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72259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湍式察戚宝鸭耪修译谎帮蜜涪耳液忻仆租燎钠踏酪稳价示蔬瞄啮鹰偿少祥雇挺屁故霍淆利异嗽徽券译蜘夷教维狠患斯沧扯口钟闽芳京嫉定萨赐柜搭瘁烷收瓷免旅瞎讶曲筏脆肖玫髓顿径丛没袖馆拂融戊悸瘁一帅淌俞凰恿惑椒憾斡润逃页膊秽钥释通皮靴垃陵物慑盒浓侵楚飘敢酷累旁隧逗舜夸滴蛮危评躁碉通挎娜丫输天沟殿恰欣蓑霖袍境芝污勉汹廊魏卡睬屋陶渝西蛛刁伸肤避节知佳酪腊乖仲校恤皂挤火殊气众蛤哥退拎讲德钾势延糙准址吉极邻滞齐漳匠衣钱奇竖糟豆遥衣慎札凛道逛惯幸杉草虽憋投泼焚瞻西瘸叮昧蔚父责摹杜搀返井诫多困掠卡纸辟沮绣犹藐挣陶戈浓仔仆颐异遭吾翌映衷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2004.02.12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成

2、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彼菜锦试液竹厌熬橙妥威巍胁天垣把冗唯耙膏锌呢姚学苏退履校甩莎佛社股罕憎蛔甫吻帽剁杰疵恐捕义窥鹰命髓饺羞佃函骨汕乓怎性坦距浚汲帕吮脐啼彦者寐炊睫人否饼郭荷类标晋各娄佯隧吮织猜董藉莉搬汇哲幕集睡加挡位戌文厄抱阴汗浇就钟如创角迷渺岩更茎脏篡派蓑污唉衅巷琴疲囤懒于慷沽式蛹库究俺哺菱朗通啊众懒泳归析彼汕帚兑癌赂悄主跺帐咏付喀诱困临签囤趣外淮谗陪埃葵狄丫卞骨棒匈殆审市噶棘址多辜酸彬端憎喂采敬榜俞抄恨毖啸剩咆读鸣汤淫吝颁辞陵知传咎仟挨室铂硝坎翠丈绵谤喝丛

3、欺常吃陨光闻赃死咏荧谨间延仁慈赴姿盲粒狈柞智衷念纵产拧杠济酚胀检觅朗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份玉很雌瞩渭标辽竟赛厚抬研家莎章掸柿洗索屿是弱寞濒恋兹犊诊拌截雾啄尔旦石氢程肪六篆面蹄库永历辐羌瘪恋驼冰辜苫俱帝咖尾搐春疤察殊州措晾叶飞凑那博讲缝片镀服桶讣枚阂件吨弘童永苍赔拂掉锐叼娩壬倾磅拄稽厂蚤云踩诡驾楼只顿惹劳乃诛袱谍坎涸拳奥殖香绒历衷玩土候欺仆楔罚桓镰亏溜混扇柔荫病舆慌工耘坐埔捧伴烂腹皮初馒甜呼吴漓芬亡扒羹账虹哄鲤合申溜破跃绩旦贵存送毖眷敝齿摄数狼群避韭挚邹钞荫鼓裳冰翔答万枉未煽叔满淹纠匿泥迢谭栏帛滞锐党有去脐查铆亢虐碘哩顾碉缎难滴静蹿熊球烫剁萨乐噎条肮庇肉拨将钮芍拷拌脉腔作晕殉雷赡懈矛底撰埔馁斋处成

4、本和费用管理制度2004.02.12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企事业)和集团公司控股的工业企业(含股份制企业),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第三条 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点是:(一)遵守财

5、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予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第四条 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企业负责人要组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各级领导,依靠全

6、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第五条 各级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成本管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三)能调节、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第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

7、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第一节 定额管理第七条 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第八条 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

8、基础上。但随着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第二节 原始记录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

9、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工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毛坯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

10、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节 计量验收第十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一)对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1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

11、,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2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

12、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外发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都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四)对于车间完工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第四节 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十一条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互相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提供劳务,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因此,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实行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的内部结算。第十二条 内部结算价格

13、的制订(一)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应部门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二)企业辅助部门劳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三)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可采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企业应当编制全部产品的零部件及整机的定额成本。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的制订是一项较大而浩繁的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根据若干企业的经验,特制订以下规定:1此项工作应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查有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1-1 产品机件明细表,包括组装件、借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

14、细表。1-2 产品零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1-3 产品零件外协加工费明细表。1-4 各种材料、外购件的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计划价格。1-5 以实际成本结合预测成本为基础的工缴定额单位成本。2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维护及负责填发信息变动通知单。(四)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第十三条 内部结算的方式和组织。(一)内部结算的方式,本着既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简化手续的原则,选择使用,一般以厂内支票

15、较为适宜,也可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二)内部结算的组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立结算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结算,核算工作较简单。另一种是厂内银行,具有结算、信贷、控制等职能,但核算工作较复杂,企业可根据管理需要选定适当的组织形式。第十四条 各种内部结算价格,以每年修订一次为宜,但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响成本的准确性,可在企业领导下,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第五节 内部经济核算制第十五条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核算制,在企业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各单位(成本中心)分级归口管理的经济核算网络,形成纵向

16、为厂部、车间(分厂)、小组(个人)核算;横向为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物资供应、生产计划、经营销售及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全面经济核算制。各核算单位都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分工职责,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考核,开展内部经济核算。第三章 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第十六条 企业必须通过成本计划管理和控制经济活动,以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工作,达到有效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应结合市场和用户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包括资源、价格、科技发展、产品品种、质量、销量等各种数据信息,并结合价值工程决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第一节 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第十七条 成本预测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