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4596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1、简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说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教学难点: 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写下30、29%、2048三个数字)同学们请看黑板,为什么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这些数字呢?难道老师今

2、天不上生物而改上数学了吗?其实今天不是要上数学课,这些数字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这些数字是加拿大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最新的研究报告中的数字。据这份报告显示,30年后人类可能没有鱼吃了。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着不断的破坏和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及各种污水的胡乱排放,海水质量急剧下降,死海区增多。海洋生物多样化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到目前为止,人类消费的海产品已减少了29%。照这样下去,30年后人们将会很少捕到鱼或根本捕不到鱼。到2048年人类可能再也吃不到海产品了。同学们为了以后我们能吃到海产品,为了海洋能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大家携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要保护海

3、洋生态系统,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讲述新课 通过前面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知道生物的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概念中提到了两个重点词汇,一个是生物,一个是环境。前面我们已经学了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而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及其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片海洋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同样一片森林也可以看做

4、一个生态系统。同学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你漫步走进森林,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森林中会看到各种花草、树等植物,各种虫、蛇、鸟、蝴蝶等动物,及透过树叶间隙的阳光、偶尔从树叶上滴落的露水等非生物。在森林中还有一些我们肉眼很难看到的细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另一个是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微生物这里的微生物主要指细菌、真菌。提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能生存吗?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生物是无法生存的。这就说明非生

5、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很重要。那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重要吗?生物部分所包括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又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页,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生物的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吗?当时这个特征是通过看图总结出来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在图的下方有这样一段话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从这段话可以总结出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捕食大马哈鱼的海豚。在图的下方有这样一段话动物和植物不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从这段话可以

6、总结出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请同学们把书翻回20页。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既然植物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动物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那细菌、真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树会落叶,动物会死亡,从树上掉落的水果会腐烂。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遍地的枯枝烂叶、腐烂的水果和动物的尸体呢?这就要归功于细菌和真菌,它们就像我们生活

7、中的环卫工人一样,它们将枯枝烂叶、腐烂的水果和动物的尸体分解了,为我们清理了环境,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和干净。因此,细菌和真菌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了解了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后。老师想给大家唱一首歌,请大家认真听并从这首歌中找出歌中提到了哪些生物,它们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呢?这首歌的名字叫蜗牛与黄鹂鸟,会唱的同学可以跟老师一起唱。(此时老师开始唱歌:啊门啊前一颗葡萄树,啊嫩啊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啊树啊上两只黄鹂鸟,啊嘻啊嘻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得很,现在上来干什么)由于时间关系,歌就先唱到这里。这首歌中提到了哪些生物,它们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呢?学

8、生回答: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判断很正确,这首歌中提到了葡萄树、蜗牛、黄鹂鸟,其中葡萄树是生产者,蜗牛和黄鹂鸟是消费者。看来同学们都充分的理解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那它们三者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生存吗?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不可能生存的。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分解者,那我们就会看到遍地的枯枝烂叶、腐烂的水果和动物的尸体,当这些枯枝烂叶、腐烂的水果和动物的尸体在生态系统中累积到一定程度,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将无法生存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谚语: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中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那蝉吃什么呢?蝉吃植物。植物、蝉、螳螂和黄雀这四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了一条链状的结构。我们把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蝉吃植物,它从植物那里获得了物质和能量,螳螂吃蝉,他从蝉那里获得了物质和能量。同样黄雀吃螳螂,它从螳螂那里获得了物质跟能量。由此总结出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我们一般用箭头来连接食物链,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例如:蝉吃植物,箭头指向蝉;螳螂吃蝉箭头指向螳螂。也可以理解为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在连接食物链时还要注意: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而且食物链

10、中没有分解者。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来连一下食物链。请同学们将书打开22页,看观察与思考中的这幅图,这幅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物,请大家在图上连一连食物链。大家都连好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副挂图,挂图中的这些食物链是老师根据自然界中常见的情况来连接的。请大家对照一下挂图,看看自己连的对不对。这幅挂图中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我们把这个网状的结构叫做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同样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也是沿着食物网流动的。那有毒物质会不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呢?前面我们提到了由于人

11、类将污水胡乱排放到海洋中,海水质量下降,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食物链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下虾米,虾米吃微小的水生植物。(此时,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挂图),请同学们看这幅挂图,这幅图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下虾米,虾米吃微小的水生植物的食物链。图中的这些红点代表了人类排入海洋中的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除的。图中A代表微小的水生植物、B代表剑水蚤、C代表蜻蜓的幼虫、D代表小鱼、E代表大鱼。当人类将有毒物质排入海洋中,有毒物质便会富集在微小的水生植物上。剑水蚤以微小的水生植物为食,有毒物质便富集到剑水蚤体内。剑水蚤吃的水生植物越多,有

12、毒物质就富集得越多。而且剑水蚤是无法将这些有毒物质分解及排出的。蜻蜓的幼虫是以这些富集了大量有毒物质的剑水蚤为食,它吃的越多,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同样蜻蜓的幼虫无法将这些有毒物质分解及排出。小鱼以这些富集了大量有毒物质的蜻蜓的幼虫为食,它体内会富集更多的有毒物质。以此类推,大鱼以小鱼为食,在这条食物链中大鱼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最多。请同学们试想一下,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类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类吃了,人类就会中毒,严重的话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不要向海洋中胡乱排放污水。如果我们污染了海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

13、类自己。 既然海洋生态系统需要保护,那草原生态系统需不需要保护呢?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兔的数量是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当兔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草原上的草有一部分就会被兔吃光了。这样很多兔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死亡。兔的数量就会下降,当兔的数量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草原上的草又会生长使草原基本维持原状。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那这种自动调节的能力有没有一定的范围呢?(此时老师拿出女生绑头发的橡皮筋做实验)老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我们将这根女生绑头发的橡皮筋比作生态系统,我们双手

14、将这根橡皮筋拉到一定的程度,松开一只手,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状态。可是如果我们很用力的无限制的拉这根橡皮筋,橡皮筋会断开。由此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的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原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所以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的能力就越强。例如,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四、板书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1、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组成: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植物 - 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微生物分解者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连接食物链时的注意事项: (1)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 (2)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3)箭头代表能量和物质流动的方向。 3、食物网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