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74596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7.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测监控大纲 目 录 1 工程概况12 监测意义和目的61 监控量测工作的组织机构62 监控量测工作的内容、方法7 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8 监控量测方法和手段8 4 断面布置95 监控量测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及反馈系统12 5.1 数据采集 12 5.2 实测资料的整理 12 5.3 实测资料分析、处理 13 5.4 信息反馈与预测预报 13 5.5 监控量测计划工作量 13 6 监控量测工作质量的保证措施14 7 监控量测工作制度14 8 报警指标15 9 拟投入本监控量测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表16四 隧道施工监控业绩 16五 拟派人员名单

2、及资质证明 18六 财务报价表311、工程概况1.2、本合同段地质概况本工程隧道主要穿越弱-微风化粉砂岩,弱-微风化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中风化灰岩,弱-微风化灰质页岩、粉砂岩,弱-微风化灰质页岩。其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出现有6条断层。走向为北北东,北东向。倾角在500790度之间,宽度624m不等,断层附近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密集发育,伴随裂隙水与溶洞水,常影响隧道边坡与岩体的稳定。1.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1.3.1、地形、地貌本工程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西北武陵山横垣,东南雪峰高耸,西枕云贵高原,东北遥望洞庭湖平原,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中间低并向东倾斜,实为一大型盆地。区内地

3、貌形态以山间盆地与山地为主,本项目经过吉(首)凤(凰)、沅(陵)麻(阳)、芷(江)怀(化)三个山间盆地,海拔在100500m之间;盆地之间为低山丘陵,海拔在4001000m之间。按成因、形态可分为侵蚀构造低中山、砂页岩低山丘陵、红岩丘陵、低山中台地低丘洼地、溶蚀构造峰脊谷地洼地、丘陵低台地残丘洼地,低山高台地低丘洼地,溶蚀洼地8种地貌类型。1.3.2、地质、地震项目区位于上扬子东南缘侏罗山式褶皱带与华南加里东期逆冲褶皱带的过渡带,以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为主。另外,前期构造不同部位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不同边界条件下发生走滑、逆冲及拉张断陷,形成了主要沿主干断裂分布的小型新生代盆地。根据区域地质图及报告

4、和现场调查表明,路线走廊带内沿线区域稳定性好,线路多以大角度穿越陡倾角岩层及地质构造线。根据中国地震震参数区划图,项目区内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考虑简易设防。1.3.3、不良工程地质工作区内的不良工程地质主要有滑坡、岩溶、淤泥等,其中滑坡全线有2处小型浅层土体滑动,分别在K96-160L60处、K102+090R20处。可溶性地层主要分布在江山港附近。全线淤泥主要分布于堰塘、水田、废弃的河道等局部地段。1.3.4、气象、水文本工程区属温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强度高。48月为雨季,历

5、年平均降水量1379.21390.03 mm。极端最低气温-8.5,7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7.627.8,极端最高气温39.9,12月至来年3月为雪期,全年有霜期8090天。工程区地表水系属沅水水系一级支流武水水系,隧址区无常年地表水体。1.4、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根据施工中的隧道岩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典型断面测点埋设、洞内外观察和必要位移、变形、应力量测及控测,结合掘进中地质条件的变化,记录掌子面地质情况,分析隧道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和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断和二次衬砌支护时间,为隧道的安全和优化施工及地下水的自然状态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1.5、计划工期隧道施工监控计划监控量测工期

6、约为24个月。2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1)、为设计和修正支护结构形式和参数提供依据 进行隧道工程设计时必须依靠工程地质调查和试验来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信息,但由于岩体地质情况千差万别,使得工程地质调查和试验取得的数据很难正确反映岩体的真实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围岩与支护支护的变形和应力的监测结果,对原设计予以修正,或者为重新计算和设计提供依据。2)、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施作时间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分析量测数据,可以确定符合具体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的施作措施,以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然后通过量测分析,再确定适宜的二次支护时间;在侧压力较大的地层中,利用量测数据,以确定最佳的仰

7、拱施作时间。3)、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 通过对围岩稳定性与支护可靠性的量测监控和分析评定,可以发现施工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和隧道有可能失稳的区段或局部薄弱的部位,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固或其它措施。总之,隧道监控量测是为了完善隧道设,正确地指导施工,以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3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1) 监控量测的依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依据下列原则来确定: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中华

8、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原国家冶金工业局 中国计划出版社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 铁四院 中国铁道出版社 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 隧道工程检测技术 陈建勋等 人民交通出版社 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 李晓

9、红 科学出版社 吉怀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2) 监控量测工作流程 (图4)图4 监控量测流程示意图 3) 监控量测的内容 根据我国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行业标准,及黄衢南高速公路全线各隧道的特殊要求所拟定,监测的频率、采集的次数等有关规定。本项目监测内容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种(1) 必测项目a、洞内外观测;b、周边位移监测;c、拱顶下沉监测。(2) 选测项目:a、浅埋隧道地表下沉监测;b、围岩内部位移监测;c、锚杆轴力监测;d、喷砼应力监测;e、围岩压力监测;f、钢拱架应力监测。洞内外观察1、观测内容 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a、岩质种类和分布状

10、态,近界面位置的状态;b、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c、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d、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状态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e、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f、溶洞的情况;g、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湿度等;h、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开挖后已支护段:a、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测及裂缝状况的描述和记录;b、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形象;c、喷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d、钢拱架有无被压曲现象;e、是否有底鼓现象。2、量测目的a、预测

11、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b、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c、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3、量测方法根据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及有特殊要求的停车、通道交叉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利用地质素描、照相或摄像技术将观测到的有关情况和现象进行详细记录,观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测点的各项量测数据。4、测试仪器地质罗盘地质锤、钢卷尺、放大镜、秒表、手电、照相机或摄象机。5、测试频率目测应在隧道开控工作面每次爆破后,通过人工观察、地质罗盘和锤击检查各隧道掌子面,描述和记录围岩地质情况、岩

12、层产状、裂隙、地表水,以及支护效果,每个监测断面应绘制隧道开挖工作面及两帮素描剖面图。周边位移监测1、量测内容隧道周边收敛量测,是量测隧道内壁两点连接方向的相对位移。2、量测目的a、 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量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b、 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c、判断初期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法选取的合理性,用以指导设计和施工。3、量测方法根据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及有特殊要求的停车、通道交叉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测断面,每个断面分别在侧墙和拱顶设置测点,利用收敛计,采用一根在重锤

13、作用下被拉紧的普通钢尺作为传道位移的媒介,通过百分表测读隧道周边某两点相应位置的变化。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埋设测点时,先在测点处用人工挖孔或凿岩机开挖孔径为4080mm,深为25mm的孔。在孔中填满水泥沙浆后插入收敛预埋件,尽量使两预埋件轴线在基线方向上,并使预埋件销孔轴线处于铅垂位置,上好保护帽,待沙浆凝固后即可量测。4、测试仪器各类型数显收敛计或全站仪。5、测点布置每量测断面设置3-6对测线,测桩分别布置在拱顶及两侧,收敛量测测点与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如图5所示6、量测频度宜根据位移速度和距工作面距离选取,见隧道监控量测频率控制表拱顶下沉监测 1、量测内容拱顶下沉量量测,是指对隧道拱顶的实际位移值进行量测,是相对于不动点的绝对位移。2、量测目的a、通过拱顶位移量测,了解断面的变化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的稳定性;b、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c、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3、量测方法在拱顶布设固定测点,将钢尺或收收敛计挂在拱顶测点上,读钢尺读数,后视点可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