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28102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仅供参考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经验简报材料 县按照 典型引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扎实推进科 学发展示范村的创建,目前全县17个试点村的创建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在年底前完成验收工 作。一、依托基础抓创建。该县在创建卫生村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创业示范村、教育示范村、 计生示范村、卫生村、平安村、廉洁村创建活动,以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维护农村大局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目前止累计创建省级卫生 村达503条创业示范村30个、教育示范村116个、计生示范村

2、145个、平安村167个、廉 洁村22个,为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发挥核心抓创建。该县始终把抓好班子,建强队伍,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党员模范作用,作为推进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支书牵头抓总、支委分片包干、党员挂钩联系等制度,落实创建责任和任务。二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和四民主”工作方法,发动群众参与制订创建方案,参与规划创建项目,参与管理创建资金,提高创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三是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17条创建村的党员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带头参加劳动、带头创业致富、带头组织捐款、带头参与管理,形成人人理解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

3、建”的局面,有力推进了创建工作。三、调动热情抓创建。该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组织创建村的代表到全市科学发展村创建典型村参观学习,感受创建带来的变化和成效,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二是引导农民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使农民分享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提高创建积极性。三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上 的优势,把农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各类乡土人才和产业大户组织起来,带领群众奔康致富,让农民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惠。通过以上的措施,极大激发了群众的创建热情。四、扶贫开发促创建。在创建中,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创建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领导,加

4、大统筹力度,增加扶贫投入,累计投入扶持生产资金 1822.6万元,帮扶干部到户22563人次, 已落实帮扶项目621个,共5591户贫困群众受益;二是通过加大统筹力度,突出帮扶 双到”工 作与双转移”、农业产业化、卫生村创建、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 基层党建工作的统筹共建。三是围绕工户一法、一村一策、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摸清民情社情,找准穷根”对症下药,采取思想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智力扶贫“救济扶贫” 等多种扶贫模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有力促进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五、城乡互助促创建。在创建中,该县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借助城市党组织在信息、 资金、管理、人才

5、等方面的优势来推动创建工作。一是借助城市党组织先进的发展理念,帮助创建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二是发挥城市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帮助创建村完成水利、村道、卫生村等建设。三是发挥城市党组织的管理优势,帮助创建村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民主管理的制度和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四是发挥城市党组织的信息优势 ,帮助农民选好经济发展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六、协调联动促创建。在创建中,该县通过协调各方面力量,联合行动促进创建工作。一是定期召开驻村工作组和教育、卫生、农林水、经贸、交通等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推进会,协调省、市驻村单位和各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创建工作,解决创建难题。二是多方筹集缺口资金。该县积极争取挂钩单位的支持外,还组织外出乡亲和社会热心人士捐款,为创建村争取更多的 资源。三是发挥舆论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电视、广播和宣传栏等媒体,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 做法成效 统一思想推进创建。四是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组织工会、 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深入创建村开展活动,形成各级党委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联动的良好局Word文档仅供参考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