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3573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是一种神奇的教育力量爱因斯坦指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的职业特点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良好道德素质的具体体现。有人曾经问全国优秀班主任,辽宁省劳动模范曹铁云老师:“啥样的乱班到你手里都好,你有什么绝招?”她回答说:“我30年来教育学生的经验就是一个字,那就是爱。”可见,爱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学生的需要。那么,教师应爱什么样的学生呢?做为一名合格教师,不仅要爱优等生,还要爱中等生,更重要的是爱所谓的后进生。一句话,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有一位老

2、师曾经讲过这样的个故事:“我们班有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曾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不求上进,是个地道的调皮大王。同学们看不起,他自己更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了这孩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特别乐于帮助别人,有很好的思想基础。于是我决定用爱赢得他的转变。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与家长联系,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有给以鼓励,慢慢提高他在学生中的威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同学对他另眼相看。他压抑的心情开朗进来,学习进步了不少。”通过这个孩子的转变,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和

3、特长,作为教师,应对孩子们充满爱,促进他们特长的发挥。班里有个特爱做小实验的学生,下课做,上课也做。开始我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才发觉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于是便没有再雷霆般训斥,而有意安排他当上了自然课代表,活动课上多次表扬他的小制作,从此,他的制作有了用武之地。终于,“爱”打开了他心灵之窗,他承认了错误,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了合理运用时间。爱的确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教育力量,紧紧围绕“爱”,教师工作才会收到神奇的艺术效果。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而创造的价值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师心高远,才可育人成才。在我们这个行列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难树可歌可泣的功勋,但在孩

4、子们亲热的呼唤声中,在家长饱含感激期待的目光中,在历历平凡小事的折射中,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职业无尚光荣。让我们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班级管理之我见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将其统一的过程。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是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 一、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 (一)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是自我教育的希望。帮助学

5、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就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在三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班开展了“照镜子与轰炸弹”的班队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先找出自己的优点,再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这使大家认识到,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让每位同学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指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十个手指有长的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点,才能开展自我教育。在开展了“照镜子与轰炸弹”的活动之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展了“找缺点”的活动。通过个人讲,相互评,每个人都找出了自身的缺点。学生懂得了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都应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激发动机,完善自我 动机是直

6、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在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之后,学生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课余我们组织学生读科学家、名人的故事,看离开雷锋的日子、一个也不能少等有意义的电影,并让学生记录先进人物的事迹,加深自我体验,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 引导学生参加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班主任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实行责任制,进行自我管理 我们班级里的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由于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因此,即使班主

7、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开展工作。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设立“学生班主任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自己会”。学生是班级的主角,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学生班主任”,按学号每人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内,其工作职责是组织全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 “学生班主任”

8、制度的设立,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学生自己的意和行动,变“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三、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是深化了的认识过程。小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全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学生见识的局限性及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都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低年级,老师要让学生讲清事件事实以后,再谈谈最喜欢谁,应该向他

9、学习什么。对于班内的好人好事,老师要让学生评议,然后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在中年级,学生不仅要评价事情的本身,不要评价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做好事的同学要讲讲事先想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错事的同学也要说说做错的原因,认清后果。到了高年级,一般学生能初步排除他律的影响,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学生要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虽人或自己,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四、 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教育这一系统中,教师是控制系统,学生是受控系统,但是,学生不仅是受控系统。但是,学生不仅是受控系统,同时也是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自控系统。他能提出自己的目标,能接受或拒绝教师的控制,能按自

10、己的主张主动行事。因此,只有控制和自我控制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控制转化为自我控制,才能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我控制表现在坚持有目的的行为和制止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上。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于逐步发展中,低年级凭兴趣的成份多些,自控能力差些,到了高年级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快。 (一)自定目标,启发自觉 自控的实质就是控制自己朝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时。在进行活动前,如春游、外出看电影,先让学生讨论注意的事项,由小班主任记录,并在出发前提醒大家。通过讨论,把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样,在活动中,大家就能约束自己,并相互监督。 (二)告诉方法,克服矛盾 一般说来,小学生都较贪玩,一玩起来往往忘了一切

11、,行为就失去了控制。因此要此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在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年级,要告诉学生自我控制的方法:自己对自己讲道理,从而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三)借助集体,自我监督 在班集体中,培养自我监督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大我”作用,以集体的与论和班风影响约束每一个学生。 五、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激励感情是进行自我激励的重要内容。人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人的感情支持。一个人在完成了自己预定的计划,做出了某种成绩之后,以一定的活动方式,自己对自己进行奖励,能使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快慰,进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一)引进竞争,促进参与 有了竞争,班级就能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在班集体建设中,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竟争,可促使学生不断地激励自我,肯定自我。 (二)诉说成功,满足兴趣 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承认的愿望。让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告诉同学或父母,可使学生从他人的肯定中获得满足,在他人的赞扬和奖励中获得自信,体验快慰。 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又会极大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