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2371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6.2----6.3练习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A BC D2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X的化学式为CuSO4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3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AZn、NaCl、CuCl2(过量) BFe(过量)、Cu(NO3)2、AgNO3CFe(过量)、KNO3、CuCl2 DCu(过量)、FeCl2、HCl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

2、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5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6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MgAlZn;AlMgZn;Al=Mg=Zn;

3、Al=MgZn;Al=ZnMg;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5个 B4个 C3个 D2个7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8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A铁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碳9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

4、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0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二、解答题(共4小题)11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取等质量样品,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分离得到溶液C的操作名称是_ 写出步骤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上述步骤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实验二写出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D、E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

5、溶液,请写出该溶质的名称,判断能否得出D、E溶液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2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实验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1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镁粉产生气体快2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铁粉产生气体快3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15%盐酸产生气体快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a:_;b:_;c:_。(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

6、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中含有_和_,无色气体X为_(均填化学式)(2)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类型中的_反应(3)操作a的名称为_,在该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为_(4)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_(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14. 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1

7、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 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选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3)乙、丙两位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两人分别选用不同的金属与不同类的化合物溶液,各自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均如图2所示,且都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Y是_溶液;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Y是_溶液参考答案与试题

8、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溶液变成中性溶液,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发生变化【解答】解:A、由于是稀硫酸变成了硫酸锌溶液,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故A错误;B、由于是每向溶液中加入65份质量的锌粒只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扩散出来,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由于硫酸本来就有质量,所以开始的质量不是零,所以是起点错误,不应该在原点;故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氢气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增加,故C正确;D、硫酸锌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而应该出现一段水平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

9、和酸反应时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过程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解答】解:A、因为NiNiSO4,则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说法正确;B、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为CuSO4,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正确;D、根据Ni+XCu+NiSO4,则可知Cu的金属活动性比

10、Ni弱,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3【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NaZnCu,Zn不能与NaCl反应,Zn能与CuCl2反应生成了Cu和ZnCl2,由于CuCl2是过量的,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CuAg,Fe先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和Fe(NO3)2,当AgNO3反应完后再与Cu(NO3)2反应生成了

11、Cu和Fe(NO3)2,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三种金属Ag、Cu、Fe,故B不符合题意;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KFeCu,Fe不能与KNO3反应,Fe能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和FeSO4,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两种金属Cu、Fe,故C符合题意;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HCu,Cu不能与FeCl2、HCl反应,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4【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

12、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据此行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可能有氯化亚铁,故A错误;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一定没能有氯

13、化铜,故B错误;C、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C错误;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5【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进行分析;B、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D、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故A错误;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B,故B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AB,故C错误;D、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据此结合图象细心分析解答6【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每24份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