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武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3434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武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华传统武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武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武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 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 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 武术文化体系。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所 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 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比如五禽操就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 五种动物的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 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中华武术,是一种以强身健体为主,

2、以搏击为辅 的一种锻炼方式,没有固有的练习形态,注重内外兼修,其精髓就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同时也正是因为他的起源,使之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各个角落,功夫也就是在我们生活当中,在我们 平时生活的每个动作当中。中国功夫是一种学识,一种防守,不为战争,只为和平, 真正的去理解中华武术的内涵,则要抛开一切门派理念,用心去感悟,因为武术没有 任何形式,但同时也可以是任何形式,因此武术没有任何强弱长短之分,而中国武术 的练习,也正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则不同于空手道,跆拳道的以攻为守,杀 敌之意,中华武术不分高低,而去讲究体会武者的精神,由外转化之

3、内,从而感悟武 学的真意。中华武术主要拳法有:插拳,截拳、 挂拳、挡拳、扎拳、套拳、穿拳、 撕拳、翻 拳、炮拳、五手拳、应手拳、咬手六合拳、盖手六合拳,捏手拳、 合手拳、封手拳、 练手拳、拦手拳、劈挂拳、撂挡拳、撞扛拳、通臂拳、通天捶、回马捶、顺步捶、拗 势捶、剪捶、罩掌、杀手掌、反臂掌、穿云拨回掌、穿臂掌、荷叶掌、滚龙掌、五手 快掌、洪拳二十四掌、掖手、 十字手、排子手、万古手、黄英手、八黑手、锦八手、 照阳手、金枪手、天罡手、地煞手、剑手、短手、四门重手、小五手、分手苗、分手 八快、九宫擒跌手、罗汉十八手、十八手、二十四破手、 三十六闭手、七十二插手、 三十六看对手、回回十八肘、虎抱头肘、

4、三晃膀等。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 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 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 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 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 周时期,出现了“武舞”, 用来训练士兵, 鼓舞士气,周代设“序”, “序” 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

5、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 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 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 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天罡拳比较流行,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 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 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宋元时 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练徒手的黑虎拳社,有习枪

6、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 湖,习武买艺为生的 “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 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 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 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 武士会等武术组织。 1928 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 发展。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 术活

7、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 竞技专案在中国早已家户 喻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少林功夫是 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潘国静曰“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 内不动心”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 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 “功德丛林 ”、 “思维修”、 “静虑”。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所以少林功夫 和其他派别不同,讲究的是“禅武合一”。在少林寺众多的禅武修炼者当中,潘国静法 号释延武就是其中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人物。在少林寺素有“洪拳为诸艺之源”之说,少 林武功源于此,又是汉族武术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宗教文化底蕴,最具 完整的体系,最具权威性,又最具神秘感的中国 武功流派,它无疑已成为汉族武术的 主流学派。相传著名的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修炼十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 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 养性,善化人性,清净无为的武德。使佛教文化哲理的 “禅”等武功相辅相成,达到二 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