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75128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摸敦煌古老历史的脉络实拍新建敦煌博物馆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汉武帝公元111年建立敦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土壤肥沃,人文荟萃。敦煌历代勤劳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汉长城遗址以及数以万计的不同时期的古墓葬,保存了古代敦煌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宗教艺术,繁杂的历史演变,独处黄沙的落寞与繁华,超越千年的沉重与曼妙,都是敦煌迄今为止令我着迷惊叹的魅力的由头。对于她的深情与崇拜,我身不由己近距离触摸她古老历史的脉络。按照我的打算,一进敦煌应该直奔敦煌博物馆,然后再以博物馆为基点,进而一点点向四周辐射

2、。然而这个打算并没有来得及实现,因为敦煌新建博物馆正在最后的完善阶段,距离5月18日正式揭幕还有一点时间,鉴于我的敦煌系列博文最后要有一篇反映古战场的作品,所以,我非常想让大家先了解一下敦煌的古老历史,馆内集中收集的敦煌文物的精华,可窥见敦煌的历史文化之一斑。带着这个想法我走进了还未正式开业的新建博物馆,讲明来意并出示了记者证,在征得敦煌市文物局局长的同意下,特别批准我进入,才得此珍贵图片,在此以飨读者。敦煌市博物馆建于1979年,现收藏各类文物4000余件,并负责全市境内国家、省、市级240多处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由于敦煌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该馆收藏的文物,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形象地展示了敦

3、煌灿烂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上图为旧馆外观,下图为在建新馆外观,5月18日正式开馆) 博物馆藏品丰富,精品荟萃。有汉、魏晋、十六国、隋、唐、西夏等时期墓葬的出土器物、彩绘陶俑、模制画像砖和收集的碑铭石刻等。文物的收藏和陈列都从不同方面展现了敦煌的历史文化,以及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在我国县市级博物馆中也是出类拔萃。敦煌出土文物是研究敦煌社会历史、文化科技以及丝路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博物馆有以下五个展厅展厅一:西汉敦煌的大发展这一阶自段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于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设立敦煌郡到公元214年曹操进军陇石,共300余年的历史。三百多年,敦煌一直是汉王朝

4、经营西域的后勤保障基地和前哨。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在中西交通的地位十分突出,为丝绸之咽喉,西边之锁匙,是中西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这一时期,敦煌人民为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沟通西域,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关遗址和汉代长城,烽燧、驿站的出土文物最为丰富,如,最早的纸张、精美的丝织品、完整的 新火矩等边关将士的军事、生活用品,尤其是著名的敦煌汉简,记录了汉晋时期屯田戍边的情况。为研究这个时期敦煌及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中外关系提供了实物和文字资料。 敦煌青铜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属甘肃疏勒河流域的玉门关火烧沟文化类型,说明敦煌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

5、沙漠绿洲”中生息繁衍。展厅二:魏晋南北朝敦煌的继续发展这一时期,虽然政权交替十分频繁,但因历代统治者的精心治理,敦煌仍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城市和经营西域的基地。经济文化出现了繁盛景象。丝绸之路继续保持畅通和繁荣局面。清理发掘的一批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画像砖墓,早于敦煌石窟艺术约一个世纪。画像砖的绘画艺术、内容都与敦煌石窟艺术有着渊源关系,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也不乏艺术珍品,北凉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区最早的佛教艺术品。展厅三:隋唐五代时期敦煌的繁盛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处于中西交通枢纽地位的敦煌,这一时期,社会生产、经济文化也达到了顶峰。成为名副其实胡商云集的商埠重镇、丝路明珠。五代时期,敦煌

6、地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吐蕃统治、张议潮及归义军、西汉金山国、瓜沙曹氏政权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当时敦煌的历史就浓缩了当时中国的历史。清理发掘的一批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画像砖墓,早于敦煌石窟艺术约一个世纪。画像砖的绘画艺术、内容都与敦煌石窟艺术有着渊源关系,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也不乏艺术珍品,北凉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区最早的佛教艺术品。展厅四:元、明时期的敦煌展厅五:清代对敦煌的开发从清康熙时起,开始经营西域,嘉峪关外的地域渐得恢复,到雍正元年(1722年)“复立沙州所,旋升所为卫”隶安西镇,公元1726年清政府在这里移民屯田,建署、设县,拉开了敦煌近代开发的序幕。该馆还收藏有一些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藏经洞文献于1900年发现后,其中不少流散到了国内外,该馆收藏了流散于敦煌当地的文献,其中汉文81卷,吐蕃文237卷,一些汉文文书和写经,堪称敦煌文献中之精品,其中唐书地志已驰名天下,六祖坛经是敦煌同类写经中最好的本子。尤其是北魏写经多出自写经生之手,均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也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禄匈牙利人、探险家斯坦因带来的随身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