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743326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部署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做好2023年清查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23250号)文件要求, 我省于2023年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为保证全省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省林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和意义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以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一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建立、巩固和完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是一项重要和长期的林业基本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赋予

2、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其成果是反映全省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指标,反映森林资源与生长状况,客观评价全省林业生态建设阶段性成果,制定和调整全省林业发展方针政策、规划,制定和落实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二、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完善连清体系,全面运用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丰富监测内容。主要工作任务是:(一)制定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技术操作细则; (二)全面复查17702个固定样地,完成142373个遥感判读样地的判读。(三)对全省森林资源与

3、生态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全面掌握全省近5年的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总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成就,提供本期全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四)建立和更新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库。(六)完成甘肃省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山杨、桦木、栎类及其它阔叶类等主要树种生物量建模工作。(七)复核上期复查工作质量,总结工作经验。三、组织领导为加强一类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第六次复查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省一类清查工作。组 长:高清和 甘肃省林业厅厅长副组长:高攀 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彭长清 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副主任田葆华 甘肃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管理处处长王建宏 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成

4、员:张义军 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马克西 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监测二处处长陈志林 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监测二处副处长陈浩文 甘肃省林业厅发展规划和资金管理处处长郑克贤 甘肃省林业厅植树造林和林业产业处处长高建玉 甘肃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处处长李海涛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忙义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寇明君 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马志强 甘肃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管理处副处长石建忠 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王华连 甘肃省林业厅生态林业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洪 涛 甘肃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领导小组在甘肃省林业厅资源处下设

5、办公室(以下简称连清办),负责一类清查的日常管理工作。田葆华兼任办公室主任,马克西、陈志林、王建宏、谈克平、马志强、石建忠兼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张双进、韩光庆、魏发林、李晓兵、周富山、吴小舟、苟树屏、张旭华、顾振东。办公室下设协调组、技术指导组、检查验收组。其中:协调组:由厅资源处牵头,主要负责与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及各调查单位的衔接协调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工作制度,组织审定技术操作细则,印制甘肃植物图鉴;落实工作经费,购置调查专用设备;组织召开有关工作会议,举办省级技术培训班;督促工作进度,编发工作动态。组长由马志强兼任。技术指导组:为全省一类清查的责任主体,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牵

6、头。负责制定技术方案、调查队伍组建方案和技术操作细则;向各调查单位派驻技术指导人员,负责技术质量把关,解决相关技术问题;配合开展省级技术培训,指导市级培训;印制有关技术资料。组长由石建忠兼任。检查验收组:由厅资源处牵头,组织开展省级质量检查,配合国家级质量检查及验收。组长由张双进担任。四、调查队伍资质与任务安排(一)调查队伍资质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一类清查工作必须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调查资质达不到乙级以上的调查单位要依托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完成调查工作。(二)任务安排各调查承担单位完成本辖区内的固定样地调查。甘肃矿区及敦煌西湖、安南坝、盐池湾3个保护区的固定样地调查

7、由酒泉市林业局承担;民勤连古城保护区的固定样地调查由武威市林业局承担;尕海则岔保护区的固定样地调查由甘南州林业局承担;山丹马场和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河西综合开发局的固定样地调查由张掖市林业局承担;白水江保护区移交文县管理区域内的固定样地调查仍由白水江保护局承担。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并完成全省142373个遥感判读样地的判读及现地验证工作。五、进度安排(一)前期准备(2023年10月2023年4月中旬)2023年1月底,制定并向国家林业局上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2023年3月底,印制甘肃省植物图鉴,编制技术操作细则;落实工作经费,购置专用调查设备;收集地形图等有关技术资料,印制调查卡片、调查用表等,

8、制定调查队伍组建方案并组建调查队伍。(二)召开启动会,举办省级技术培训(2023年4月中旬4月底)召开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启动会暨省级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三)外业调查和质量检查验收(2023年5月8月)1、在外业调查开始前,对参加调查人员和检查人员进行全员技术培训和考核。2、完成全省17702个固定样地调查和142373个遥感判读样地的判读及现地验证工作。3、完成省级质量检查,配合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开展国家级质量检查验收。4、召开中期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四)上报调查材料(2023年9月12月)1、各调查单位检查完善调查材料,完成调查卡片

9、数据录入,并于9月初前将样地调查材料及数据库上报省连清办审核。省连清办于9月底前向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上报固定样地调查材料及遥感判读材料。2、省连清办12月底前向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上报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报告、专题分布图(森林分布图、植被类型分布图等)和图像资料(航迹、样地照片等)。3、协同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完成数据统计和成果分析等工作。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一类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一类清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今年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10、,全面部署,精心组织,明确任务,靠实责任,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一类清查工作按期保质完成。(二)落实调查经费除国家下达和省上配套的经费外,各单位也要多方争取,筹措县级调查经费,购置仪器设备。在国家和省上的经费到位之前,各单位要积极筹措经费,做好后勤保障,为调查工作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确保连清工作顺利开展。(三)组建调查队伍各调查队伍要及时抽调所属林业调查队(院)技术骨干,确保原调查队员的复位率不低于50。同时加大新队员的培养力度,注重吸收工作作风扎实、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参加清查工作,为下一次清查做技术和人员的准备。要对各县(区、市)、林场、保护站

11、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全员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参训人员名单要报省连清办备案,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不得随意更换,确保调查队伍的稳定。(四)严格质量管理各调查单位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严格执行工作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操作细则,确保调查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要全面实行航迹管理和样地照片拍摄制度,落实跨期质量追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将调查质量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与调查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直接挂钩,严格奖惩。在调查中发现的重大技术性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一律由省连清办统一研究答复,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对技术

12、标准进行任意性解释。(五)强化技术指导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作为一类清查的责任单位,要统筹安排,合理调配技术力量,向每个调查单位派驻的技术指导人员不少于2名,采取跟班作业的方式,深入各地和调查工组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工作进度。要加强针对性检查,严格执行首件必检制度,对每个工组完成的第1块样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技术指导人员名单要向省连清办备案,不得交叉工作,也不得随意更换。(六)实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国家验收、省级质量检查、市级质量检查、各工组互查四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把质量关,提高复查质量。各工组之间要严格进行互查,互查数量为各工组样地数量的10%以上。市级检查以县(市、区、林场)为单位分

13、类型随机抽取检查样地,检查样地数量应占辖区样地总数的58%,在检查样地中林地样地数为辖区林地样地数的10%以上,测树样地占辖区林地检查样地数的50%以上。省级检查在市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以市(州)、林业局为单位分类型随机抽取检查样地,检查样地数量应占全省样地数的5%以上,林地样地数占全省林地样地数的10%以上,测树样地占检查样地数的50%以上。(七)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建立信息月报制度,各调查单位于每月20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好的经验做法、发现的问题、建议等情况报省连清办。省连清办认真做好简报编发工作,及时传递信息,总结交流经验,解答技术问题,通报工作情况。(八)确保安全生产各调查单位要将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严禁为赶进度而违章、冒险作业。要为调查人员提供必备劳保用品和安全交通工具,确保外业调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严格规范调查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确保调查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增强调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做好有关调查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调查资料的完整、真实和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