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72596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10-1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题(10-10)语文科 试题 考生注意:本堂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否则一律不计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1分,共7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绯(fi)闻 猗(y)郁 浸渍(z) 妖童媛(yun)女 B. 庐冢(zhng) 青荇 (xng) 百舸 (g) 渐车维裳(chng) C. 敛裾(j) 一椽(chun) 框 (kung)架 契(q)阔谈讌 D. 肄(y)业 鱼鳔(pio) 团箕 (q) 朝谇 (su)夕替 2.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瓦菲 揶揄 衣袂 寥若辰星B. 伶俜 西洲 青苍 婆挲起舞 C. 愀然 赝品 消弥 喋喋不休 D. 厮打 发轫 蛰伏 杯盘狼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了。(2)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 云情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3)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 ,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4) 开诚布公, 道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罾,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

3、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A风致 饶 安之若素 不惟更宜 B标致 饶 置若罔闻 不惟更宜 C标致 富 置若罔闻 不但更应 D风致 富 安之若素 不但更应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默家的橱柜里摆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手工艺品,每当他向朋友们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B.他被迫流浪,在凄风苦雨中飘泊了四年,直到解放才回到家乡。 C.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D.他为人冷漠,又不善言辞,所以周围与之交好的人不多,林林总总也就那么几个。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

4、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B.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代表日本签字,对联合国投降。C.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桦树光滑的外皮,或海绵似的葱郁的柔草地,或春天里鸟儿动听的欢鸣。D.目前亚太粮食问题紧迫,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已接近十亿左右,全球四分之一饥饿人口在亚太地区。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指十五国风,“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5、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自由,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C家里的大哥觉新是亦新亦旧式的人物,他既信服个性解放的新理论,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巴金对这个人格分裂的悲剧性人物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D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阴沉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萎黄的叶尖成行

6、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有的尚未插秧 田里面积水盈盈 微风吹过,波纹如绉 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 B. C. D.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致卢梭伏尔泰 先生,我收到了你抨击人类的新书,为此,我对你表示感谢。人们将欣赏你的直言不讳,可是你不可能使他们改弦易辙。谁也不会用更加强烈的色彩描绘人类社会的劣迹,而我们由于无知和软弱对此是惯于逆来顺受的。 从来没有人为了把我们说得愚不可及如此用尽心机;读完你的书,我们不禁萌生用四条腿爬行的欲望。可是,很遗憾,由于六十多年前我已经丧失了这种习惯,我是无法返老还童的。

7、因此,我把这种天然的行走方式让给那些比你我更合适的人。我也不能远航到加拿大的野人那儿去;首先,因为我受疾病的折磨,被迫留在欧洲最著名的医生身旁,而我在米苏里人那里得不到这样的治疗;其次,战争也蔓延到这些国家,而我们民族的榜样使野人也几乎变得同我们一样凶残了。我乐于待在我自己选择的、离你的祖国不远的偏僻的乡村里,做个与世无争的村民。 我同意你的看法:文学和科学有时是苦难的根源。塔索的敌人使诗人的一生变成一连串的痛苦:伽利略因为发现地球的转动(即地动说,为哥白尼所创立,伽利略加以证明)在七十高龄被敌人投入监牢,哀苦呻吟;而更可耻的是,人们强迫他改变观点。从你的朋友们动手编撰百科全书词典开始,那些胆

8、敢与他们为敌的人把他们当作自然神论者,无神论者,甚至冉森派教徒 在人类蒙受的种种苦痛之中,这是最微不足道的了。文学和盛名招引的芒刺同无论何时充斥大地的其他苦难相比简直就是鲜花。你得承认,无论西塞罗、瓦罗、卢克莱修、维吉尔、贺拉斯都不曾遭遇被放逐的命运;马略是一个无知的人;野蛮的苏拉、荒淫无耻的安东尼、愚蠢的李必达未必读过柏拉图和索福克勒斯的著作;至于被卑怯无耻者捧为奥古斯都的那个屋大维安努赛比亚,只是在疏远文人那段时间里变成狰狞的杀人犯。 你得承认,彼得拉克、薄伽丘并非意大利骚乱的罪魁祸首;你得承认,并非马罗的“诙谐”引起圣巴托罗梅大屠杀,而悲剧希德并非投石党暴动的缘由。最昭彰的罪愆都是由那些

9、最愚昧无知的人犯下的。这就注定这个世界永远是凡人的尘世。从目不识丁的达马斯古立一汗开始一直到只懂得点数的海关职员,到处是无法填满的欲壑和无法驾驭的骄傲。文学培育心灵,扶匡它、安抚它;先生,在你用笔锋针对文学的当儿,文学正在为你效劳:你就像大发雷霆非难荣誉的阿希尔,和以自己充满想象的文字反对想象力的马尔布朗谢神甫。 如果有谁应该抱怨文学,那就是我,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对我进行迫害的工具;但是,虽然存在这些流弊,我们仍然热爱文学,就像虽然有那么多的恶人破坏社会的安宁,我们仍然热爱社会;就像人们无论受过何等不公正的待遇,仍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就像应该爱上帝并且伺奉他,虽然迷信和狂热常常损害对他的信

10、仰。 夏普伊先生告诉我贵体欠佳,你应该回到故乡的空气中恢复健康,事受自由,同我一道喝我们饲养的奶牛挤的奶,啃啮我们庄园的青草。 我非常达观地、并怀着最亲切的敬意 1755年8月30日8下列对“读完你的书,我们不禁萌生用四条腿爬行的欲望”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你的书把人类说得愚不可及,我深表赞同。 B你的书天真幽默,让我想回到童年时代。 C你的书直言不讳地写出了人类社会的劣迹,让我五体投地般折服。 D你的书让人想回到原始社会,但那是不可能的。9下列表述,并不是真正属于伏尔泰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文学和科学有时是苦难的根源。B文学和盛名招引的芒刺同愚昧无知而产生的苦

11、难相比简直就是鲜花。C文学培育心灵,你用文字反对文学的时候,文学正在为你效劳。D虽然文学致使我遭受迫害,但我仍然热爱文学。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伏尔泰认为卢梭的新书虽然直言不讳地写出了人类社会的劣迹,但对人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B伏尔泰用伽利略、维吉尔、柏拉图、薄伽丘的事例反驳了卢梭的“科学与艺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不平等和苦难”的思想。C伏尔泰在批驳卢梭思想时,并不直接否定对方的观点,而是运用归谬法,使其观点不攻自破。D本文出语机智诙谐,幽默中暗含逼人的气势,颇似鲁迅杂文之风,是一篇出色的“匕首投枪”式的驳论文。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2、成11-15题。(18分)【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3、。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乙】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

14、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下列各项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义不赂秦A.顺流而东也 B.楚人一炬C.箕踞而遨 D.族秦者,秦也,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几世几年,摽掠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