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731153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专家共识更新(完整版)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在难治性心脏骤停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急诊医学专家团队发表的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系统阐述实施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大大推进了国内急诊ECPR技术的开展,更新共识对以前内容以补充。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建成了区域性ECPR中心,且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推荐意见1:(1)根据心脏骤停(CA)患者情况,ECPR可联合TTM.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实施集束化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2)ECPR的适应症与应用时机目前尚无统一的ECPR适应症。由于可逆原因导致的CA患者,专业人员可

2、尝试ECPR进行抢救。相较2018年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本期专家共识更推荐初始心律为室速/室颤(VT/VF)的可电击心律的CA患者使用ECPR治疗。缩短CA患者低流量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存活及神经功能预后。推荐意见2:初始心律为VT/VF的CA患者更推荐使用ECPRo推荐意见3: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CPR持续40min以内实施ECPRo对于年轻、有目击者、无终末期疾病且评估病因可逆的CA患者,在初始60min内,应当积极考虑ECPRo多学科团队协作(MDT)的组建与协调尤为重要。使用ECMO的科室涵盖了心脏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急诊科与呼吸科等多个科室,

3、此种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通常在CA现场第一目击者启动CPR后,在30min内可以完成ECMO的运转,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效率和ECMO后期脱机率。推荐意见4:ECPR医疗中心可根据本中心特点组建ECPR多学科团队,以提高ECPR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移动ECMO设备可允许更快速地实施ECPRo由于神经功能预后随着院外复苏时间延长而恶化,当低灌注时间成为关注的要点时,移动ECPR设备可以减少低灌注的时间。推荐意见5:(1)移动ECMO设备可应用于ECPR,以减少院外复苏低灌注时间。(2)ECMO置管技术超声能够在CA情况下快速识别动、静脉,为动、静脉导管的置入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参考,超声引

4、导下置管能够显著减少血管并发症。ECPR后即刻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动脉插管,连接远端灌注管置入股浅动脉,可以减少肢体急性缺血损伤的发生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时监测插管肢体的血运,有助于缺血的早期诊断和恢复逆转。推荐意见6:移动的超声设备可广泛应用于ECMO股动脉置管,提高时间利用率及成功率。V-AECMO的管理在使用外周V-AECMO期间,逆行的动脉灌注会增加左室后负荷从而影响左心功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zIABP)能够增加舒张压,极大提高大脑中动脉的前向平均血流,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同时能够!制氐V-AECMO的左心室负荷,在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5、中IABP联合外周V-AECMO能够降低病死率并提高V-AECMO的脱机率。虽然部分ECPR的研究使用了V-AECMO和IABP的组合,但IABP对神经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尚不明确。容量优化管理在ECPR运行期间至关重要,一旦启动V-AECMO,就应当立即启动容量优化策略。通过使用肾脏替代治疗(renalreplacementtherapy,RRT)可以获得最佳的液体状态,V-AECMO联合RRT是CA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V-AECMO支持的患者若需要RRTz可直接将透析过滤器连至V-AECMO回路中,能够为CA患者提供高效的床旁支持治疗。在促进呼吸、循环系统恢复的同时,清除机体内毒素与多余水分

6、,达到减轻心肺负担,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目的,但也会增加感染、血栓形成和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O推荐意见7:V-AECMO患者如出现左心室后负荷明显增加,可选择使用IABPo推荐意见8:可使用RRT在ECMO运行期间优化容量管理。ECMO的撤机(1)撤除V-AECMO的决策需要一系列考量,包括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是否好转,同时需要尽可能解决CA的潜在病因。难治性VT/VF中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是大多数患者CA的病因。因此,心脏功能恢复通常是V-AECMO拔管的核心标准。具体撤机标准可参照2018版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可以采用降低流量、建立侧枝循环、泵控逆流试验等方法进行脱机

7、试验。乳酸24mmolL或者乳酸16mmol/L且pH6.828可作为终止体外心肺复苏的一项指标。(2)ECPR的并发症除2018版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所阐述ECPR的并发症外,南北综合征是外周V-AECMO治疗的特有并发症,影响重要脏器供氧,可导致脑缺血及心肌缺血。泵血栓形成是一个罕见但往往导致灾难事件的并发症,可能发生在泵头处,导致严重溶血、血流动力学支持失败和死亡。动脉侧回路的任何血栓都可能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栓塞事件。推荐意见9:(1)右上肢脉氧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南北综合征,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善顺行血流的氧合可预防南北综合征。(2)ECPR患者的预后及其评估方法目前整体而言,ECPR

8、可以提高CA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然而,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由此延长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CA所致的多种严重疾病可导致ECPR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而缺氧性脑损伤是住院期间ECPR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推荐意见10:整体而言,ECPR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CA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但影响ECPR预后的因素众多,可使用预后模型或多个预后因素对患者进行综合的预后评估。综上所述,ECPR技术迅速发展,适应证越来越广泛,在使用时,要严格排除禁忌证,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尽早启动ECPR,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准确评估脱机标准,把握撤机时机。ECPR技术对医护人员技术及团队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制约ECPR技术发展的瓶颈会被逐渐突破,越来越多的CA患者可从中获益。来源: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2023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3):298-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