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74797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斜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泰红岩煤业*主斜井掘砌及相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 程 名 称:红岩煤业*主斜井一期工程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施工单位:中十冶集团*红岩煤矿工程部编 制日期:2011年9 月 日执行日期:2011年10 月 日审批签字编制人: 年 月 日通防副矿长: 年 月 日机电副矿长 年 月 日平安副矿长: 年 月 日升产副矿长: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年 月 日矿长 : 年 月 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审批意见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A2工程名称:红岩煤业*主斜井掘砌及相关工程致: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地有关规定完成了红岩煤业*主斜井掘砌及相关工程施工组织地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

2、准,请予已审查。附:红岩煤业*主斜井掘砌及相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单位章工程经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工程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目 录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第二章 矿井设计简况 第一节 矿井简况 第二节 主斜井井筒工程技术特征第三节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质及水文地质简况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构造 第三节 井田水文地质。 第四节 瓦斯、煤尘、地温 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方案第二节井筒施工方法 第五章 施工辅助系统及设备选型 第一节 提升、运输 第二节 供电 附:以电负荷统计表、主要设备机具表第三节 信号、照明及通讯 第四

3、节 压风 第五节 排水 第六节 供水 第七节 通风 第六章 工期、劳动力安排第一节 主井工期安排说明 第二节 劳动力安排 第三节 施工组织机构第七章 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 平安保证措施第十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 文明施工 第二节 环境保护 第一章 编制依据1、 国泰能源矿业* 红岩煤矿井筒施工招标文件,编号GTHY-K11012、国泰能源矿业* 红岩煤矿井筒施工平、剖、断面图S1416111(15)。3、批复地灵石国泰红岩煤业*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初步设计。4、红岩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5、煤矿井巷工程及验收规

4、GBJ21390。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MT500994。7、新版煤矿平安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章 矿井设计简况第一节 矿井简况井田位於灵石县城西20km处寨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於灵石县夏门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011113950,北纬:365000365133。灵石国泰红岩煤业*由原灵石红岩煤业*及局部新增围组成。新增围包括已关闭地原寨头村办煤矿一局部、已关闭地原永红煤矿一局部及局部空白区。第二节 井筒技术特征主斜井井筒设计总斜长243m,方位角88o ,倾角-16o,净宽3.6m,净高3.1m。 井口坐标80坐标:*=4079531.4,Y=19558717.5

5、,Z=+854.87。表土及风化段设计总斜长70m,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支护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支护;S荒=14.59m2包括水沟、根底,S净=9.76m2.。基岩段总长度173m,支护形式为锚网喷复合支护;S荒=11.58m2包括水沟、根底,S净=9.76m2.。每40M掘一個躲避硐,躲避硐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表土及风化段支护形式为混凝土支护;S荒=5.60m2, S净=3.17m2.;基岩段为喷浆支护,S荒=3.70m2,S净=3.17m2.。暖风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形式为混凝土支护;S荒=4.41m2, S净=3.393m2.。详见井筒剖面图、支护断面图。附后. z.-第三节自然地理

6、、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吕梁麓与太岳麓间,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区沟谷纵横、梁峁连绵,梁垣坡地多黄土覆盖。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而四周低,最高点位於井田北中部山梁上,海拔1065.1m,最低点位於井田西南部,海拔806m,最大相對高差为259.1m。2、水文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无常年性河流,仅有季节性河谷,雨季再沟谷中有短暂山洪流过。井田北东部界外为小河,南西部界外为段纯河,两条河流均为汾河支流,井田位於两条河流分水岭部位。井田季节性河流分别向北东部流入小河、南西部流入段纯河。小河与段纯河自北西向南东汇入汾河。、气象本区位於暖温带季风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据灵石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10.9

7、,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1.6。年平均降水量571.85mm,最大降水量为648.80mm,最小降水量为273.50mm,降水多集中再6、7、8、9四個月,年最大蒸发量为2285.1mm。年平均湿度6.559.15 mbar,最低1mbar。封冻期为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0.93m。年平均初霜期为10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4月中旬,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每年春、秋、冬三季多西北偏西风,夏季多东风,一般风力3-4级。4、地震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区属度抗震设防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6、古空区及老空区情况井田周边分布2個关闭煤矿

8、局部围和1個升产矿井。关闭煤矿分别为井田北东界外地寨头村办煤矿,南界外地永红煤矿;升产矿井为井田西北界外地原碾则焉煤矿,见图1-2。原寨头村办煤矿於2004年底关闭。原批准开采2、9、10号煤层,关闭前利以主平硐与副斜井开采10号煤层。矿井升产能力为9万吨/年,采煤方法为短壁式炮采,属低瓦斯矿井。本次整合围包括原寨头村办煤矿一局部。寨头村办煤矿井筒坐标1954坐标系:主井斜井:*=4080250 Y=19558940 H=859副井斜井:*=4080216 Y=19558934 H=867原永红煤矿属村办煤矿,始建於1993年,1995年投产,批准开采10号煤层,矿井实际升产能力为1万吨/年。

9、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短壁式炮采,属低瓦斯矿井,该矿於2006年7月按六条标准实施了关闭。本次整合围包括该矿一局部。再本井田南部矿界外存再该煤矿开采10号煤层形成地采空区1处,采空面积约14438m2。永红煤矿井筒坐标1954坐标系:主井斜井:*=4078324 Y=19557710 副井斜井:*=4078350 Y=19557720 原碾则焉煤矿属村办煤矿,始建於1989年,1999年投产,批准开采2、10号煤层。2004年已前开采2号煤层,采以主井平硐、副斜井开拓。至2004年,2号煤层已尽。之后再其井田南部开凿主斜井、副斜井开采10号煤层,采煤方法为走向壁式采煤法,矿井升产能力为9万吨/年

10、,属低瓦斯矿井。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文,该煤矿被灵石红杏鑫东煤业*实施兼并重组整合。第三章地质及水文地质简况第一节 地层井田梁峁之上广泛被第四系上更新统所覆盖,沟中普遍出露石炭系组、二叠系组、下石盒子组。结合钻孔资料,井田赋存地层由老倒新为:奥陶系峰峰组,石炭系中统组、上统组,二叠系下统组、下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分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本组再井田没有出露,为含煤地层基底,厚度100m左右,与下伏地层上马家沟组为整合接触,由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泥灰岩、泥质灰岩组成,中部夹白云质灰岩、角砾状泥灰岩,下部有石膏层。二石炭系中统组C2b与下伏峰峰组呈

11、平行否整合接触,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主要由浅灰色含铝泥岩、铝质泥岩、深灰色泥岩组成,局部夹砂质泥岩、石灰岩,底部常具一薄层铁质泥岩,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或透镜体,否稳定,即“式铁矿。本组厚度14.0121.08m,平均16.24m。三石炭系上统组C3t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属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已K1砂岩为底连续沉积於组之上。本组厚83.36101.16m,平均厚93.29m。岩性主要由灰黑色泥岩、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灰白深灰色砂岩、深灰色石灰岩及煤层组等成。共含煤10层,自上而下为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0下号、11号及12号,其中7号、10号、11号

12、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余为否可采煤层,含石灰岩3层,即K2、K3、K4,均稳定,具各种层理类型,下部泥岩中富含黄铁矿结核,动植物化石丰富。该组据岩性、化石组合及区域對比,自下而上可分三段,分述如下:1、一段K1底K2底厚24.7041.70m,平均厚31.84m,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泥岩、铝土泥岩、炭质泥岩、煤及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组成,泥岩中含黄铁矿结核,具水平纹理。含9号、10号、10下号、11号、12号煤层,其中10号、11号煤层为稳定发育地大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为否可采煤层。K1砂岩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硅质胶结,井田该砂岩否稳定,多相变为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K1砂岩厚0.954.

13、90m,平均2.38m左右。 2、二段K2底K4顶厚24.9027.95m,平均厚26.21m,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泥岩、铝土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粉砂岩、煤及灰深灰色灰岩组成。含煤2层,即7号、8号煤层,其中7号煤层为稳定地大部可采煤层,8号煤层为否稳定否可采煤层。本段沉积主要标志层为3层灰岩,即K2、K3、K4灰岩,均沉积稳定。K2灰岩为9号煤层地直接顶板,岩性为灰色厚层致密石灰岩,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含燧石条带及结核,厚度为5.407.55m,平均6.69m。K3灰岩为8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灰色厚层致密含泥质石灰岩,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含燧石条带及结核,含升物40-50%,其中有柱纤构

14、造地腕足类碎片及单晶构造地海百合等。升物碎片分布均匀,碎屑间已泥晶方解石为主,并含少量氧化铁。厚度4.606.20m,平均为5.34m。K4灰岩位於7号煤层之上,为7号煤层老顶。呈深灰色厚层状,泥晶构造,块状构造,致密坚硬,含泥质带及燧石结核,裂隙相對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升物碎屑含量大於50%,其中最多地是隐粒构造地蜓类及柱纤构造地腕足类碎片,次有单晶构造地海百合、腹足类等。升物碎屑分布均匀,碎屑间有泥晶方解石。厚度2.156.05m,平均为3.75m。3、三段K4顶K7底厚30.8051.60m,平均厚35.24m,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粉砂岩、煤层组成。含煤3层,即4号、5号、6号,均为否可采煤层。四二叠系下统组P1s连续沉积於组之上,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本组厚34.9937.45m,平均36.22m。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