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73566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ID 中的典型单元设计1.1 离心泵 1 泵的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与管线尺寸一样。 但是, 假设吸入和排出管线 尺寸比泵接收口大两级或两级以上, 阀门可以比管线尺寸小一级。 当泵为备用泵或停顿运转时, 在以下状况下应设暖泵管线和/ 或防凝管线:A. 泵温度超过 230 C;B. 环境温度低于工艺流体的凝点。 当离心泵( 特别是高速离心泵) 在流量低于额定流量太多的状况下操作时需设最小流量保护管线。 当泵输送在环境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大于大气压的液体或处于闪蒸状态的液体 时需设一平衡管线以防止蒸汽进入泵体产生汽蚀。依据工艺要求, 可将循环旁路线连回吸入容器, 最好在冷却设施之前返回。 2 一般状况下

2、, 需在泵的吸入管线上设置永久过滤器。永久过滤器选取原则如下:Y型过滤器 2 “管线;T型过滤器 2 “管线。过滤器外壳材质应适用于所处理工艺物流。 永久过滤器的滤网材质应为不锈钢 ,临 时过滤器滤网材质应为碳钢, 除非特别要求。 3 在输送烃类物流时, 假设泵扬程超过 7.0MPA 应在泵出管线上设置双止逆阀。 4 离心泵和往复泵典型流程详见图 5.1.1 和 5.1.2 。10 (2)图 1.1.1 离心泵注: 1. 假设需承受永久过滤器, 选取原则如下:-Y 型2 “ 管线;-T 型 2 “ 管线。2. 假设需设置暖泵旁路, 3/4 “ 排放阀可取消。3. 泵的放空和排净详见 5.8 节

3、。(2)图 1.1.2 往复泵注: 1. 永久过滤器。2. 安全阀出口管返回泵吸入管线、吸入罐或指定系统。1.2 容器和储罐 1 如 无特别工艺要求,应 尽可能将安全阀、放 空口、排净口、 TI 和PI 口等连接在管线上, 削减容器上的管口数。 2 容器上放空和排净口尺寸的选取详见 5.8 节。 3 与 离心泵垂直吸入口连接的容器管口应设置防涡流挡板。 4 所 有储罐的工艺管线上应在储罐根部和围堤外侧设置切断阀。1.3 水冷器 1 水冷器上的冷却水供水、 回水管线的设置参见图5.3.1 。 2 冷却水管线上的阀门应按以下原则选取: 进口: 闸阀, 对于小于 4 “ 管线,蝶阀, 对于 4 “

4、及 4 “ 以上管线; 出口: 截止阀, 对于小于 4 “ 管线,蝶阀, 对于 4 “ 及 4 “ 以上管线。 3 冷却水管线应实行防冻措施, 详见 5.12 节。TO GRADECWSCWR图 1.3.1 水冷器系统设置注: 1. 假设无进口阀门, 冷却水管不能完全切断, 则冷却水侧不需设膨胀用安全阀。1.4 蒸汽透平 1 从 蒸汽总管引入透平机的分支蒸汽管线应分别在靠近总管和透平机的位置设置切断阀。 假设已设置自启动开关阀, 靠近透平机的切断阀可以省掉。 2 假设透平排出蒸汽与总管相连,透平排出管线上应设切断阀, 切断阀之前应设安全阀, 安全阀的泄放量为事故状况下最大蒸汽负荷。 透平系统的

5、全部低点都应设置疏水器。 3 蒸汽透平系统流程图详见图 5.4.1 。图 1.4.1蒸汽透平机注: 1 . 将切断阀设置在距总管尽可能近的地方。2. Y 型过滤器。3. 假设透平为自启动, 该阀应锁定开。4. 透平机旁路( 至少 3/4 “ )。5. 疏水器数目依据透平厂商要求确定。6. 疏水器设置在高压管线的低点。7. 自启动状况下, 用开关阀; 手动启动状况下, 用截止阀。8. 开车旁路。1.5 加热炉 1 燃料气分别罐应尽可能安装在加热炉四周, 距离应不小于 7.5M 。 2 点火燃料气总管应设置Y型过滤器( 至少 30 目), 并从燃料气掌握阀上游的燃料气总管处引出。 3 引向各烧嘴的

6、管线的系统图参见图 5.5.1 。 将引向烧嘴的管线上的阀门 放置到邻近观看门位置, 以便于一边观看火焰一边调整烧嘴。 连接烧嘴管线不应承受软管。 4 承受液体燃料的加热炉应设置中压蒸汽吹灰器。 5 应在炉子总管箱和燃烧室设置熄炉保护系统( 如蒸汽保护系统)。 6 从加热炉去蒸馏塔的输送管线,一经离开炉子即引向高于塔进口标高高度。 该输送管线应坡向蒸馏塔。图 1.5.1 加热炉烧嘴系统典型流程1.6 掌握阀 1 除非有工艺或安全方面的要求, 2 “ 及 2 “ 以下的掌握阀应设有旁路和切断阀, 与联锁系统连接的掌握阀只设切断阀, 不设旁路。 对于 2 “ 以上的掌握阀, 假设阀上带有手轮可不设

7、旁路。 2 在掌握阀和其上游的切断阀之间应设有 3/4 “ 的排净阀。 3 假设由于物料闪蒸致使掌握阀后管径变大,掌握阀后的切断阀尺寸应等于变大后的管径或比其小一级。 4 6 “ 及 6 “ 以下的旁路阀应选截止阀, 6 “ 以上的旁路阀应选闸阀。 5 P&ID 上的掌握阀应注明以下内容: 位号; 事故开关位置(FO , FC , FL 。图 1.6.1掌握阀组注: 1 .截止阀6 “ 管线;闸阀 6 “ 管线。2. 掌握阀事故开关位置:FC = 事故关闭FO= 事故开启FL = 事故锁定3. 如需设置, 切断阀和旁路阀尺寸 略 。1.7 安全阀 1 安 全阀应安装在尽可能靠近所保护设备且便于

8、检查修理的位置。 2 安全阀设置的典型流程图详见图 5.7.1 和图 5.7.2 。 3 依据工艺要求可在安全阀前后设置全开阀 铅封全开 。 这种阀的型式和尺寸选择要保证既不能因压降增大而降低安全阀的泄放力量 ,又 不能影响安全阀的正常操作。 4 安全阀安装应保证向火炬总管自排放, 假设无法实现自排放, 应实行适当措施防止液体在系统内积存。 5 排向总管的支管应在总管上部与之连接。火炬总管应至少 0.2% 坡向分别罐, 以避开中间积液。 6 P&ID 上安全阀应注明以下内容: 位号; 进出口尺寸; 设定压力。图 1.7.1安全阀组( 排向封闭系统 注: 1 . 在管线上部与之连接。2. 安全阀

9、安装在排放总管之上。3. 火炬总管应至少 0.2% 坡向火炬分别罐。4. 全开阀( 只有工艺要求时才设置此阀 。5. 铅封阀 (CSO) 的阀杆应水平或垂直向下。图 1.7.2安全阀组( 排至大气) 注: 1 . 在管线上部与之连接。2. 安全阀安装在排放总管之上。3. 在安全地方排向大气。4. 安全阀 ( 只有工艺要求时才设置此阀 。5. 铅封阀(CSO) 的阀杆应水平或垂直向下。1.8 设备的放空和排净 1 容器A. 全部压力容器都应设置带阀门的放空及排净口。 放空口应设置在容器顶部。 排净口应尽可能设置在容器底部排出管线的低点。 假设容器底部无排出管线或该管不能使容器完全排净, 应在容器

10、底部设置单独排净口。 带有内部挡板的容器的排净口设置需特别考虑。B. 处理易燃易爆、 有毒和强腐蚀性流体的压力容器需设置附加放 空和排净口, 用于容器泄压和流体的排空, 推 荐的处理方法如下:流 体放 空排 净C4及C4以下轻烃火炬火炬或密闭排放系统其它烃类火炬或大气安全位置密闭排放系统或含油污水系统有毒和强腐蚀性流体特定放空系统特定排放系统C. 有关双阀系统的设置要求详见 5.11 节。D. 除非特别要求, 放空和排放阀的最小尺寸应按如下原则选取:o 器体积(M 3) 1.51.5 6 6 17 17 70 70放空阀尺寸(INCH)11222排净阀尺寸(INCH)11 1/2233(2)

11、离心泵A. 除非在C列出的操作状况下 ,否 则离心泵壳体上的放空和排 净口应用丝堵封住。B. 离心泵放空和排净口的尺寸依据厂商标准确定。C. 除非有其它工艺要求 , 否则以下状况下放空和排净口应设置阀门, 并承受管线与相应的放空和排净系统相连接。流 体C4及C4以下轻烃放 空(1)排 净火炬或 密 闭 排 放 火炬或密闭排放系统系统烃类( 操 作 温 度高于其闪点)密 闭 排 放 系 统 或含油污水系统含油污水系统烃 类 ( 操 作 温 度低于其闪点)大 气 或 含 油 污 水系统含油污水系统有毒和强腐蚀性流体特定放空系统或 密闭排放系统特定密闭排放系统吸入罐真空系统注: 1. 带阀门的放空连

12、接方式不适用于自放空泵。1.9 过滤器(1) 设置过滤器用于保护以下设备:- 泵( 吸入管线和冲洗管线);- 透平机;- 喷射器;- 疏水器;- 长明灯燃料气管线;- 安全淋浴器和洗眼器;- 压缩机( 吸入管线, 空压机和风机应在吸入口设置滤网)。(2) 离心式或轴流式压缩机的滤网应用多孔板或钢肋加强。(3) 过滤器壳体材质应满足管道等级的要求 ,滤 网材质应为不锈钢。1.10 疏水器 1 疏水器用于排解设备和蒸汽管线低点的凝液。 2 除非疏水器本身带有过滤器,否则全部疏水器前都应设置Y型过滤器。 3 常用疏水器的类型如下:A. 热动力式 用于蒸汽伴热或热夹套管线B. 热静力式 用于蒸汽管线的

13、排净C. 浮力式 用于换热器和高热流的储罐加热器 4 疏水器系统图详见图 5.10.1 。图 1.10.1疏水器注: 1 . 假设疏水器本身不带过滤器,需在疏水器之前设置过滤器。1.11 阀门 1 以下状况下应设置切断阀:A. 全部穿越 工厂界区线的管 线 火炬总管上 的阀门应锁定开(CSO);B. 与备用设备连接的管线;C. 容器之间的连接收线, 但以下状况除外: 塔顶气相管线,炉子与蒸馏塔之间进料管线,再沸器与塔之间的连接收线及侧线抽出管线; 回流泵吸入管线和塔回流管线; 直接通入大气的放空管线; 安全阀进出口管线 见 5.7 节 。D. 泵、 压缩机的吸入和排出管线;E. 蒸汽透平的进、

14、 出口管线;F. 与工艺管线或设备连接的公用工程管线;G. 与工厂正常操作时需检修的仪表 如掌握阀 或设备连接的管线;H. 公用工程软管站;I. 储罐管口四周和围堤外管线;G. 换热器工艺流体侧;K. 疏水器系统;L. 取样系统;M. 放空、 排净、 蒸汽吹扫口及旁路管线;N. 消防水环形总管的适当位置, 用于消防水供水的分区。(2) 切断阀通常应为闸阀, 但以下状况除外:A. 烧碱、 燃料气管线用旋塞阀;B. 等于或大于 4 “ 的冷却水管线用蝶阀; C.LPG 管线用球阀;D. 需人工调整流量时用截止阀;E. 浆状物流用全通径球阀。(3) 以下状况应设双阀:A. 取样;B. 管道等级为 600# 及 600# 以上并常常操作的放空和排净口;C. 对于含氢气系统或LPG 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