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48291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溪大学城思杨路二标排水工程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合同文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花溪大学城思杨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花溪大学城思杨路道路工程,是大学城骨架路网中的重要一横,位于大学城区域的中部,思杨路横穿整个大学城,连接国宾大道(已建)、思梦路(拟建)、思雅路(拟建)、花燕路(拟建)及其他规划道路。思杨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项目起点位于K2+300,在K2+650处下穿环城快铁后,线路继续往南前进穿过罗坪林场,在K3+412处与花燕路二期平面交叉,在K4+0

2、65处设340米连续梁桥跨思雅河后,最后平交规划道路。道路全长1928.751m,路基宽度40米,双向六车道。 本排水工程配合贵州花溪大学城思杨路道路工程实施,工程考虑在道路下双侧均埋设雨污水管,收集道路汇水面积内之雨污水,排水体系如下: 1.k2+300k2+380段,本段雨污水在k1+970左右排入思雅路排水系统。左侧雨水系统断面为DN500,污水系统断面为DN400;右侧雨水系统断面为DN500,由于地形限制,本段不设污水管。 2.k2+380k3+410段,本段雨污水在k3+410左右排入花燕路排水系统。左侧雨水系统断面为DN500DN800,污水系统断面为DN400,右侧雨水系统断面

3、为DN500DN800,由于地形限制,本段不设污水管。 3.k3+410k3+980段,本段雨污水在k3+980处转出右侧路外,雨水排入思雅河内,污水排入思雅河截污沟。左侧雨水系统断面为DN500DN1000,污水系统断面为DN400;右侧雨水断面为DN500DN600,由于地形限制,本段不设污水管。 4.k3+980k4+140段,本段为桥梁,不设置雨污水管。 5.k4+140终点段,本段雨污水在末端排入下游拟建道路雨污水系统,左侧雨水系统断面为DN500,污水系统断面为DN400;右侧雨水系统断面为DN500,由于地形限制,本段不设污水管。三、施工人员及机械配备 鉴于我项目工期比较紧,我公

4、司和项目部决定加大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投入,争取按业主要求工期完工。1. 主要人员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统计表 表3-1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备注1苏建萍项目经理工程师2陈卫华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3陈桥梁常务副经理高级工程师4蒋文涛生产副经理高级工程师5杨庆林总工高级工程师6袁海鹏副总工工程师7罗凯总会计师工程师8李军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9李强测量负责人工程师10冯佳佳测量员11魏玉娟资料主管12魏永平经营部部长工程师13王欢经营部部员14刘迎春经营部部员高级工程师15李文珍质检负责人高级工程师16张银出纳兼人事17冯艳试验负责人工程师18程景科试验员助理工程师19李元工程部部长工程师20耿艳飞现场技术主管助

5、理工程师21张恒工程部部员22李丹安全员工程师23田超材料员助理工程师24于鑫综合办公室主任25魏小萍办公室文员2. 主要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汇总表 表3-2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单位数量 使用部位备注1挖掘机1.5m台8路基2振动压路机22t/25t台4路基3推土机D-85/T-165台3路基4自卸汽车20m台16路基5砂浆搅拌机500台10路基6潜孔钻台4路基7装载机ZL50台4路基8变压器315KV台1桥梁9钢筋调直机2006-8-10台1桥梁10钢筋弯曲机台3桥梁11电焊机400/500台15桥梁12钢筋切断机台3桥梁13预应力张拉设备套1桥梁14混凝土运输车10m台5桥梁15混凝土

6、泵车42m台1桥梁16钢管4.8T400桥梁17压浆机台1桥梁18发电机组200KV台2桥梁19吊车25T台2桥梁20卷扬机5T台2桥梁21挖孔设备套30桥梁四、施工准备1.排除故障 开工前,除保证三通外,查明地下管线、电缆等的明确位置,避免在施工中破坏;并对开挖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等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上报业主,以便进行保护、迁移等措施,保证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五、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1.排水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要求。根据施工图会审纪要以有关单位确定。2.水准点控制体系:依据国家一级或二级水准点的高程控制点,

7、沿管线敷设位置,于沿原有道路的适当位置,每100米测设水准控制点,根据测量复核标准的有关规定,形成高程控制体系。3.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米不宜少于1个。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2.施工阶段划分根据施工情况分析,整个工程施工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沟槽开挖阶段、基础浇筑阶段、管道安装阶段、井室砌筑阶段、闭水试验阶段、沟槽回填阶段 以上六个施工阶段组成系统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

8、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遵循“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法则来组织施工,使相关的施工阶段做到衔接紧密、穿插有序。 3.原材料采购与复试工程所需原材料的产地有规格均由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认可并以就近采购为宜,复试工作应及时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复试时将在监理人员旁证下进行取样。复试合格后,经工程有关各方签字后原材料方可进场。 4.工作计划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现拟将施工程序做如下安排:将雨水与污水两套管道系统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施工过程,两个施工过程在同一时间不同施工段交错以流水作业形式进行。原则上,在同一地点一套管道安装完毕后即马上作除接口处的回填夯实,另一套管道在其进入该地点后再另行开挖施工。5

9、.沟槽开挖1.沟槽断面形式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下式计算:B=D+2(b1+b2) 式中 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查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22;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下表采用;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 表4-6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b1(非金属管道)(mm)(mm)D1500400500D110005001000D115006001500D13000800注:槽底需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b1应适当增加;管道有现场施工的外防水层时,每侧工作面宽度宜取80

10、0mm。管道结构宽度无管座时按管道外坡计,有管座时,按管座外皮计。2.道路大开挖地段必须待路基平整后方可开挖管沟,对于土质不好的地段,还应加大放坡比例,采用跳槽开挖(“跳槽”间距810米)。危险地段除设专人看守外,还加挡板支撑,确保施工安全,为防止雨季边坡塌方,可采取用砂浆护坡。天然土质的地区开挖沟槽,地下水位低于槽底,且开挖深度在5米以内,可开直槽,不设支撑,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因符合下表: 深度在5米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碎石类土(砂土充填1:0.751:1.001:1.25硬塑粉土1:

11、0.671:0.751:1.00中密碎石类土(黏土充填)1:0.501:0.671:0.75硬质的粉质黏土、黏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3.沟槽采用直槽开挖,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施工。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机械挖除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标高2030cm处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沟槽挖土,随挖随运,及时外运至业主指定地点,沟槽边1m以内不得堆土,以减少沟槽壁的侧压力。为保证槽底土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不得超挖,也不能扰动;当发生超挖或扰动时,必须按规程进行地基处理。4.沟槽排水根据当地水文、气象等资料,管道施工期间为多雨季节,我们必须在沟槽底两

12、侧设置排水明沟,确保沟槽内无水施工。5.沟槽验收标准:1)槽底高程设基础的重力流管道沟槽,允许偏差为10。2)槽底高程非重力流管无管道基础的沟槽,允许偏差为20。3)槽底宽度不应小于施工规定;沟槽边坡不得陡于施工规定。6.管道基础1.施工方法:1)管道沟槽开挖完成后,测量复核沟槽的槽底中线、高程,人工整平夯实槽底,使之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2)管道基础必须采用砂砾垫层基础,在管道的中线处尽量不要有较大的石头颗粒,施工时要让砂石混合均匀,不要有石头挤堆,不要有沙窝现象。施工时要挂高程线和边线,控制砂石的断面尺寸和高程。砂砾摊平后要使用平板夯夯实。要适度达到要求的标准。对一般的土质地段,基底可铺一层

13、厚度为0.1m的粗砂基础;对软土地基,且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下时,宜铺垫厚度不小0.20m的砂砾基础,亦可分两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上层铺粗砂,厚度不得小于0.05m。3)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挖。凹槽长度L按管径大小采用,宜为0.4-0.6m,凹槽深底h宜为0.05-0.1m,凹槽宽度B宜为管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2.验收标准1)砂砾基础的厚度,宽度不小于设计厚度、宽度。2)砂砾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53.下管、稳管与接口(钢管、PE双壁波纹管、柔性接口)1.管道的运输与保存1)管材在装运堆放时,应轻抬轻放,严禁抛落拖滚和相互撞击。2)管材露天存放时,必须加以遮盖防止暴晒,并远离热源。3)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4)橡胶圈的保存不应受积压变形,其储存条件与管材相同,并标明相配套的管材规格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