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75371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研报告(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报告编制的依据4三、编制内容4四、结论与建议4第二章业主基本情况6一、企业概况6二、技术负责方简介7第三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11一、项目背景1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8一、厂址的选择原则28二、厂址选择方案28三、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场址现状29四、项目用地利用指标30五、建设条件31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3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34一、项目位置34二、项目建设条件34六、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38一、建设内容38二、建设规模39第七章技术方案40一、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40二、总图布置40三、土地整理42

2、四、道路设计42五、给排水47六、电力、电信54七、绿化54第八章项目资源供应65一、林业资源65二、土地资源66三、劳力资源67四、苗木供应67第九章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68一、环境保护68二、节能措施6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1一、消防71二、防火预案72三、安全75第十一章 节能68一、节能背景及目标68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68三、项目能耗种类和数量分析71四、项目节能措施84五、资源综合利用92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与招投标81一、项目实施进度计划81二、招投标方案81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3一、投资估算83二、资金筹措87第十四章财务评价89一、评估依据、原则和方法89二

3、、基础数据选取90三、收入及税金估算92四、盈利能力分析95五、偿债能力分析96第十五章不确定性分析101第十六章项目风险分析103二、资源风险103三、自然风险104四、市场风险104五、防范风险措施104第十七章社会效益评价107一、社会影响分析107二、互适性分析107三、社会风险分析108第十八章项目结论109一、主要研究结论109二、建议109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31.3编制依据及范围41.4研究结论与建议7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92.1研究区域概况92.2项目所在区域概况132.3建设单位情况15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63.1项目

4、建设的背景16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3.3项目建设的市场分析情况20第四章 项目选择及建设条件224.1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24.2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22第五章 项目工艺选择255.1工艺流程选择原则255.2沼气发酵工艺26第六章 项目建设目标、工艺流程及设备276.1建设目标276.2主要考核指标276.3建设内容276.4工艺流程286.5工艺流程图296.6设备方案31第七章 总图布置和公用工程327.1 总平面布置327.2 土建327.3 公用工程33第八章 环境保护358.1废气污染358.2废水污染358.3噪声污染358.4固体废弃物358.5水土保持36第九章 安全

5、卫生与消防379.1 安全生产379.2安全卫生防范措施399.3消防429.4环境监测42第十章 节能4310.1 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4310.2 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4310.3 项目能耗情况分析4310.4 节能措施44第十一章 人员编制和工程进度4511.1 项目实施4511.2企业组织和工作制度4511.3劳动定员4611.5建设进度47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4812.1编制依据及原则4812.2招标方式49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113.1 概述5113.2 编制依据5113.3 工程投资估算5213.4 资金筹措54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5514.1 经济效益分析5514.2社

6、会效益分析5614.3 生态效益分析57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58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6016.1 结论6016.2 建议61附 件: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生猪养殖场年存栏4000头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XXXX生猪养殖场3、项目法人代表:XXXX4、建设期限:2014年8月-2015年7月5、建设地点:XXXX县XXXX镇池布村,XXXX生猪养殖场内6、建设性质:新建1.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工程占地面积4000,项目利用现有沼气生产系统,建设猪粪污干湿分离收集系统、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年处理污水2

7、.8万吨、猪粪3820吨、年产沼气28.5万m的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猪粪污干湿分离收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储气系统、储液系统、沼肥利用设施、猪粪排放改造设施、沼气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具体建设规模如下: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水解酸化池m340钢筋矼2调节计量池m330钢筋矼3厌氧消化器m3750钢筋矼4氧化塘400土坝5生态稳定塘600现有6沼气贮气柜m3800钢筋矼7管理房50砖砌结构8简易贮存池m3600钢筋矼9沼液储液池m34000混凝土10排污沟m400混凝土11改造积粪池等1.1.3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252.7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和

8、企业自筹,其中申请补助资金80万元,占总投入的31.66%,企业自筹145.1万元,占总投入的68.34%。1.1.4建设目标根据三位一体(猪-沼-果(稻或鱼)的生态农业模式,厌氧处理猪场粪尿,回收生物能源沼气,用于猪场生产生活用能,降低养猪场的能源成本。同时粪便治理后可作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生态果园及标准化养鱼塘等的无公害有机肥(饲料添加剂)或深加工成有机复合肥。污水、尿水经过厌氧发酵形成的沼液中富含溶解氮、磷、钾和关闭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发酵液泵压至附近农田、山林作为有机肥使用,可少施和不施农药和化肥,增产增收,从而有效地保护水环境并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1.1.5产品方案沼气经过净化后主要

9、用于XXXX生猪养殖场和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沼渣用作有机肥。厌氧系统产生的沼液通过生态稳定塘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山林的有机肥。1.1.6效益分析本项目以环境效益为主,以沼气利用为纽带,促进循环式生态农业,对保护水域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财务评价结果来看,本项目的财务状况良好,项目总投资252.7万元,正常年收益37.5万元,投资利润率达14.84%,投资回收期为6.7年,标明企业具有良好的获利能力。1.2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

10、段,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XXXX省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处于高风险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首先是饮用水源和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对广大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其次是河流、湖泊、浅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同时氮肥的流失作为温室气体影响了气候变化。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过

11、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施肥不平衡等之外,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也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粮食生产、畜牧养殖业等的发展,也就是依托各地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走区域化种植(养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不断生产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效、绿色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发展“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和种养殖业的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

12、村”所需要的。污染分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农业及畜禽类便污染为面污染,工业污染一般为点源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利用畜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措施是农村经济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XXXX生猪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该工程是以猪场日是排的猪粪尿、冲栏废水为原料,经固液分享、酸化、发酵等工艺生产处理后,可产生出清洁能源沼气,它既可用来发电,也可作为燃料供生猪生产和职工生活所用。同时发酵完剩余的沼液还可以用来作为附近山林、农田的有机肥,粪污便固体废物可以作为无公害有机肥或加工成有机复合

13、肥,从而使得畜粪便污染既得到了控制,又进一步达到了资源化的目的。1.3编制依据及范围1.3.1编制依据一、给排水部分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l4-87,1997版);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4、埋地硬聚氧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22-2001);5、室外硬聚氧乙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ECS1790);6、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7、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8、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二、建筑结构及电气部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87,2001年版);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9、建筑结构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