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72578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 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 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 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 实验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教师的科研素质” 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

2、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 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 。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 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1 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 才

3、能进行 “教育创新” ,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2 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作为学校, 教学是中心, 但科研是关键。 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 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 论文撰写、 案例实录、 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 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把学校的中心搞好。 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3 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如果你想让

4、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 即 “教书匠”) 而言的 , 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 , 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 具有职业敏感性、 反思意识、 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 , 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 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 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 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有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 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

5、就需要,由衷地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开展教育科研有何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地更新。 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 ,教材要为学生服务, (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再创造者)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应该是课堂中学生的合作伙伴, 是教学的倡导者, 激励者) ; 教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教学过程不但重视结果,而更加重视过程, 教学的目标从单一的一维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 。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 一个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 积累期、 成熟期、创造期。教育科

6、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思想观点,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4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新课改的需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课堂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控制方式及课堂常规经验等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要把科研意识引进课堂, 也就是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引进课堂教学。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

7、 概念和规律等知识, 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 但是这些结论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类课题设计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要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完成新课改所赋予教师的任务。三、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一下几个问题:1. 教师要有对事业、 对科研的热情, 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自己教研的努力方向,不断地追求和思考。 “积累总结再积累再总结” ,这是教科研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2. 教师要有对学生的爱,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科研的前提和基础。3. 教师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

8、做好研究的前提条件, 且学习是教师科研成长的基础和动力, 作为教师, 从教学和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该有求知的积极心态, 活到 老学到老,在做中学,通过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促进 专业成长,提高科研能力。4. 教师还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使课堂充满生机, 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教学教育思想。在不断学习中充实,在“教学相长”中提高,在教学反思中创新,在经验总结中成熟,在教育科研中提升。5. 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来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已。比如,利用网络资源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 利用网络资源, 建设教学资源库;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种丰

9、富多彩的学科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资源,创建教师个人主页。6. 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实践。 实践也是很重要的, 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科研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反思和记录,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在经验中成长是真正的成长。7. 要有团结协作精神。科研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事情,在科研的路上,教师可以团结周围的力量,共同研究课题。四、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好处1 科研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新的更丰富的自我, 从而也能发现一个新的更广阔的教学天地。“我”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观察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怀。由于自新,便会感觉他人新、 世界新、 工作新、 江河山川新, 人工作起来才有乐趣, 有意义, 工作热情才会高

10、,才会有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又广阔的天地, 不论哪个行业, 不论多么平凡的岗位, 一旦从科研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就会发现那里有神奇而又诱人的学问、 能力及方法。君子兰栽培、 金鱼养殖、 微型雕刻这些小技术若钻研进去都能发现一个广阔的科学天地, 我们教书育人这样的大事,科研的天地就更广阔了。2 科研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靠什么有的人说,靠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这话符合形式逻辑, 但不完全符合辩证逻辑。 同一位教师, 几年如一日地使用千篇一律的教法,不肯变化, 那么时间长、汗水多的教学效果一般会好一些。但事实上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

11、法, 而我们目前正用着的,并不一定是最省力的效率或最高的方法。 比如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方法不止一百种, 我们目前掌握的十几种决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还有待通过教育科研去发展和掌握。 从大的方面讲, 提高教学效率还靠科研。3 收获科研成果。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最终成果常常以文字材料(如日记、经验总结、论文)和公开课形式显示出来。经验、论文、公开课公布出去,参与交流,受到了别人的肯定;参加评比,得到了校、市、省的奖励证书,这显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看得见的成果, 另外还有在研究过程中个人意志的增强、 胸怀的拓展、 学识的增长等许多潜移默化的成果。很显然,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民,于党都有益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