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74700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类别短期课题编号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千字文 与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王 伟 伟 所在单位: 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 2012年4月17日 赣榆县教育局教研室二O一二年制填 写 说 明1.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专项课题主持人必须是参与国学经典教育实验的班级任课教师。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3.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一式份,相关活页一式份。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 名 王伟伟性 别女民 族 汉族出生年月2012 年 4 月 行政职务 教

2、 师专业技术职称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诵读教学最后学历 专 科最 后 学 位工作单位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固定电话86437129手机(必填)通讯地址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邮政编码222141电子信箱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朱萌小学高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写作教学课题副组长,负责课题的日常安排,实证研究李思小学一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写字教学课题核心成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相关论文钱倩倩小学一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理和课堂教学开展实证研究,积累资料,并及时整理总结。徐

3、燕小学一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说话教学开展实证研究,积累资料,并及时整理总结闫伦芳小学高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阅读教学开展实证研究,积累资料,并及时整理总结。任善才小学高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阅读教学开展实证研究,积累资料,并及时整理总结。洪利小学一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学校管理开展实证研究,积累资料,并及时整理总结刘雪芹小学高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理和阅读教学开展实证研究,积累资料,并及时整理总结。任小香小学高级教师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理和语文教学 研究制调查问卷,设建立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现状登记表。课

4、题主持人(200年201年期间)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项目来源课题名称批准时间在课题中的分工完成情况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论文或著作名称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日 期走进生活,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新作文2011年6月打通语文壁垒,让学生个性阅读远航小学时代2010年5月推荐人意见课题主持人如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推荐人姓名朱萌专业技术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 究 专 长教育教学管和写作教学工 作 单 位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

5、推荐意见: 本课题内容选定切合实际,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实验方案详尽,课题论证充分,实验步骤详实可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本课题负责人多年从事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投身到教研教改的实验中,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对教研教改有很强的组织和实施能力。课题组其它成员,很多都是教科研先进个人,既有专业的知识,又有实践研究热情,还有团结一致的精神,曾多次参加课题实验,论文、课件、教学设计、课件,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获奖励。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推荐人姓名闫伦芳专业技术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 究 专 长教育教学理和阅读教学工 作 单 位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推荐意见: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开展千字文文诵读,从诵读

6、方法的指导,从通晓其意的探索到深入文本的真切感悟,循序而渐进,师与生一起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在实践中,探索诵读与感悟的门路,让学生读得开心,悟得浅出。让学生嗅到千字文的芬芳,感受到千字文无穷的魅力,随着诵读的深入,随着篇目的增多,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达成性情的有效涵养。轻声吟诵,一位位圣贤峨冠博带从文中走来,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面前展开,一则则奇妙的故事在耳边响该项目的选题对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农村小学生未来打好人生底色。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注:主持人为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可以不填写、不打印此页。二、课题设计论证(限3000字内,可附页)(

7、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的核心概念:当下农村部分孩子变得任性、自私、不懂得宽容别人,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为一点点小事就会与同学大大动手。却发现生活中,那些信基督的人,很仁慈很善良很宽容,对家里的老人很孝顺,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缺少信仰的人确实很可怕,只信自己的人,怎么会不自私自利?当下的农村小学生确实没有信仰,他们确实只信自己,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千字文就是真善美的种子,它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好的行为果实。“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通过怎样的改进使农村小学生与古圣先贤更近一些,让孩子们乐于走进千字文熟悉经典。让孩子们更愿意、喜欢、自然走近经典,感

8、受经典的内涵。从而架起孩子们与千字文的桥梁需要我们更多有效的措施以及手段。课题的界定:1、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画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2、千字文教育目的一部风,就是影响儿童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影响素质行为,行为习惯影响人格。 3、儿童时期是行为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引导农村小学生学生学习千字文,把农村学生引入古代的语境学习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这是由今入古,学生在汲取国学养分之后,回到当下的生活,以经典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追求,这是从古到今。(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

9、及述评1.国学经典千字文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2.小学阶段的教科书,国学内容甚少,不利于有效传承。通观整个小学12册教科书,关于国学的教学内容很少,基本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偶有涉及也只是一些数量极少的古诗,和少数单元练习中的古今贤文,零星而不成系统。这样少之又少的内容显然不利于国学精神的传承。所以学校教育有必要把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千字文引入到校园中来,引入到课堂中来。3.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指导学生开展儿童国学经典千字文活动对于提升语言质

10、量,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传承中华文化,铸造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4.研究的空间大。现在的全国各地研究千字文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很少,还没有形成千字文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的理论、策略,千字文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现阶段研究国学经典千字文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空间,也具有前瞻性。(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本课题,探究出千字文如何与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2)通过研究本课题,让农村小学生与古圣先贤更近

11、一些,让孩子们乐于走进千字文熟悉经典。让孩子们更愿意、喜欢、自然走近经典,感受经典的内涵。(3)通过本课题研究,树立学生的学习千字文的自信心,养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千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探索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内化为优良行为习惯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4)通过学千字文,学生在汲取国学养分之后,回到当下的生活,以千字文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追求。2、研究内容:(1)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小学生掌握千字文知识有多少,各种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等,找到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因素。(2)学习千字文,树立基本的做人观念,对本校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比较,找出他们不良行为习

12、惯产生的原因,运用千字文修身篇进行德育教育。(3)根据年不同年级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及改掉坏毛病的孩子的转变,按时召开晨会班会,总结千字文的优秀思想,对于自己心灵、行为习惯的影响。(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研究思路:(1)透彻的进行千字经学习。可利用班会课,晨会课,校本课进行有效诵读。让千字文的精神,内化为农村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主导思想,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2)课内外结合。以千字文课为主,利用早自习、家庭学习时间等课外时空,研究千字经会对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正面的影响。(3)加强学习,师生共同成长。在千字文研究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

13、”。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4)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组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双向建构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开发千字文学习的校本课程,推进课程改革向终深发展。2、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第一阶段活动计划。(2)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了解国学经典千字文的重要价值。(3)调查研究目前农村小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习惯情况的现状。(4)做好开题准备。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1)精选千字文中的修身篇,研究千字文对于农村小学生心灵行为习惯的影响。(2)研究千字文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3)研究千字文与农村小学生当下行为习惯有机联系策略。(4)积累典型案例、研究资料,撰写论文。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1)收集、整理、分析资料。(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