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案例(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751443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嘉肴教学案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虽有嘉肴教学案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教学案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嘉肴教学案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虽有嘉肴教学案例学习目标:1、积累“至道”、“相长”、“困”、“学(xiao)”、“虽”等重点文言词汇,熟读并背诵课文。2、训练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水平。3、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能用准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能用准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由论语十二章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引出礼记中教学相长的论述。二、 了解礼记1、检查学生预习,一生介绍礼记。2、师将关于礼记的重点内容由多媒体展示

2、: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该书的编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以礼记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三、 一读读通,读顺,整体感知1、师师范朗读、领读课文。要求: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停顿和节奏。需注意的字音:嘉(ji)肴(yo) 自强(qing) 兑( yu )命 学( xio )学半需注意的停顿、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生朗读课文,把握节奏和停顿,体会古汉语

3、特有的韵律美。3、师生配乐朗读,读出最佳效果。四、 二读读懂,疏通文意1、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讨论并疏通文意。2、小组组长将疏通文意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汇总,组内不能解决的提至班级共同解决。3、师用多媒体出示本课重点字词及句子。虽(即使) 旨(甘美) 至道 (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困(不通理解不了) 是故(所以) 自强(自我勉励) 自反(自我反省) 教学相长 (教和学互相促动)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推测语气,大概。)4、一学生代表翻

4、译全文。五、 三读读有所得,探究主旨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持续提升。教和学是相互促动,相辅相成的。2、“教学相长”原则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参考:“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六、 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七、 拓展延伸(备用)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的人缺点有四类,教师必须知道才行:在学习中,有的失之于贪多,有的失之于过少,有的失之于把学习看得很容易,有的失之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进。这四类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不同所致。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教师的作用就是在于发扬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过失。八、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附板书设计:虽有嘉肴礼记嘉肴 食 旨 学 知不足 自反 学习重要性 教学相长 学学半至道 学 善 (类比) 教 知 困 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