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4457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风险告知书编号:17 同志:您在我项目部即将从事 起重吊装及指挥或负责技术、施工、安全、设备、机具、材料管理 工作,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正确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特编制本安全风险告知书,请您认真阅知,如您有困难和疑惑,请及时向我们专职安全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他们将会向您耐心讲解。如您确定已清楚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安全风险后,请在下方签上您的姓名并盖上手印。一、存在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序号部位或名称危险源潜在事故防范措施1施工方案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核、审批;超规模的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起重伤害吊机倾覆物体打击触

2、电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核、审批;超规模的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2起重机械未安装荷载限制装置或不灵敏;未安装行程限位装置或不灵敏;起重扒杆组装不符合设计要求;起重扒杆组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或验收表无责任人签字起重伤害吊机倾覆安装荷载限制装置且灵敏;安装行程限位装置且灵敏;起重扒杆组装符合设计要求;起重扒杆组装后应履行验收程序且验收表责任人签字3钢丝绳与地锚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锈蚀达到报废标准;钢丝绳规格不符合起重机说明书要求;吊钩、卷筒、滑轮磨损达到报废标准;吊钩、卷筒、滑轮未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起重拔杆的缆风绳、地锚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起重伤害吊机倾覆钢丝绳磨损

3、、断丝、变形、锈蚀达到报废标准严禁使用;钢丝绳规格符合起重机说明书要求;吊钩、卷筒、滑轮磨损达到报废标准严禁使用;吊钩、卷筒、滑轮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起重扒杆的缆风绳、地锚设置符合设计要求4索具索具采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索具采用绳夹连接时,绳夹的规格、数量及绳夹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索具安全系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吊索规格不匹配或机械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索具采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符合规范要求;索具采用绳夹连接时,绳夹的规格、数量及绳夹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索具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吊索规格匹配且机械性能符合设计要求5作业环境起重机行走作业处地面承载能力不符合

4、说明书要求或未采用有效加固措施;起重机与架空线路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吊机倾覆铁路交通事故触电起重机行走作业处地面承载能力符合说明书要求且采用有效加固措施;起重机与架空线路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6作业人员起重机司机无证操作或操作证与操作机型不符;未设置专职信号指挥和司索人员;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未形成文字记录起重伤害吊机倾覆物体打击触电起重机司机持证操作且操作证与操作机型相符;设置专职信号指挥和司索人员;作业前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交底形成文字记录7起重吊装多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构件时,单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荷载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吊索系挂点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起重机作业时

5、起重臂下有人停留或吊运重物从人的正上方通过;起重机吊具载运人员;吊运易散落物件不使用吊笼起重伤害吊机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多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构件时,单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荷载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吊索系挂点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下禁止有人停留或吊运重物从人的正上方通过;严禁起重机吊具载运人员;吊运易散落物件应使用吊笼8高处作业未按规定设置高处作业平台;高处作业平台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未按规定设置爬梯或爬梯的强度、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未按规定设置安全带悬挂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按规定设置高处作业平台;高处作业平台设置符合规范要求;按规定设置爬梯或爬梯的强度、构造符合规范要求;按

6、规定设置安全带悬挂点9构件码放构件码放荷载超过作业面承载能力;构件码放高度超过规定要求;大型构件码放无稳定措施坍塌倾覆物体打击构件码放荷载严禁超过作业面承载能力;构件码放高度不超过规定要求;大型构件码放必须有稳定措施10警戒监护未按规定设置作业警戒区;警戒区未设专人监护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按规定设置作业警戒区;警戒区设专人监护11吸烟作业时随意吸烟,乱扔烟蒂火灾不吸游烟,不乱扔烟蒂,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二、起重吊装及指挥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2、遇有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以上风力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雨雪过

7、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3、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4、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起重机型号选择,平面布置,吊装工艺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5、超过一定规模的起重吊装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专家论证。6、起重机吊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起重机进场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各项载荷指标及安全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变幅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吊钩防脱绳保险等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

8、人员。7、自制的起重扒杆吊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起重扒杆应进行专项设计,并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起重扒杆必须按照设计进行安装,作业前进行试吊,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好书面记录。8、钢丝绳与地锚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起重钢丝绳应符合钢丝绳(GB/T8918)等有关标准的规定。起重钢丝绳的选用应符合起重设备性能和技术要求,磨损、断丝不得超标。缆风绳安全系数必须大于3.5。滑轮、地锚的设置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9、起重机作业路面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10、起重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司机、指挥、司索应持证上岗。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信号传递措施。起重吊点的确定应符合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

9、要求;卡环、索具、钢丝绳规格型号、绳径倍数应符合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起重吊装作业应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格执行起重吊装“十不吊”,每天(班)作业前均应进行试吊,正常后才能作业。不得起吊重量不明重物或超载。不得在不安全的状态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起重吊装作业时应设置警戒线,悬挂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11、起重吊装人员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业平台应坚实、牢固,且单独设置。临边防护符合要求。12、构件堆放应整齐、稳固。堆放场地应符合堆载要求。在建筑物结构上堆放材料,不得超过设计允许的荷载规定。三、项目部重点控制内容1、加强项目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2、建立和健全工程施工组织设

10、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和审批规定,并严格按规定实施。3、加强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项目部应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起重吊装过程中,应有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加强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认真落实企业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定期巡查制度。对不符合方案要求和规范规定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4、加强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落实起重吊装旁站式监管,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隐患。5、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设置吊装区域。6、加强起重吊装令管理。起重吊装作业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并签发吊装令。 四、潜在突

11、发安全事故及应急措施序号安全事故描述应急措施常备物品1起重伤害发现人员应大声呼叫,并拨打现场负责人的电话,再迅速查看人员受伤情况,首先确保呼吸顺畅,不能随意搬动伤者,等待救援。如伤者有明显出血,应用手压住出血部位,或用布条、绳扎紧出血部位上端,耳朵等部位出血不得使用棉花等物品堵塞。如伤者停止呼吸,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将伤者头侧向一边清理口腔阻塞物将伤者仰卧、松开衣物将头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捏住鼻孔、贴嘴吹气一次)。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跪在伤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伤者胸口凹膛掌根用力垂直向下缓慢挤压然后迅速松

12、开,每秒1次)。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或床(木)板、止血带、氧气袋等物资2吊机倾翻发现人员应大声呼叫,并拨打现场负责人的电话。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到达现场,请求外部救援。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龙门吊下面时,应先切断电源。及时抢救伤员,可采取千斤顶、起吊设备、切割等措施,将被压人员救出,必要时应肢解起重设备。必须指定1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并采取警戒措施,防止起重机倒塌、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绷带、无菌敷料)及

13、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或床(木)板、止血带、氧气袋等物资3高处坠落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有效止血,包扎伤口。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

14、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或床(木)板、止血带、氧气袋4物体打击抢救重点放在对伤者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部位的处理上。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

15、须维持伤者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或床板、止血带、氧气袋5坍塌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项目部。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