中,_(填“能”或“不能”)生成BaSO3沉淀,原因是_ (请写出必要的推断过程)。(2)浓硫酸的沸点为338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为400500 ,甲同学用装置进行实验,发现Ba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