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赏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73533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黄的稻束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黄的稻束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黄的稻束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黄的稻束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1A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我;收获日的满月在鶴氏9Q高耸的树巅上11irvji*Sws丿+_二暮色里,远山是Mr*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号山帀加谡i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畫|I脚下-条流去的小河渕送密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郑敏金黄的稻束诗歌是艺术和思想的集中表现,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现在诗歌,诗歌的精髓都是在于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是一首极具张力的现代诗,在诗的风格上,不再是单纯的咏物抒情,单纯地描绘所看到的稻束、满月、大山,而是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提炼用以支撑自己的思想,以跳跃的方式将

2、自己的情感,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历史的感悟浸入景物中,以一种抽象的概念来表达诗人的内心。这种同时驾驭形象描绘与抽象思维的诗歌风格使得诗歌中的意象“思想知觉化”诗人郑敏的这首小诗描述的是秋天的稻田收割后的景象,其深意是思想的表达。通读金黄的稻束展现在脑海里的是一片开阔的视野,从稻田到满月再到群山,由近到远,层层展开。诗人对于景物的描述仅仅是用一种跳跃的方式进行组合,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其表达的思想却是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所以,我们可以说,诗人是要借景物的描绘来引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我们从头看起,前部分是围绕稻田展开的,中间是以大山为出发点,最后以稻束和大山作为收尾,借以来引出对历史深沉地思考。在思

3、想层面上,静心赏析,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是和稻束一起的,他们-起“站在”稻田里凝望满月大山,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诗人说:“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想起无数位母亲的辛劳,我们可以想象到在黄昏的路上一位位疲倦的母亲劳累了一天甚至一个收割季节的疲劳的模样。然而疲倦掩饰不去母亲的喜悦,这是丰收的喜悦,所以诗人说这是“美丽的脸”诗人将稻束和母亲关联在一起是有深刻寓意的。稻束和亲这两个意象都是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可他们都是人类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他们暗指一种力量,一个群体。这种力量这个群体在延续着我们的生命与历史。我们接着看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由满月到大山的视角上的

4、转移,也是诗人所表达的思想的转折。满月、大山把诗人拉入了沉思,凝望着“伸向远远的一片”的大山,诗人沉思了,在暮色中,一切都是静默的,静默是否也是一种力量,抑或它是一种无言的述说?诗人说,大山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诗人眼里,什么才可以被称作伟大的疲倦呢?疲倦仅仅是疲惫倦怠之意吗?结合上下诗句,我们似乎可以揣摩到当时诗人的心绪。只有历史和那些在历史中的默默无闻的贡献者才可以是伟大的。疲倦不是仅仅疲惫倦怠,而是历史的沉重感。稻束是静默的,大山亦是静默的。他们不语,可他们却传承着生命,记录着历史。最后部分,是整篇诗歌的思想爆发,诗人说“历史也不过是/脚下-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丿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大山不言,自是一股无法超越的力量。人类的历史在大山面前,渺小得犹如“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历史流逝,大山依然延绵不止,依然群山屹立,稻束依然站在稻田上,无数的辛劳的亲依然在稻田上收割稻束与喜悦。“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岁月会流逝,光阴未曾止,而稻束,在这历史中却站立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成了一代代传承的永恒的思想。最后,再读金黄的稻束诗歌似乎是清晰隽永的,却隐隐之中我们感觉到的还有一种思想的厚重与积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