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74670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解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专题练习知识梳理:1海水制镁:方程式 2饱和溶液: 注意问题1)温度2)一定溶剂3)不能继续溶解 思考:判断饱和方法 3.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溶解限量影响因素:1)溶质种类 2)温度 4.溶解度:关键词 温度 100g溶剂 饱和状态 质量 解释: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溶解度曲线、物质溶解度变化趋势:1) 2) 如 3) 如 5结晶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应用条件: 例: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步骤:6粗盐的提纯查一查:查一查课本第15页溶解度曲线,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的溶解度

2、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填一填:(1)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和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结晶法。(2)由上图,在80时分别将A、B两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有关数据如图。当由80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A的质量为 ,析出晶体B的质量为 。由此可知,溶解度曲线越陡,当降温时析出的晶体就越 。(填多或少)议一议:如

3、图右图所示,当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二同步导学:评价要点:1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2了解:结晶的概念。3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方法指引:1溶解度曲线直观地表示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2利

4、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3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三种: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要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大量结晶出来,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适宜用降温结晶法,反之,则适宜用蒸发结晶法。 例如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分离步骤为: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分离。 例如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分离步骤为:制成溶液;蒸发结晶(大量氯化钠晶体析出);趁热过滤。蒸馏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制

5、氧气等。基础练习1.饱和溶液是指(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浓度较大的溶液C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2某温度时,下列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A氯化钾溶液 B硝酸钾溶液来源:学|科|网Z|X|X|KC氢氧化钙溶液 D硫酸钠溶液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来源:学科网ZXXK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4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是否有溶质析出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是

6、否有溶质析出来源:学&科&网Z&X&X&K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同种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不同种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5下列各操作中,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对该溶液进行降温 B对该溶液进行升温C继续向不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 D向该溶液中加入比其浓的溶液6室温下,向200g硝酸钾溶液中假如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

7、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来源:中.考.资.源.网WWW.ZK5U.COM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8.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来源:学#科#网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C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D溶液不达到饱和

8、也能析出晶体10.饱和溶液是指 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 的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多少,又可把溶液分为 和 。1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进行转化。请将实现转化的方法填在横线上。(1)由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2)由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12.人们通常把 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方法主要有 和 法。 法是适用于一切把可溶于水的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剩余的液体被称为母液,它通常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13.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

9、“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请你说明其中的理由。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来源:中.考.资.源.网来源:中.考.资.源.网WWW.ZK5U.COM14.实验探究。如右图,小试管中装有混有硝酸钾固体的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烧杯中装有一定的水,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生石灰,试管中的固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来源:中.考.资.源.网WWW.ZK5U.COM来源:中.考.资.源.网典型例题:例1: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

10、固体存在),请根据下图回答: (1)t2时,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2)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三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1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C海水是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2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 )A、酒精和水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 D、铁粉和铜粉3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溶

11、剂 D、蒸发溶剂4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有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解度5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下列仪器用到的次数最多的是 (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酒精灯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7.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